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会议论文摘要写作:基于语料库的中国初学研究者会议摘要体裁和语言分析

关键词:会议摘要;体裁分析;语言特征;语料库

  摘要



 

会议摘要被研究论文写作学者视为将已有研究成果或正在进行的研究成果与同行交流的独立体裁,对于博士生这样的学术研究入门群体而言,会议摘要是其进入学术界的一个门槛值,因此会议摘要的写作有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在中国,鉴于用英语发表或展示学术成果的要求越来越高,更多的博士生或选择参加国际会议作为其进入学术界的第一步。然而,这些学生所提交的会议摘要可能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被拒收。因此,对于初涉研究领域的博士生而言而言,有关国际会议摘要写作的指导存在着迫切需求。

本文以110个北航就读的中国博士生所写的会议摘要建立了数据库,并据此展开了有关这些摘要的修辞和语言分析。以体裁研究相关理论为指导,作者结合斯韦尔斯的“六步体裁结构”分析了这些会议摘要的结构特点;与此同时,作者结合多维分析理论对这些摘要的语言特点进行了讨论,内容涵盖时态、主被动、情态动词、报告类动词及第一人称代词的运用。

主要的研究成果如下:

首先,就会议摘要的体裁结构而言,结合斯韦尔斯的“六步体裁结构”理论,本研究确认出了六个语步。然而,不是被调查的所有学生在会议摘要写作中都包含这六个语步。有些学生在会议摘要写作中缺少了其中的一个或多个语步,有些学生不知道哪些语步应当被纳入会议摘要写作中或是这些语步应当以怎样的顺序来安排。除此之外,当具体到每个语步时,有些学生在语步的语言表述上存在一些问题,因而在其写作中,这些语步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其次,就会议摘要的语言特点而言,部分语言特征和其发挥的作用是相关联的。时态、主被动语态和情态动词的使用与会议摘要中的语步修辞功能有着密切的关系。研究表明,中国博士生在会议摘要写作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一些学生不能清楚地认识到何时应用怎样的时态。他们往往使用了不适当的时态或是混用时态,从而其语言表述使读者十分困惑。此外,所研究的这些学生中,大部分学生往往习惯于在会议摘要写作中运用固定的动词或是短语,因而使其语言表述显得单调、死板。

通过案例研究,作者希望能从这些中国博士生学生身上找到其在会议摘要写作中常出现的一些共有的问题。此研究旨在帮助初步研究者,尤其是第一语言非英语的学者,更好的理解修辞结构、语言特征及其在英语会议摘要中所发挥的作用。与此同时,作者希望本研究可以为初步研究者这类人群在其会议申请时提供实际有效的会议摘要写作指导。此外,作者还希望此研究能为学术论文写作与发表相关教学提供可借鉴的案例和方法,并为进一步的研究提出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