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之发展心理学考研冲刺密押题
●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某测验用百分等级表示测验结果,其受测者的测验结果低于平均分的一个标准差。他在该组被试中的百分等级是( )。
A.10
B.16
C.34
D.50
【答案】B
【解析】根据百分等级的计算方法,应选B 。
2. 反抗期中矛盾的焦点表现在( )。
A. 成长者能够对自己的发展有正确认识,但父母却不能
B. 父母能够对孩子的发展有正确认识,但孩子自己却不能
C. 成长者对自己发展的认识滞后,父母对他们发展的认识超前
D. 成长者对自己发展的认识超前,父母对他们发展的认识滞后
【答案】D
【解析】第二反抗期的特点是青少年以为自己的心理已经成熟,而实际上由于经验和各方面的原因,心理还没有成熟,而父母又低估他们的自主性,从而导致矛盾。
3. “双方在共同的目标下勤勤恳恳地生活和工作”的夫妻属于( )的夫妻类型。
A. 平等合作与分工型
B. 建设型
C. 爱情型
D. —体型
【答案】B
4.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这句话反映了人的需要具有( )。
A. 整体性
B. 选择性
C. 层次性
D. 动力性
【答案】C
【解析】需要是人脑对生理需要和社会要求的反映,是个体内部的某种缺乏或不平衡状态。马斯洛把需要层次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需要层次按由低到高不同层级排列,人的需要开始于基本需要,逐渐满足后达到最高层次,即自我实现需要的满足。
5. 在某心理学实验中,甲组31名被试成绩的方差为36,乙组25名被试成绩的方差为91, 若要在0.05水平上检验甲、乙两组被试的方差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正确的方法是( )。
A. 检验
B.F 检验
C.t 检验
D.Z 检验
【答案】C
【解析】该题属于两个样本方差的显著性检验。两个样本为独立样本,采用F 检验,两个样本为相关样本时,则采用t 检验。
6. ( )是人格中最原始、最难接近的最基本的成分。
A. 自我
B. 超我
C. 道德伦理
D. 本我
【答案】D
【解析】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认为本我是原始的、本能的、且在人格中最难接近的部分;自我是意识结构部分,是本我和外部世界的中介;超我包括良心和自我理想两个部分。
7. 世界上第一个智力量表是( )。
A. 比纳—西蒙智力量表
B. 斯坦福—比纳智力量表
C. 韦克斯勒智力量表
D. 瑞文推理测验
【答案】A
【解析】①1905年法国心理学家比奈和西蒙合作完成了世界上第一个智力测验量表一比纳一西蒙智力量表,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心理学界一般认为,这是心理学界编制的标准化量表之一。②斯坦福一比纳智力量表是在比纳一西蒙智力量表的基础上,由斯坦福大学的推孟教授于1961
年经过修订而成的。③美国心理学家韦克斯勒于1939年编制了韦克斯勒一贝勒维智力量表(W —BI ), 于1949年初发表韦氏儿童智力量(WISC )。1955年韦克斯勒将量表进行了重新修订和标准化,编制成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 )。④瑞文推理测验是英国心理学家瑞文于1938年创制的。
8. 在某次考试中,小明的语文、数学成绩均为80, 英语成绩为75。已知全班三科平均成绩都为65, 语文标准差为10, 数学标准差为15, 英语标准差为5。小明三科的成绩按照标准分由大到小进行排序的结果是( )。
A. 语文、数学、英语
B. 英语、数学、语文
C. 英语、语文、数学
D. 语文、英语、数学
【答案】C
【解析
】
9. 安德森提出语言产生三阶段,包括( )。
A. 构造、转化、执行
B. 概念化、公式化、发音
C. 构造、转化、发音
D. 概念化、公式化、执行
【答案】A
【解析】安德森提出语言产生三阶段,包括:①构造阶段,根据目的确定要表达的思想;②
转化阶段,运用句法规则将思想转换成语言的形式;③执行阶段,将语言形式的信息说出或写出。
10.瑞文推理测验主要测量的是( )。
A. 言语能力
B. 特殊能力
C. 操作能力
D. —般能力
【答案】D
【解析】瑞文推理测验的理论假设源于斯皮尔曼的智力一般因素理论。瑞文将智力G 因素划分为两种相互独立的能力,一种称再生性能力,表明个体经过教育之后达到的水平;一种称推断性能力,表明个体不受教育影响的理性判断能力。瑞文认为,词汇测验是对再生性能力的最有效测量,而非言语的图形推理测验则是对推断性能力的最佳测量,这就是瑞文推理测验的来源。
因此
,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