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国际关系学院332警务硕士专业基础[专业硕士]之刑事诉讼法考研核心题库
● 摘要
目录
2018年国际关系学院332警务硕士专业基础[专业硕士]之刑事诉讼法考研核心题库(一) .... 2
2018年国际关系学院332警务硕士专业基础[专业硕士]之刑事诉讼法考研核心题库(二) .. 16
2018年国际关系学院332警务硕士专业基础[专业硕士]之刑事诉讼法考研核心题库(三) .. 29
2018年国际关系学院332警务硕士专业基础[专业硕士]之刑事诉讼法考研核心题库(四) .. 39
2018年国际关系学院332警务硕士专业基础[专业硕士]之刑事诉讼法考研核心题库(五) .. 52
一、名词解释
1. 有限责任公司
【答案】有限责任公司又称有限公司,是指由两个以上的股东出资组成,每个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对公司债务承担有限责任,而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其债务承担责任的公司。公司的资本只能由全体股东认缴,不得向社会公开募,经营事项和财务账目无须向社会公开。股东出资形式受法律限制,只能是货币、实物、知识产权等可以用货币股价并可以依法转让的财产,信用及劳务不能用于出资。
2. 退回补充侦查与自行补充侦查
【答案】(1)退回补充侦查是指决定补充侦查的人民检察院将案件退回侦查机关进行补充侦查。自行补充侦查是指决定补充侦查的人民检察院自行对案件进行的补充侦查。
(2)退回补充侦查与自行补充侦查的区别
①案件不同。退回补充侦查的只能是公安机关立案侦查的案件; 而自行补充侦查的案件既可以是公安机关立案侦查的案件,也可以是人民检察院立案侦查的案件。
②补充侦查的机关不同。退回补充侦查的机关只能是公安机关,自行补充侦查的机关是检察院,但必要时可以要求公安机关协助。
3. 刑事诉讼中的回避
【答案】刑事诉讼中的回避,是指与案件有某种利害关系或者其他特殊关系的审判人员、检察人员和侦查人员等不得参与该案诉讼活动。这一制度,称为“回避制度”。回避制度是为了确保司法公正而确立的制度。回避制度有利于确保刑事案件得到客观公正处理,确保当事人在刑事诉讼中受到公正对待,确保司法机关和司法活动的公信力。
4. 减刑
【答案】减刑是指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和无期徒刑的罪犯在执行期内确有悔改或者立功表现的,可以依法减轻其刑罚的一种制度。减刑既可以减少原判刑期,也可以将原判较重的刑种改为较轻的刑种。但是,减刑以后实际执行的刑期,判处管制、拘役以及有期徒刑的,不得少于原判刑期的二分之一,判处无期徒刑的,不得少于13年。
5. 侦查实验
【答案】侦查实验是指为了确定与案件有关的某一事件或者事实在某种条件下能否发生或者
怎样发生而按照原来的条件,将该事件或者事实加以重演或者进行试验的一种侦查活动。《刑事诉讼法》第133条第1款规定:“为了查明案情,在必要的时候,经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进行侦查实验。”侦查实验并不是每个刑事案件必须进行的程序,只有在必要时才可以进行。
6. 无罪推定原则
【答案】无罪推定原则,是指任何人在未被依法确定为有罪以前,应被推定或者假定为无罪。对此,可做如下理解:
①无罪推定是一种推定;
②无罪推定是一种可以被推翻的推定。由此可见,无罪推定所设定的并不是任何事实,不等于无罪认定,而仅仅设定一种法律状态,一种具有暂时性、程序性的法律状态。
在审判阶段,无罪推定原则有三项要求:
①法律已经推定被告人无罪,因此被告人不得被强迫自证其罪,也没有证明自己无罪的义务; ②检察官负有证明被告人有罪的责任,并且这一证明责任是不可转移的;
③疑罪从无。检察官有一定证据证明被告人有罪,但证据并不充分时,无罪推定没有被推翻,被告人应被宣告为无罪。
二、简答题
7. 刑事司法国际准则的内容是什么?
【答案】刑事司法国际准则是指国际社会通过国际法律文件确认的在刑事司法中应当遵循的准则。有的法律文件称其为“基本原则”或“最低限度标准规则”。其宗旨在于促使世界各国在行使刑事司法权中一方面保障有效地追究犯罪,惩罚犯罪,另一方面保障司法公正,维护人权。《两权公约》确认的权利既包括实体权利也包括程序权利,程序权利中涉及刑事司法的内容在整个公约中占有很大比重,这些内容构成了有关刑事司法的基本国际准则。刑事司法国际准则的内容主要有:
(1)权利平等原则;
(2)司法补救;
(3)生命权的程序保障;
(4)禁止酷刑或施以残忍的、不人道的或侮辱性的待遇或刑罚;
(5)人身自由和安全的程序保障;
(6)所有被剥夺自由的人应给予人道或尊重人格尊严的待遇;
(7)独立、公正审判;
(8)辩护的权利;
(9)对未成年人的特别保障;
(10)无罪推定;
(11)反对强迫自证其罪;
(12)刑事赔偿;
(13)禁止双重危险;
(14)罪刑法定原则。
8. 当事人双方依法达成了和解协议,但被害人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反悔不履行和解协议,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对于拒绝履行和解协议的行为应当如何处理?
【答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与被害人双方达成和解协议并在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人民法院主持下达成书面和解协议后,双方都应当按照书面协议的内容积极履行,尤其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积极履行相关承诺。如果未能履行和解协议,不影响公诉案件诉讼程序的正常进行。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应当根据案件事实和具体的情节、证据,依法审判。
9. 什么是间接证据? 完全运用间接证据认定犯罪事实,应当遵守哪些规则?
【答案】(1)间接证据的含义
间接证据是指不能单独地直接证明案件主要事实,而需要与其他证据相结合才能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据。其特点在于:
①间接证据之间互相依赖、互相关联,必须互相结合才能证明案件主要事实;
②相比直接证据,间接证据的证明过程要复杂很多,需要一个推理和判断的过程。
(2)完全运用间接证据认定犯罪事实,应当遵守以下规则
鉴于间接证据的特点,最高法《解释》第105条规定了全部根据间接证据定罪的规则:没有直接证据,但间接证据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认定被告人有罪:
①证据已经查证属实;
②证据之间相互印证,不存在无法排除的矛盾和无法解释的疑问;
③全案证据己经形成完整的证明体系;
④根据证据认定案件事实足以排除合理怀疑,结论具有唯一性;
⑤运用证据进行的推理符合逻辑和经验。
10.简述实体公正、程序公正与诉讼效率的关系。
【答案】实体公正、程序公正与诉讼效率都是刑事诉讼法的基本理念。
(1)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的关系
①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其终极目的都是追求纠纷的公正解决。程序公正有助于保障实体公正的实现,程序公正相对于实体公正具有独立性,具有不同于实体公正的评判标准。实体公正对于裁判可接受性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发现事实和适用法律的不确定性,实体公正具有不确定性,而程序公正的特性有助于给这种不确定提供正当性基础。
②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总体上是统一的,但有时不可避免地发生矛盾。在二者发生矛盾时,在一定情况下,应当采取程序优先的原则,例如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程序的终局性等,但在某种情况下,又应当采取实体优先的原则,例如非法证据的自由裁量规则,又如由于错误地认定事实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