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华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917中外音乐简史[专业硕士]之西方音乐史简编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哥德堡变奏曲》

【答案】巴赫1742年出版的《键盘练习曲》的第四部分,应学生和钢琴家哥德堡之请,为患失眠症的俄国驻萨克森大使凯泽林伯爵而写。包括主题与30个变奏,标志着巴洛克变奏曲难以逾越的高峰,30个变奏分为10组,每组都由2个技术性变奏和1个卡农变奏构成,各首卡农依次采用从同度到九度的音程写作,最后一个变奏是一首集腋曲,把两个流行歌曲“我离开你已很长久”和“青菜萝卜”,以对位手法巧妙地结合起来。

2. 《图画展览会》

【答案】俄罗斯作曲家穆索尔斯基创作的钢琴组曲。1874年观看画家哈特曼的遗作展览会有感而写,对其中的十幅绘画进行了描写,如“侏儒”“牛车”“未出壳的小鸡芭蕾”“鸡脚上的小屋”“基辅大门”等,全曲由一个“漫步”主题贯连,也表达了观者的感受。法国作曲家拉威尔的管弦乐版本使之名遐世界。

3. 勃拉姆斯

【答案】浪漫主义德国作曲家。追随古典传统,坚持写作无标题的纯器乐音乐,主要创作成

就体现于4部交响曲和24首室内乐作品,风格含蓄内省。还写有大量艺术歌曲、合唱曲和钢琴曲。

4. 卡农曲

【答案】卡农(canon )是一种复调音乐形式,以连续模仿为基础,当一个声部还未结束时,另一个声部就以模仿的形式开始。在卡农中,最先出现的声部称为“主句”(propoata ),模仿的声部称作“答句”(risposta )。卡农通常由二至四个声部组成,模仿的声部以各种音程或各种顺序进入。早期的卡农体裁有罗塔舞曲(rota ), 狩猎曲(caccia )和追赶曲(catch ),14~17世纪赋格(fuge )成为卡农的称谓。

5. 整体序列主义音乐

【答案】又称“全面序列主义音乐”。将音乐的所有要素都预先排列成为序列,在作曲中运用,其控制的参数从原先的音高,扩大到节奏、节拍、时值、速度、力度、音量、音区、音色等。1949年,法国作曲家梅西安发表钢琴曲《时值与力度的模式》,是整体序列主义音乐里程碑式的作品,他的学生布列兹和德国作曲家斯托克豪森对整体序列主义音乐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索。

6. 雷电一暴风雨;

【答案】

7. 《卡马林斯卡娅》

【答案】俄罗斯作曲家格林卡创作的交响幻想曲,以一首乡村婚礼歌曲和一首民间舞曲“卡马林斯卡娅”为主题,写作了双主题变奏曲,并融人了民族化的支声复调手法,为后世俄罗斯交响音乐创作树立了典范。

8. 管风琴

【答案】由音管发音的古老键盘乐器。形制较大,以音管、音拴、键盘、风箱等部件构成。创制于古罗马帝国时期,中世纪晚期开始用于教堂,既有大型固定的管风琴,也有小型便携式的管风琴,文艺复兴晚期管风琴的制造业达到顶峰,推动管风琴音乐的发展,17~18世纪德国的管风琴音乐标志着巴洛克宗教器乐音乐的高峰时代到来。

9. 法雅

【答案】西班牙作曲家和钢琴家。曾就学于马德里皇家音乐学院和巴黎音乐学院,早年倾向于印象主义,后转向新古典主义,代表作为歌剧《人生朝露》、芭蕾舞剧《魔法师之恋》和《三角帽》、管弦乐曲《西班牙庭院之夜》,是20世纪西班牙民族乐派的杰出作曲家。

10.标题交响曲

【答案】带有文字说明或者与文学或绘画作品相联系的交响曲。柏辽兹的《幻想交响曲》的各乐章都有作曲家亲自写作的文字说明,以指导听众正确地理解作品的内容,是标题交响曲的范例。

