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武汉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856数据结构(C语言版)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对序列{15,9,7,8,20,-1,4,}用希尔排序方法排序,经一趟后序列变为{15,-1,4,8,20,9,7}则该次釆用的增量是( )。
A.1
B.4
C.3
D.2
【答案】B
【解析】由所给的序列知,本序列要进行递增排序,经过一趟后15的位置没有变化,而给的序列中只有20比15大,20的位置和15的位置相差4。所以该次采用的增量是4。
2. 已知三叉树T 中6个叶结点的权分别是2, 3, 4, 5, 6, 7, T 的带权(外部) 路径长度最小是 ( )
A.27
B.46
C.54
D.56
【答案】B
【解析】利用三叉树的6个叶子结点的权构建最小带权生成树, 最小的带权路径长度为
3. 下列排序算法中,占用辅助空间最多的是( )。
A. 归并排序
B. 快速排序
C. 希尔排序
D. 堆排序
【答案】A
【解析】归并排序的辅助空间为O(n),快速排序所占用的辅助空间为
用的辅助空间为O(1)。
4. 算法的计算量的大小称为计算的( )。
A. 效率
B. 复杂性
C. 现实性
第 2 页,共 47 页 ,堆排序所占
D. 难度
【答案】B
【解析】算法复杂度通常分为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算法的计算量的大小可以用时间复杂度衡量,即可以称为计算的复杂度。
5. 分别以下列序列构造二叉排序树,与用其他三个序列所构造的结果不同的是( )。
A.(100, 80, 90, 60, 120, 110, 130)
B.(100, 120, 110, 130, 80, 60,90)
C.(100, 60, 80, 90, 20, 110, 130)
D.(100, 80, 60, 90, 120, 130, 110)
【答案】C
【解析】二叉排序树:左右子树都是二叉排序树,且保证右子树都比根结点大,左子树都比根结点小。据以上两点建立二叉排序树。
6. 以下数据结构中,( )是非线性数据结构。
A. 树
B. 字符串
C. 队
D. 栈
【答案】A
【解析】非线性结构是指存在一对多或者多对一的关系。常见的非线性结构有树结构和图结构。
7. 某设备中断请求的相应和处理时间为100ns , 每400ns 发出一次中断请求, 中断相应所容许的最长延迟时间为50ns , 则在该设备持续工作过程中CPU 用于该设备的
分比至少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每400ns 响应一次中断并且用100ns 进行处理, 所以该设备的时间占用CPU 时间百分比为100/400=25%, 中断响应容许的延迟时间对此没有影响, 属于干扰条件。
8. 已知待排序的n 个元素可分为n/k个组,每个组包含k 个元素,且任一组内的各元素均分别大干前一组内的所有元素和小于后一组内的所有元素,若采用基于比较的排序,其时间下界应为( )。 A.
B.
C.
第 3 页,共 47 页 时间占整个CPU 时间百
D.
【答案】B
【解析】因组与组之间己有序,故将n/k个组分别排序即可,基于比较的排序方法每组的时
,全部时间下界为间下界为
0 。
9. 为提高散列(Hash)表的查找效率, 可以采用的正确措施是( )。
Ⅰ. 增大装填(载) 因子
Ⅱ. 设计冲突(碰撞) 少的散列函数
Ⅲ. 处理冲突(碰撞) 时避免产生聚集(堆积) 现象
A. 仅Ⅰ
B. 仅Ⅱ
C. 仅Ⅰ、Ⅱ
D. 仅Ⅱ、Ⅲ
【答案】D
【解析】散列表的查找效率(比较次数) 取决于:散列函数、处理冲突的方法和散列表的装填因子α。α标志着散列表的装满程度, 通常情况下, α越小, 发生冲突的可能性越小; 反之, α越大, 表示已填入的记录越多, 再填入记录时, 发生冲突的可能性越大。因此选项Ⅰ错误, 越是增大装填因子, 发生冲突的可能性就越大, 查找效率也越低。选项Ⅱ正确。选项Ⅲ正确。采用合适的处理冲突的方法避免产生聚集现象, 也将提高查找效率。例如, 用拉链法解决冲突时不存在聚集现象, 用线性探测法解决冲突时易引起聚集现象。
10.以太网的MAC 协议提供的是( )。
A. 无连接不可靠服务
B. 无连接可靠服务
C. 有连接不可靠服务
D. 有连接可靠服务
【答案】A 。
【解析】考查以太网MAC 协议, 考虑到局域网信道质量好, 以太网采取了两项重要的措施以使通信更简洁:
①采用无连接的工作方式;
②不对发送的数据帧进行编号, 也不要求对方发回确认。
因此, 以太网提供的服务是不可靠的服务, 即尽最大努力交付, 差错的纠正由高层完成。
二、填空题
第 4 页,共 4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