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扬州大学2304货币银行学之货币银行学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隔日回购安排

【答案】隔日回购安排是另一种形式的A TS 服务。银行利用一种所谓的“清理账户”来从事

,隔日回购安排。当一家公司营业日终了时,其支票账户内一定金额以上的存款都“全部清理出去”

投资于隔日回购交易是向客户支付利息的。这样,尽管支票账户在法律上不能支付利息,但客户支票账户的资金就通过隔日回购安排这种方式获得了利息,是金融工具创新的一种。

2. 通货膨胀目标制

【答案】指货币当局事先向社会公众宣布年度物价上涨目标,并通过观察包括货币供应量、失业率、股票指数在内的一系列指标来定期分析经济态势和物价走势,做出适当的货币政策操作,确保实际物价水平维持在公布的通货膨胀预期目标之内。

通货膨胀目标制作为一种货币政策策略包含了五个基本因素:①公开宣布中期通货膨胀目标值;②在制度上承诺把物价稳定作为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其它目标置于从属地位;③除了货币总量和汇率外,其它信息变量亦能决定政策工具的操作环境;④货币当局的计划、目标、决议对公众有更多的透明度;⑤中央银行对通货膨胀目标的达到有更多的责任。通货膨胀目标制把通货膨胀放在首位,迫使中央银行通过对未来价格变动的预测把握通货膨胀的变动趋势,提前采取紧缩政策抑制持续性的通货膨胀压力,或提前采取扩张的政策来应对持续性的通货紧缩。

二、简答题

3. 试述发行市场和交易市场的相互关系。

【答案】证券市场分为发行市场和交易市场。

发行市场是指企业、政府或机构将新发行的有价证券出售给投资者的市场,是新证券从规划到推销和承购的全部活动过程。这是发行者与初始投资者交易的市场,因此也称为初级市场或一级市场。

交易市场亦称流通市场,是已发行的有价证券交易与转让的市场。在发行市场购得有价证券者或以其他方式持有证券者,可以在市场上重新出售;新投资者可以随时购买。这是己发行的有价证券所有权的转移,因此也称为次级市场或二级市场。交易市场又可分为有组织的交易市场(即证券交易所市场)和场外交易市场(即柜台交易市场)两部分。

证券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有了一级市场,才有证券市场,二级市场才有交易内容;另一方面,有了二级市场,投资者购买证券才可能随时自由地出售,才有可能吸引更多的投资者购买证券,促使证券市场更好地发挥作用。因此,证券的两级市场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

4. 讨论乔顿分析模型中货币乘数的决定因素。

【答案】(1)货币乘数,也称货币扩张系数,是用于说明货币供给总量与基础货币的倍数关系的一种系数。例如,在某一时点上,若基础货币为1亿个单位,而货币供给总量为3亿个单位;或者,在某一时期中,基础货币增加1亿个单位,能导致货币供给总量增加3亿个单位,则货币乘数为3。在基础货币一定的条件下,货币乘数决定了货币供给的总量,货币乘数越大,则货币供给量越多;反之,货币乘数越小,则货币供给量也越少。但是,与基础货币不同,货币乘数不是一个外生变量,因为决定货币乘数的大部分因素都不是决定于货币当局的行为,而是决定于商业银行或社会公众的行为。

(2)乔顿(J.L.Jordan )是美国经济学家,其理论贡献在于将弗里德曼、施瓦兹和卡甘创立的货币供给模型进一步深化和细化,从而导出了较为复杂的货币乘数模型。乔顿在1969年发表的《决定货币存量的要素》一文中指出,决定美国货币存量的要素为货币基数B. 、联储成员银行的准备金与存款之比r 、通货与活期存款之比k 、定期存款与活期存款之比t 和美国政府存款与私人活期存款之比g 。其中,后四个是乔顿货币乘数模型中的决定因素,其货币乘数模型为:

由上式可知,货币乘数由四个因素决定:

①存款准备金比率r 。联储法定存款准备金RR m 与联储超额准备金ER m 以及非联储成员银行的库存现金VC n 构成了商业银行的全部存款准备金R ,即

写为由于联储成员银行的法定准备金又可分为对活期存款所要求的准备金R d 和对定期存款所需求的准备金R t ,则上式可改同样,若以D 表示商业银行的私人活期存款,T 表示商业银行私人定期存

款,G 表示商业银行的政府存款,则商业银行的企业准备金也可以表示为全部存款的一定百分比,即:R=r(D+T+G)。这里,r 表示各种存款的加权平均准备率。由上述乔顿货币乘数模型可知,r 出现在货币乘数模型的分母中,因此,r 的变动都必将对货币乘数从而对整个货币供给量产生负的影响》也就是说r 提高,货币乘数则缩小;r 降低,货币乘数则增大。

