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近年来,我国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城市化进程加快,以及受到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广大农村地区出现了学生生源不断减少,分布稀疏,再加上由于农民工外出务工而导致的农村“留守儿童”相对增多等现象,这些现象都影响农村学生的教育问题。另外,随着农村社会的发展,农村父母对子女受教育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原有的农村教育模式很难满足教育教学水平的发展。农村中小学寄宿制学校的出现就是国家为了解决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监护难,农村人口相对减少等问题而提出的旨在提高农村中小学学生教育质量的重要措施。
陕西省作为我国西部省份,随着国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和“西部地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的实施,以及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在农村寄宿制小学发展方面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但由于社会经济发展及自然环境等原因,农村寄宿制小学在教育教学方面还有大量问题和工作需进一步研究和完善。全面了解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陕西省农村寄宿制小学教育教学的基本现状,掌握农村寄宿制小学在教育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对于政府部门决策以及贯彻全教会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都十分重要。
本文针对新课程背景下,陕西省农村寄宿制小学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课程设置和实施、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课程评价三方面入手,选取陕西安康、延安、宝鸡三个市的部分农村寄宿制小学为研究对象进行个案研究。通过学生问卷、教师问卷、及教师学生访谈,系统客观地展示陕西省农村寄宿制小学教育教学的现状。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结合陕南、陕北及关中不同的地理经济条件,因地制宜的提出了改善陕西省农村寄宿制小学学生教育教学现状的建议和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