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广西民族大学法学院614刑法学与刑事诉讼法学之刑事诉讼法考研核心题库
● 摘要
目录
2018年广西民族大学法学院614刑法学与刑事诉讼法学之刑事诉讼法考研核心题库(一).... 2
2018年广西民族大学法学院614刑法学与刑事诉讼法学之刑事诉讼法考研核心题库(二).. 10
2018年广西民族大学法学院614刑法学与刑事诉讼法学之刑事诉讼法考研核心题库(三).. 17
2018年广西民族大学法学院614刑法学与刑事诉讼法学之刑事诉讼法考研核心题库(四).. 24
2018年广西民族大学法学院614刑法学与刑事诉讼法学之刑事诉讼法考研核心题库(五).. 30
一、名词解释题
1. 诉讼
【答案】诉讼是指原告对被告提出告诉,由裁判机关解决双方的争议。现代的诉讼,可分为刑事诉讼、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诉讼,可以从两个层面上去理解:一是由原告、被告和裁判者构成基本诉讼主体的活动; 二是一系列不断向前推进的程序化活动。诉讼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①诉讼必须有当事人,即通常所说的案件的原告和被告;
②诉讼必须有国家的司法机关参加、主持进行和对案件作出裁决:
③诉讼应当依法进行。
2. 对抗制诉讼
【答案】对抗制诉讼,又称当事人主义诉讼,是指诉讼的发动、继续和发展主要依赖于当事人; 诉讼过程由当事人主导,法官仅处于消极中立的裁判者地位; 当事人要负责证据的调查、准备、提出和证据价值的陈述工作,法官不能在当事人指明的证据范围以外依职权主动收集证据。在当事人主义之下,诉讼实际上是一种竞技运动,也是当事人之间的一种比赛,法官只处于一种裁判者的角色。
3. 委托送达
【答案】委托送达是指承办案件的司法机关委托收件人所在地的司法机关代为送达的一种方式。委托送达一般是在收件人不住在承办案件的司法机关所在地,而且直接送达有困难的情况下所采用的送达方式。
4. 绝对不起诉、相对不起诉
【答案】(1)相对不起诉,是指人民检察院对侦查机关侦查终结移送审查起诉的案件,经过审查后,认为犯罪嫌疑人的犯罪行为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时,依法作出不起诉的决定。在相对不起诉的条件下,人民检察院既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也可以作出起诉决定。
(2)绝对不起诉,是指人民检察院对侦查机关侦查终结移送审查起诉的案件,经过审查后,认为犯罪嫌疑人的行为不构成犯罪或者依法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时,依法对案件终止诉讼活动的一种处理决定。凡符合绝对不起诉条件的案件,检察机关都应作出不起诉决定,而无自由裁量的余地。我国法律规定与其他国家关于法定不起诉的条件较为一致。包括:
①实施的行为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②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③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④依照刑法规定,属于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
⑤被告人死亡的。
⑥其他法律、法令规定免予刑事处罚的。
(3)两者的主要区别
①适用对象不同
相对不起诉是针对犯罪人,只是犯罪情节轻微,检察机关可以适用自由裁量权,决定不起诉; 绝对不起诉的对象一般不构成犯罪,也可能是犯罪但依法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
②检察机关的自由裁量权不同
对于相对不起诉,检察机关可以选择起诉或者不起诉; 对于绝对不起诉,检察机关没有自由裁量的余地,只能依法决定不起诉。
③法律后果不同
绝对不起诉引起的法律后果是之前的犯罪嫌疑人可能洗脱了犯罪的罪名,是无罪释放,也可能是有罪无责; 而相对不起诉的法律后果是之前是犯罪嫌疑人便是犯罪人,只是依法不处以刑罚。
此外,因其法律后果的不同,两者的救济不尽相同,当犯罪嫌疑人是以有罪无责释放时,可以选择申诉。
二、简答题
5. 简述提起公诉的条件。
【答案】提起公诉是指人民检察院代表国家将犯罪嫌疑人提交人民法院,要求人民法院通过审判追究其刑事责任的一种诉讼活动。提起公诉的条件有以下几个方面:
(1)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已经查清,证据确实、充分
犯罪事实是正确定罪量刑的基础,只有在犯罪事实清楚,并有确实、充分证据证明的情况下才能依法提起公诉。根据有关规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确认犯罪事实己经查清:
①属于单一罪行的案件,查清的事实足以定罪量刑或者与定罪量刑有关的事实已经查清,不影响定罪量刑的事实无法查清的;
②属于数个罪行的案件,部分罪行已经查清并符合起诉的条件,其他罪行无法查清的,应以己经查清的罪行起诉;
③无法查清作案工具、赃物去向,但有其他证据足以对被告人定罪量刑的;
④证人证言、犯罪嫌疑人供述和辩解、被害人陈述的内容中主要情节一致,只有个别情节不一致且不影响定罪的。
(2)对犯罪嫌疑人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如果犯罪嫌疑人的行为具有《刑事诉讼法》第15条规定的六种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仟,
不能作出提起公诉的决定。
(3)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应当符合审判管辖的规定这一方面是对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的程序性要求。也就是说,人民检察院作出起诉决定后,应当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起公诉。公诉必须符合级别管辖、专门管辖、地域管辖的规定,向没有管辖权的法院提起公诉将不被受理,不能启动审判程序。
6. 何谓传来证据? 简述传来证据在刑事诉讼中的作用以及运用规则。
【答案】(1)传来证据的概念
传来证据是指不是直接来源于案件事实,而是间接地来源于案件事实,经过复制或者转述原始证据而派生出来的证据,即通常所说的第二手或者第二手以上的材料。这是根据证据的来源对证据进行的分类,它与直接证据相对。
(2)传来证据在刑事诉讼中的作用
传来证据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可以作为发现原始证据的线索;
②在特定情况下,可以作为审查原始证据是否真实的手段;
③在无法获得原始证据时,可用以证明案件的次要事实和情节;
④可以强化原始证据的证明作用。
(3)传来证据在刑事诉讼中的运用规则
运用传来证据时,除遵守一般的证明规则以外,还应当注意遵守如下相应的特殊规则:
①来源不明的材料不能作为证据使用。如道听途说、街谈巷议等无法追根溯源的材料;
②在运用传来证据时,应采用传闻、转抄或复制次数最少的材料,可靠性相对较强;
③在只有传来证据时,不应轻易认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罪。
7. 简述我国死刑复核程序之完善。
【答案】(1)对死刑复核程序进行诉讼化改造
死刑复核程序既然是审判程序,就应当加强诉讼化改造,虽然《刑事诉讼法》规定“应当听取辩护律师的意见”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可以向最高人民法院提出意见”,提高了死刑复核程序的诉讼化因素,但是,诉讼化功能仍未到位,如检察机关在该程序中处于何种地位,案卷材料如何移送,法律效力如何等均未解决; 辩护律师如何介入及怎样行使权利等都未予规定,即控、辩、审诉讼模式未予构成,还有待完善。
①建议增加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在必要的时候应当为被告人指定承担法律援助的律师为其提供辩护”的内容。原因如下:
a. 对被告人来讲,死刑复核程序是其最后的一次辩护机会,应当让其充分享有律师辩护的权利。
b. 《刑事诉讼法》第34条第3款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能被判处无期徒刑、死刑,而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应当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为其提供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