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西北工业大学人文与经法学院838法学综合二之《经济法》考研冲刺密押卷及答案

  摘要

一、简答题

1. 简述反不正当竞争法与产品质量法的关系。

【答案】反不正当竟争法与产品质量法既有联系,义有区别。

(1)反不正当竞争法与产品质量法的联系

二者都属于市场监管法的范围,都旨在保护消费者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并在许多规范内容上有竞合。产品质量上的假冒伪劣是不正当竞争行为的重要手段之一,同样,我国产品质量法也有许多条款对涉及产品质量的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规定。

(2)反不正当竞争法与产品质量法的区别

二者适用的位阶不同。在执法与司法实践中,如发生法条竞合,本着特别法优先适用的原则,优先适用产品质量法; 产品质量法未作规定的,适用反不正当竞争法。

2. 简述反垄断法对垄断协议的规制。

【答案】反垄断法对垄断协议的规制包含以下内容:

(1)我国《反垄断法》禁止的横向垄断协议包括:

①固定或者变更商品价格;

②限制商品的生产数量或者销售数量;

③分割销售市场或者原材料采购市场;

④限制购买新技术、新设备或者限制开发新技术、新产品;

⑤联合抵制交易;

③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认定的其他垄断协议。

(2)我国《反垄断法》禁止经营者与交易相对人达成的纵向垄断协议包括:

①固定向第三人转售商品的价格;

②限定向第三人转售商品的最低价格;

③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认定的其他垄断协议。

(3)我国《反垄断法》严厉禁止行业协会组织本行业的经营者从事反垄断法禁止的垄断协议行为。

(4)垄断协议的除外适用

经营者能够证明所达成的协议属于下列情形之一者,不适用反垄断法的有关规定,这些协议

包括:

①为改进技术、研究开发新产品的;

②为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增进效率,统一产品价格、标准或者实行专业化分工的;

③为提高中小经营者经营效率,增强中小经营者竞争力的;

④为实现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救灾救助等社会公共利益的;

⑤因经济不景气,为缓解销售量严重下降或者生产明显过剩的;

⑥为保障对外贸易和对外经济合作中的正当利益达成的协议,以及符合法律和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情形达成的协议,不适用该法的有关规定。

3. 什么是产业扶持配套措施?

【答案】产业扶持配套措施,是指政府在引导市场主体的投资经营活动中所采取的各类扶持措施。包括:

(1)财政资金支持,包括政府采购的优先安排。

(2)税收优惠,包括对单位和个人的减税、免税优惠。

(3)政策性贷款、担保和商业信贷支持。

(4)行政许可中的优先安排,如优先安排项目评审和技术认证。

(5)社会扶持,如社会捐赠,为特殊地区免费培训人才或提供义务医疗、信息等服务。

(6)社会性配套措施,如《汽车产业发展政策》第70条要求各城市政府搞好停车场所及设施的规划和建设,建设部应制定相应的居住区、商业区、公共场所及娱乐场所等停车设施标准。

(7)国际交流、合作支持,如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在《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西部大开发战略若干措施的通知》中要求“有重点地安排西部地区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进行出国培训和考察”。

二、论述题

4. 论我国现行《对外贸易法》的主要法律制度。

【答案】我国现行《对外贸易法》的主要法律制度有以下几点:

(1)放开对外贸易经营权。《对外贸易法》将从事外贸的主体扩大到了自然人,外贸经营者指依法办理工商登记或者其他执业手续,依照外贸法或其他法律法规从事对外贸易经营活动的法人、其他组织、个人; 同时外贸经营权的获得由原来的审批制改为登记制。

(2)货物进出口管理。我国对货物进出口实行统一管理制度,方法上实行目录管理,将货物分为禁止进出口的货物、限制进出口的货物和自由进出口的货物。其中属于禁止进出口的货物一律不得进出口; 限制进出口的货物,实行配额管理或许可证管理。国家可以对部分货物的进出口实行国营贸易管理。国家在一定期限内可以对部分货物实行指定经营管理。在法律规定的特定条件下,国家可以采取临时性进出口限制措施。

(3)技术进出口管理。技术进出口是指从中国境外向中国境内,或者从中国境内向中国境外,通过贸易、投资或经济技术合作的方式转移技术的行为。对技术的进口管理制度,分为三类:禁止进口的技术、限制进口的技术和自由进口的技术。其中对限制进口的技术实行许可证管理; 对自由进口的技术实行合同登记管理。

(4)服务贸易管理制度。《对外贸易法》规定了服务贸易的基本原则、待遇标准。同时规定了国家可以限制或禁止有关国际服务贸易的情彤.

(5)对外贸易中的知识产权保护。外贸法增加了“与对外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保护”一章,规定了对进口货物侵犯我国知识产权的处理; 对知识产权权利人在对外贸易中滥用其专有权或优势地位的情况做了规定; 规定了国民待遇原则。

(6)规范对外贸易中的垄断或其他不正当行为。外贸法第一次规定了竞争规则,对进出口环节中的垄断行为、其他不正当行为进行了规范,包括:规定了在外贸经营活动中不得实施垄断行为; 规定了进出口环节中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规定了外贸中的禁止行为。

(7)对外贸易调查。为了维护外贸秩序,国务院外贸主管部门可以自行或会同国务院其他相关部门,依照法律法规对法律规定的有关事项进行调查。

5. 竞争法的体系和竞争法学体系?

【答案】(1)竞争法的体系

竞争法体系是指市场经济国家规范市场行为,保护和促进市场竞争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竞争法体系调整的社会关系是商品竞争关系。竞争是市场经济最重要的运行机制。没有竞争,市场就没有活力,经营者就没有动力。

竞争法体系主要是由四个法律所组成的:《反不正当竞争法》、《反垄断法》、《拍卖法》、《招标投标法》。

①《反不正当竞争法》

反不正当竞争法是一部旨在规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倡导公平有序竞争的法律。此法对于保护合法市场参与者的权益和打击不法市场经济行为有着重要意义。

②《反垄断法》

反垄断法,顾名思义就是反对垄断和保护竞争的法律制度。它是市场经济国家基本的法律制度。

③《拍卖法》

拍卖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拍卖企业进行的拍卖活动。它是为了规范拍卖行为,维护拍卖秩序,保护拍卖活动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而制定的。

④《招标投标法》

招标投标法是国家用来规范招标投标活动、调整在招标投标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2)竞争法学体系

竞争法学体系不同于竟争法体系,它是竞争法学作为一个学科分支所具有的内在逻辑结构与安排。竞争法学体系一般包括以下几方面:

①竟争和竞争法的一般论述。包括竞争的概念、特征、种类、作用和理论; 竞争法的概念、特征、主要内容和基本原则; 竞争法的产生和发展。

②反不正当竞争法的一般论述。包括对世界各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论述以及我国反不正当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