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广西师范大学中外设计史(同等学力加试)之艺术设计概论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人类的共同遗产
【答案】即人类所面对的、现在的、未来的从自然到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多样性,多样性即丰富性。
2. 设计方法论
【答案】设计方法论是对设计方法的再研究,是设计学科的科学方法方法论,是关于认识和改造。广义设计的根本科学方法的学说,是设计领域最一般规律的科学,也是对设计领域的研究方式、方法的综合。通常所说的设计方法论主要包括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优化论、对应论、智能论、寿命论、模糊论、离散论、突变论等,在设计与分析领域称为十大科学方法论。
3. 绿色制造
【答案】20世纪90年代工业开始向生态系统的建设方向发展。1995年,美国产业界首先提出建设“工业生态系统”的设想,这是一种新的工业程序,它使工业制造成为一种“绿色制造”,工业成为“持久发展的工业”。目的是提高资源利用率,着眼于产品设计不会产生污染,废弃物可以回收利用,使其有助于改善环境质量同时创造更高的利润。美国产业界将工业生态系统的建设作为国家目标,绿色制造成为21世纪占主导地位的制造方式。
4. 现代技术
【答案】现代技术是依据自然科学所揭示的客观规律,运用一定的手段和方法,对物质、能量信息进行变换、加工,以满足人类社会需求的实践活动。它大体上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社会实践活动中的劳动手段、工艺方法和劳动者掌握劳动手段的技能。
5. 艺术与科学的整合
【答案】艺术与科学的整合产生设计。艺术与科学的整合具有必然性,是艺术与科学两方面的内在要求。在艺术存在的意义上,使艺术的存在具有了新质和动力学的内容。一方面,形成新的艺术存在方式和形式; 另一方面,是艺术与科学相互作用不断发生的过程。艺术与科技的整合成为变革动力和变革的方式,并渗入艺术存在的本质之中,是21世纪艺术发展的大趋势之一。
6. 现实形态
【答案】在我们的经验体系中能够被实际看到和触到的形,即所谓的“现实形态”,它进而可以分为自然形态和人为形态。
7. 信息社会
【答案】未来的社会是信息社会。
(1)美国未来学家尼葛洛庞帝把信息时代称之为“数字化时代”“比特时代”,他把社会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转变看作是从原子到比特的转变和飞跃,这种‘飞跃’已是势不可挡。
(2)尼葛洛庞帝指出,人类在数字化时代的生存是一种“数字化生存”。“数字化生活”将越来越不需要依赖特定的时间和地点,“工作和生活可以是在一个或多个地点”。
(3)数字化的科学技术将改变一切,创造一切,甚至连艺术的表现方式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我们己进入了一个艺术表现方式得以更生动和更具参与性的新时代。
(4)信息时一代数字化技术具有放射性效应。
8. 技术
【答案】技术是人们借助工具,为人类目的,给自然赋予形式的活动,可以划分为并且将人类的技术分为古典技术和现代技术两大类。按照历史上占统治地位的技术概念,可以将技术分为机会技术、工匠技术、工程科学技术三个不同时期。
二、简答题
9. 怎样理解装饰艺术与设计的关系?
【答案】(1)装饰是艺术的一部分,也是艺术设训的重要组成部分。装饰具有动词和名词两种属性。做为名词,指装饰活动的结果。具有广义和狭义的两种含义,广义的泛指装饰现象和活动,狭义的则指具体的装饰品类、图案、纹饰等,是在身体或物体表面加些附属的东西使之类观和专指装饰品。
(2)在根本意义上,装饰是人改变旧有事物和旧有面貌,使其变化、增益、更新、美化的活动。作为一种艺术方式,装饰以秩序化、规律化、程序化、理想化为要求,创造合乎人的需要,与人的审美理想相统一和谐的美的形态。
(3)在一定意义上,装饰是建筑、工艺、设计等实用艺术的内容之一,是其内在的构成要素,因而,两者的关系是内部结构或内在要素之间的关系。装饰是实用艺术不可分离的内容和结构要素,无论是建筑、工艺还是现代设计都不可能没有装饰或与装饰无关。
(4)装饰艺术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艺术形态,也是最普遍、最大众化的艺术形式。艺术的起源可以说是以装饰的出现为标志的。
(5)整个现代艺术的表明,装饰艺术是其发展的动力,是艺术变革的主要力量。现代艺术设计的形成和发展也是这样,虽然它以非装饰的极端方式另辟蹊径,但最终不是排除了装饰,而是将装饰结构化,创造了装饰的现代新形态。
(6)后现代主义艺术中装饰的重新回流定位,从结构中凸现出来,在为结构与形式的全面负载体,具有了更为深刻的意义。
(7)后现代主义设计对装饰的运用,实际上赋予了装饰以新的时代意义,拓宽了装饰的层面,更新了装饰的表现手法。
总之,装饰艺术与设计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即使现代设计对装饰的背离,实际上最终也不是排除装饰,而是否定的方式找到更合理、更具有时代性、更具结构意义的装饰方式与形式。
10.你所构想的未来设计是什么样子?
【答案】(1)设计要考虑到可持续发展的设计,可持续发展设计是可持续发展是在当今的条件下对发展本身提出的要求,即一种着眼于未来的发展,这种发展不是无条件,无限制的发展,即不仅表现为一种数量方式,更表现为一种质量方式。
(2)要做生态的设计,生态设计又称为绿色设计,是20世纪90年代开始勃兴的一种新的设计方式。生态设计是生态技术发展过程中成长起来的。生态设计既是一种实践形态又是一种理想形态,它涉及的首先是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设计是将生态学这一认识付诸实践的设计,是为人和为自然统一的设计。生态设计观是一种整体设计观。生态学认为,世界是“人一一社会一一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具有整体性。
(3)要做高技术,高情感的设计。高情感的设计是:
①情感主要由社会认知和文化价值导向所形成,是随着理性的发展,由情绪器官产生的心理体验。
②设计时充分考虑人的情感需求的设计概念,达到生态和心态的平衡。
(4)要做非物质的设计,非物质设计是社会非物质化的产物,是以信息设计为主的设计,是基于服务的设计。即进入一个以非物质的虚拟设计,数字化设计为主要特征的设计新领域,设计的功能,存在方式和形式乃至设计本质都不同于物质设计。
(5)要做信息的设计,信息设计是设计学科中最新出现的一个专业领域,最初主要是所谓的界面设计,解决人与电子设备接触的界面设计问题。信息设计,从根本意义上说是用艺术设计的方式和形式表示,传送,集合,处理信息,或提供某一产品或工具为人使用或了解信息。
11.你认为当代设计发展的趋势是什么?
【答案】(1)多元并存的现状
当代设计最典型的特征之一就是多元化设计风格的并存和融合,这种状态有时是矛盾的,甚至是对立的,但却拥有共同的理念,即以更为符合人的精神需求为目的,创造未来的世界和人类的未来。“人性化”思想重新得到评价,历史主义和装饰主义重新抬头。关注人文因素、人的心理和情感的需要,己经成为当代设计发展的重要倾向。
(2)以人为本与新技术紧密结合
面对21世纪的设计应该显示它在未来发展的价值和意义。未来的设计,一方面继续以人为本,绿色设计、人性化设计是这种趋向的表现; 另一方面继续在高新技术领域深入发展,与计算机紧密联系的设计,与新材料、新环境、新的文化生活、新的社会结构和哲学形态紧密联系的设计是此种形式的趋向。
(3)可持续发展原则
1987年,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提出了全球环境与发展问题的战略一一“可持续发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