②定期存款比率t 。即商业银行的定期存款对活期存款的比率。这一比率的变动主要决定于社会公众的资产选择行为. 影响这种资产选择行为从而影响定期存款比率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三个:a. 定期存款利率。定期存款的利率决定着人们持有定期存款所能取得的收益。因此,在其他情况不变的条件下,若定期存款利率上升,则t 也上升,而若定期存款利率下降,则t 也下降。b. 其他金融资产的收益率。其他金融资产的收益是人们持有定期存款的机会成本。因此,若其他金融资产的收益率提高,则t 就下降;若其他金融资产的收益率下降,则t 就上升。c. 收入或财富的变动。收入或财富的增加往往会引起各种资产持有额的同时增加,但是,各种资产的增加幅度却未必相同。仅以定期存款和活期存款这两种资产而言,随着收入或财富的增加,定期存款的增加幅度一般要大于活期存款的增加幅度。所以,收入或财富的变动一般引起t 的同方向变动。由乔顿货币乘数模型可知,t 的变动必然引起货币乘数的反方向变动。

③通货比率k ,通货比率是指社会公众持有的现金对商业银行活期存款的比率。这一比率的变动也主要决定于社会公众的资产选择行为》影响人们资产选择行为从而影响k 的因素主要有以

下五个因素:a. 社会公众的流动性偏好程度。通货是一种流动性最高的金融资产,人们持有通货的主要目的是满足自己的流动性偏好。因此,在其他情况不变时,如人们的流动性偏好增强,则k 上升;如人们的流动性偏好减弱,则k 就下降。b. 其他金融资产的收益率。通货是人们持有的各种金融资产的一种,但是,持有通货是没有任何收益的,而除了通货以外的其他各种金融资产均有一定的收益。这就说明,除通货以外的其他金融资产的收益就是持有通货的机会成本。所以,其他金融资产的收益率上升,人们将会减少通货的持有量而相应增加其他金融资产的持有量,这就使k 下降,反之则使k 上升。c. 银行体系活期存款的增减变化。通货比率是通货对活期存款的比率。因此,在社会公众持有的通货不变时,若银行体系的活期存款增加,则k 下降;若银行体系的活期存款减少,则k 上升,d. 收入或财富的变动。这一因素对k 的影响比较复杂:一是对k 产生正的影响,二是对k 产生负的影响。当收入增加使流动性偏好增强时,k 将上升;当收入增加使人们增加对高档消费品和生息资产的需求时,则k 将下降。上述正、负两种影响可能是主要的,而正的影响则会被负的影响所抵消。

这一特点将随着一国经济的发展和金融制度的完善显得越来越明显。e. 其他因素,如信用的

发达程度,人们的心理预期,各种突发事件及季节性因素等。这些因素也将对k 产生一定的影响。

根据乔顿货币乘数模型可知,k 既出现于分子,又出现于分母中,所以对于通货比率k 的变动需另行分析。当k 上升时,m 下降;当k 下降时,m 上升。即货币乘数与k 反方向变动。④政府存款比率g 。政府存款比率是指政府活期存款与私人活期存款的比例。即:g=G/D或G=gD。由于商业银行吸收政府活期存款同样需要交纳存款准备金,因而,它也是影响货币乘数的一个重要因素。根据乔顿货币乘数模型可知,g 的变动与货币乘数的变动负相关。

5. 试述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的形成机理,并用图示说明。

【答案】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也称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其成因分析是:由供给因素变动形成的通货膨胀可以归结为两个原因:一是工会力量对于提高工资的要求;二是垄断行业中企业为追求利润制定的垄断价格。

(1)工资推进型通货膨胀论。这种理论是以存在强大的工会组织,从而存在不完全竞争的劳动市场为假定前提的在完全竞争的劳动市场条件下,工资率取决于劳动的供求,而当工资是由工会和雇主集体议定时,这种工资则会高于竞争的工资。并且由于工资的增长率超过劳动生产率,企业就会因人力成本的加大而提高产品价格,以维持盈利水平。这就是从工资提高开始而引发的物价上涨。工资提高弓丨起物价上涨,价格上涨又弓1起工资的提高,在西方经济学中,称为工资-价格螺旋上升。尽管货币工资率的提高有可能成为物价水平上涨的原因,但不能由此认为,任何货币工资率的提高都会导致工资推进型通货膨胀。如果货币工资率的增长没有超过边际劳动生产率的增长,那么,工资推进型通货膨胀就不会发生。而且,即使货币工资率的增长超过了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如果这种结果并不是由于工会发挥作用,而是由于市场对劳动力的过度需求,那么,它也不是通货膨胀的推进原因,通货膨胀的原因是需求的拉上。

(2)利润推进型通货膨胀。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的另一成因是利润的推进。其前提条件是存在着物品和服务销售的不完全竞争市场。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商品价格由供求双方共同决定,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