11.大歌剧

【答案】19世纪法国歌剧体裁。特点为规模庞大,风格宏伟,多采用历史题材,常有豪华的布景、壮丽的芭蕾和合唱场景。梅耶比尔的《恶魔罗勃》达到19世纪大歌剧的顶峰,其他大歌剧作品还有瓦格纳的《黎恩济》、威尔第的《唐·卡洛斯》、罗西尼的《威廉·退尔》等。

12.贝里尼

【答案】浪漫主义时期意大利作曲家,歌剧代表作为《梦游女》《诺尔玛》和《清教徒》,以写作气息悠长的抒情旋律而著称,受到肖邦等作曲家的推崇。

二、简答题

13.简述柴科夫斯基的艺术成就。

【答案】(1)人物简介:

柴科夫斯基(P.Tchaikovsky ,1840~1893),俄罗斯作曲家。他是一位多产的作曲家,创作了

各种体裁的音乐,许多音乐作品已成为传世之作,以旋律优美动人著称,受到各国人民的喜爱。不寻常的是,这样一位伟大的音乐家二十二岁时才开始学习音乐,并且生活十分困难,一位富孀玛·梅克夫人给予他精神和物质的支持,才使他的创作生涯得以维持。

(2)代表作品:

①管弦乐:幻想序曲《罗密欧与朱丽叶》《第五交响曲》《第六“悲怆”交响曲》《意大利随想曲》《庄严序曲1812》《D 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第一钢琴协奏曲》。

②歌剧:《叶甫根尼·奥涅金》《黑桃皇后》。

③舞剧:《天鹅湖》《睡美人》《胡桃夹子》。

④室内乐:《第一弦乐四重奏》。

⑤钢琴作品:钢琴小品曲集《四季》。

(1)艺术成就:

①在芭蕾舞音乐方面:创作了形式完美、雅俗共赏的古典芭蕾舞经典作品:《天鹅湖》《睡美人》《胡桃夹子》,使舞剧音乐交响化、戏剧化,为俄罗斯音乐文化走向世界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②在音乐的个性特征方面:他的音乐极富动人的抒情性,又有强烈的戏剧性; 抒情性体现在旋律优美动听、配器绚丽多彩上; 戏剧性则体现在强烈情感所带来的音乐震撼力。他善于把对美的憧憬与对恶的抨击交织在一起,进行戏剧化的渲染,构成一种独特的音乐冲击力,如《第六“悲怆”交响曲》《第一钢琴协奏曲》等就是很好的例证。

③在音乐技法的运用方面:采用长气息、单一反复和伸缩抒情的乐句; 节拍稳定规整; 节奏具有舞蹈性特征,常用五拍子,使音乐生动而富有活力; 和声基于西欧传统,偶尔出现半音化和声; 乐队织体注重色彩编配; 巧妙地将俄罗斯民族音乐与两欧的作曲技法融为一体,造就民族音乐走向世界的典范。

14.巴罗克时期乐器制作的发展情况。

【答案】文艺复兴时期的乐器大多沿用至巴罗克时期,管风琴、古钢琴和提琴等乐器的制作在巴罗克时期进入到一个辉煌的发展阶段。

(1)管风琴:

管风琴制作在德国有突出的发展,最重要的制琴家族是齐尔伯曼和施尼特格。阿尔普·施尼特格(ArpSchnitger , 1648~1719)在汉堡以南的诺恩费尔德制琴,他制作了近两百座各种尺寸的管风琴,大部分用纯律调音,逐渐用金属共鸣管取代木制管,键盘多达三至四排,音栓和脚键也增多了,音域可达四个八度; 总的来说,管子的结构更加科学,琴键和琴栓的设计也更完善。

(2)古钢琴:

它有两种类型:拨弦古钢琴(harpaiohord )和击弦古钢琴《clavichord 》拨弦古钢琴产生于14~15世纪,有大小不同的各种样式,通过触键使一装置上的羽毛或皮革的舌状物拨弦而发声,音色尖锐而清晰,也被称为羽管键琴,是巴罗克时期演奏通奏低音和音乐会独奏的主要乐器。击弦古钢琴更为古老,在12世纪就己出现,形状为长方形,声音是通过琴键另一端的铜制叶片击弦而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