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某,男,48岁。患者因急性胃痛来诊。李医生认为其病不重刺激无以祛其邪,不留针不能达其效,故行重刺留针法。病人仰卧位针刺20分钟后,起针时发现针下涩滞,捻转、提插、出针均感困难,病人自觉痛剧,四肢症状未解,起针时症状益甚。以下对此类现象的不正确的预防措施是() A.对精神紧张者,应先做好解释工作,消除患者不必要的顾虑。 注意行针的操作手法。 如用搓法时,应注意与提插法的配合。 避免单向捻针。 不留针或只用0.5寸毫针。
鲍某,男,48岁。患者因急性胃痛来诊。李医生认为其病不重刺激无以祛其邪,不留针不能达其效,故行重刺留针法。病人仰卧位针刺20分钟后,起针时发现针下涩滞,捻转、提插、出针均感困难,病人自觉痛剧,四肢症状未解,起针时症状益甚。不正确的处理措施是() A.局部收缩严重,适当延长留针时间。 试着向原来单向捻针的相反方向将针捻回。 在局部或附近腧穴叩弹或循按。 在附近腧穴再刺一针。 医生不要紧张,可用工具钳强行拔针。
鲍某,男,48岁。患者因急性胃痛来诊。李医生认为其病不重刺激无以祛其邪,不留针不能达其效,故行重刺留针法。病人仰卧位针刺20分钟后,起针时发现针下涩滞,捻转、提插、出针均感困难,病人自觉痛剧,四肢症状未解,起针时症状益甚。本患者出现此现象的最可能原因是() A.患者精神紧张。 行针手法不当。 病人肌肉强烈收缩。 留针时间过长。 体位不当。
胃经是人体重要经脉,从头走足。脐旁2寸,再分别向上向下各4寸,其定取的穴位分别是() A.外陵 大巨。 太乙 关门。 归来 承满。 水道 不容。 梁门 归来。
胃经是人体重要经脉,从头走足。从犊鼻穴直下3寸、6寸、9寸,其穴位依次分别是() A.阳陵泉 上巨虚 条口。 足三里 丰隆 下巨虚。 足三里 上巨虚 下巨虚。 膝阳关 飞扬 条口。 上巨虚 下巨虚 丰隆。
五脏的背俞穴是重要的穴位,既可以治疗脏病,还可治疗与其相关的组织器官病证。按照俞募配穴原则,与京门相配的俞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