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企业管理专业)2002(A)考研试题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研真题

  摘要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02年招收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A 卷

专业:企业管理 考试科目: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方向: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

注:所有试题答案均须写清试题序号做在答题纸上,凡在试题纸上答题,答案一律无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人力资本

2.人力资源配置

3.人才资源

4.动机强度

5.人力资源价值成本

二、简答(第小题6分,共30分)

1.为什么说,人力资源在经济活动中是处于主导地位的能动性资源?

2.简述X 理论的基本要点。

3.简述人力资源管理的精神动力理论。

4.影响个人劳动力供给的基本因素有哪些?

5.简述人力资源管理反馈控制原理。

三、论述题(第小题20分,共40分)

1.论人力资本理论与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2.试论系统优化原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参考答案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02年招收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A 卷

专业:企业管理 考试科目: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方向: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

注:所有试题答案均须写清试题序号做在答题纸上,凡在试题纸上答题,答案一律无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人力资本:指体现在劳动者身上的以劳动者数量和质量,或其知识技能、工作能力表现出来的资本, 亦称非物质资本,足山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创立的。一个国家拥有生产资料的数量,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该国家的物质资本的多少,而拥有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则代表着人力资本的多少。人力资本同物质资本一样对经济起生产性作用,这种作用的结果是使国民收入增加,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有一定限度的相互替代性,人力资本是通过对人的投资而形成的。教育投资是人力资本投资的主要部分,人力投资还包括保健、在职训练、国内劳动力的流动、国际移民等方面的支出。人力资本概念的提出,对于解释美国经济增长之谜起了关键作用,并成为人力资本理论、教育经济学的基本概念。

2.人力资源配置: 人力资源配置指将人力资源分配到社会生产和其他经济活动之中并予以使用。包括地区配置、部门(行业)配置和职业配置等。

人力资源配置主要通过三条途径实现:

(1)市场配置。以市场为基础配置人力资源,使劳动者同其他生产要素可以自由结合。人力资源的市场配置既是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前提,彼此不可分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