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大连医科大学儿科学306西医综合之生物化学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内含肽(inteinh

【答案】内含肽是指在蛋白质拼接过程中被切除的肽段。

2. 协同效应(cooperativity )。

【答案】协同效应是指一个寡聚体蛋白质的一个亚基与其配体结合后,能影响此寡聚体中另一个亚基与配体结合能力的现象。如果是促进作用则称为正协同效应,如:带氧的Hb 皿基协助不带氧亚基结合氧;如果是抑制作用则称为负协同效应。

3. 终止密码子。

【答案】终止密码子是指任何tRNA 分子都不能正常识别的,但可被特殊的蛋白结合并引起新合成的肽链从翻译 机器上释放的密码子。存在3个终止密码子:UAG ,UAA 和UGA 。

4. 密码子(codon )。

【答案】密码子又称三联体密码子,是由mRNA 上每三个相邻的核苷酸构成的密码子,每一个密码子决定一个 氨基酸。

5. 必需氨基酸(essential amino acid)。

【答案】必需氨基酸是人体必需的,但自身无法合成只能依靠食物提供的氨基酸。人类的必需氨基酸有八种:Leu , lie , Val , Met , Ser , Thr , Trp , Phe , Lys 。

6. 竞争性抑制作用、非竞争抑制作用、反竞争性抑制作用。

【答案】竞争性抑制作用是指竞争性抑制剂因具有与底物相似的结构,通常与正常的底物或

配体竞争酶的结合部位从而产生的抑制作用。这种抑制使得

复合物的一种酶促反应抑制作用。这种抑制使得

物浓度的方法解除。

反竞争性抑制作用是指抑制剂与酶-底物复合物结合,而不与游离酶结合的一种酶促反应抑制

作用。这种抑制作用使得

7. 蛋白质的别构作用。 都变小,

但比值不变。 变小,但增大,而不变。 非竞争抑制作用是指抑制剂与酶活性中心以外的基团结合,形成酶-抑制剂或酶-底物-抑制剂

不变。这种抑制不能通过増加底

【答案】蛋白质的别构作用是指含亚基的蛋白质由于一个亚基的构象改变而引起其余亚基和

整个分子构象、性质和功能发生改变的作用。

8. 内源因子

【答案】内源因子是胃幽门黏膜分泌的一种糖蛋白,

维生素

被吸收,

且不被肠细菌破坏。缺乏内源因子可导致维生素

只有与它结合才可能透过肠壁的缺乏。

二、问答题

9. 任举一个例子来说明蛋白质三级结构决定于它的氨基酸顺序。

【答案】蛋白质的一级结构决定蛋白质的高级结构这一原则目前基本上仍是正确的,但是是有条件的。例如同样一条肽链,在存在变性剂的条件下是松散的。现在所说的蛋白质的三级结构取决于它的氨基酸序列是指在生理条件下,蛋白质的一级结构和其三级结构之间的特定的对应关系。典型的例子是核糖核酸酶S 的变性与复性试验。核糖核酸酶S 三级结构的形成与维持还有赖于多肽链内4个二硫键的形成。在含有巯基乙醇的8mol/L的尿素溶液中还原二硫键,使核糖核酸酶S 变性失活;然后透析除去尿素和巯基乙醇,在有氧和痕量疏基乙醇的水溶液中,变性核糖核酸酶S 伸展的肽键自动折叠,重建的二硫键配对完全正确,酶活性几乎恢复到原来的水平。这个试验出色的证明了蛋白质的功能取决于特定的天然构象,而规定其构象所需要的信息包含在它的氨基酸序列中。当前有相当多的蛋白质工程的例子可以说明,肽链中某些残基的突变可以引起突变蛋白的构象改变。

10.根据氨基酸的值,指出(1

(2

(3

(4) 时可能带的静电荷(用-、0或+表示)。

值求出其等电点。然后根据溶液

小于、等于或大于等电点和在: 【答案】

先根据各氨基酸的

来判断氨基酸所带的净电荷是+、0或-。结果如表:

11.某些细菌能够生存在极高的pH 环境下(pH 约为10),你认为这些细菌能够使用跨膜的质子梯度产生ATP 吗?

【答案】这样的细菌不能够使用跨膜的质子梯度产生A TP , 这是因为如果要求它们与一般的细菌一样使用质子梯度产生A TP , 则需要其细胞质具有更高的pH , 在这种情况下细胞是不能生存的。当然,这些细菌可使用其他的离子梯度,比如钠离子梯度驱动A TP 的合成。

12.有两种乳糖操纵子Z 基因的突变株:一种突变株(Z1)不能产生正常的β-半乳糖苷酶,但是透性酶和 转乙酰酶的合成并不受影响(在有乳糖无葡萄糖的情况下);另一种突变株(Z2)也丧失了合成正常的β-半乳糖 苷酶的能力,同时其他两种酶的合成减少了 30% (在有乳糖无葡萄糖的情况下)。试提出上述现象的分子机制。

【答案】在乳糖操纵子之中,Z 基因(β-半乳糖苷酶的基因)位于y 基因和A 基因(分别编码透性酶和转乙酰酶) 的上游,通常上游基因的突变会影响到下游基因的表达,这就是所谓的极性突变(polar mutation)。然而并不是 所有形式的上游基因的突变都会影响到下游基因的表达。如果突变的形式是错义突变(missememutation )而不是无义突变(nonseme muta-tion )。根据上述原理可以判定:

突变株是一种移框而产生的错义突变,

而突变株是因为提前产生了终止密码子可产生的无义突变。

13.咖啡因是从咖啡和茶叶中提取发现的生物碱,试从分子结构分析咖啡因在体内可能的分解过程。

【答案】咖啡因的化学式是1,3, 7-三甲基黄嘌呤,结构上属于黄嘌呤类似物。因此其分解也是在肝脏中进行,主要由黄嘌呤氧化酶催化其进一步分解。

14.醛固酮促进肾远曲小管上皮细胞排钾保钠的机制是什么?

【答案】

关于醛固酮潴作用的机制,目前认为醛固酮能与肾远曲小管上皮细胞液中的受体结合,后者将醛固酮带入细胞核,作用于DNA ,引起某种特异mRNA 的合成,mRNA 转移到细胞液中,再翻译生成醛固酮诱导蛋白(AIP )。AIP 可能是一种通透酶,增强肾小管管腔面细胞

膜对的通透性,

使原尿中的进入肾远曲小管上皮细胞内,并向血液转运。实验证明,当

和的排出,重吸收后,可引起肾小管上皮细胞和肾小管管腔之间的电位差加大,此电位差促进可见醛固酮保钠的作用是原发的,而钾的排出是被动的。

15.为什么在聚合酶链反应中控温非常重要?

【答案】聚合酶链反应依靠DNA 链的反复循环分离再与引物结合。第一步需要的温度比第二步高,因此需要严格控制反应温度。

16.一条DNA 编码链部分序列是:

【答案】(1

试写出:(1)互补DNA 链的序列;(2) 根据给出的DNA 序列转录得到的mRNA 序列;(3)简单说明mRNA 的主要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