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952热工基础之传热学考研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填空题

1. 锅炉炉墙外墙与大气间的换热是_____。

【答案】对流换热

2. 半球内壁对底部半圆的角系数为_____。

【答案】

【解析】简单示意图如图所示。

根据角系数的相对性, 可得:根据角系数的可加性:根据对称性可知:由上面等式可知:

所以半球内壁对底部半圆的角系数为

。其中

,

3. 对于高温换热器,为了避免出现较高壁温,常优先考虑采用_____流动形式。

【答案】顺流

【解析】因为对于逆流换热器,热流体和冷流体的最高温度集中在换热器的同一端,使得该处的壁温特别高。所以对于高温换热器,为了避免出现较高壁温,常优先考虑采用顺流的流动形式。

4. 写出Pr (普朗特数)的无量纲组合:_____。它的物理意义是_____。

【答案】

;动量扩散能力与热量扩散能力的一种量度

5. _____的物体叫灰体。

【答案】光谱吸收比与波长无关

6. 定型温度是_____,特征尺度是_____。

【答案】计算流体物性时所采用的温度;包括在相似准则数中的几何尺度

7. 无量纲组合

叫_____,它的物理意义是_____。

【答案】普朗特数;动量扩散能力与热量扩散能力的一种量度

8. 凝结换热的两种形式是_____和_____。

【答案】珠状凝结;膜状凝结

9. 自然对流是指_____。

【答案】不依靠泵或风机等外力推动,由流体自身温度场的不均匀所引起的流动 10.方程

是_____微分方程,式中的参数是_____。

【答案】二维、稳态、无内热源、不可压缩、常物性的对流传热能量守恒;热扩散率

11.气体辐射的特点是_____;_____。

【答案】气体辐射对波长有选择性;气体的辐射和吸收是在整个容积中进行的

二、简答题

12.根据对导热系数主要影响因素的分析,试说明在选择和安装保温隔热材料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答案】(1)根据工作温度选择适合的保温材料;

(2)进行保温计算时应考虑温度对保温材料导热系数的影响;

(3)选择导热系数小的材料,其密度在最佳密度附近,使其具有最佳保温性能; (4)保温材料的保温性能受水分影响很大,必须采取防水措施; (5)采用各向异性材料时要注意导热方向对导热系数的影响。

13.试述

数和

数的区别。

数中的为流体的导热系数,

为影响边界层厚度的几何尺寸。

数反映靠近壁面流体层

数反映物体内部的导热热阻与外部的换热热阻之间的

【答案】

数中的为物体的导热系数,为固体壁(如壁厚等)的某一尺寸;的导热热阻与对流换热热阻的相对大小;

相对大小。

14.什么是显式格式?什么是显式格式计算中的稳定性问题?

【答案】(1)在非稳态导热的差分分析中,取温度对时间的向前差分,使后一时刻的温度分

布完全取决于前一时刻的温度分布,而不必联立方程求解。这样的差分格式称为显式。

(2)在显式计算中,时间步长和空间步长的选择会影响求解过程的稳定性,选择得不适当会使温度产生震荡,而不收敛于某一数值,这是不符现实的。

15.简述温室效应是怎么回事?

【答案】(1)对于普通玻璃、塑料薄膜、非对称的双原子气体及多元子气体等介质,可以透射可见光,但可以阻隔红外线。

(2)当可见光透射过这些介质后,被这些介质包围的固体吸收; (3)另一方面,固体的温度相对较低,发出的辐射能绝大部分是红外线。

(4)红外线无法透过这些介质,使得被这些介质包围的固体的温度升高。这就是温室效应。

16.推导导热微分方程的步骤和过程与用热平衡法建立节点温度离散方程的过程十分相似,为什么前者得到的是精确描写,而由后者解出的却是近似解?

【答案】差分方程与微分方程的主要区别是前者用有限小量代替了后者的无限小量,前者用各离散点参数代替了后者的连续参数。实际上物体中的物理参数是时间和空间的连续函数,所以,微分方程是精确解,而差分方程是近似解。

17.水和同温空气冷却物体,为什么水的表面传热系数比空气大得多?

【答案】(1)水的导热系数比同温度下空气的导热系数大20多倍,其以导热方式传递热量的能力比空气强;

(2)水的比热容比空气的比热容大得多,

常温下水的

而空气的

两者相差悬殊,水以热对流方式转移热量的能力比空气大得多,因此水的表

面传热系数比空气大得多。

18.图中是强化相变(凝结、沸腾)传热管示意图,试分析哪一种是凝结传热管,哪一种是沸腾传热管,为什么?

图 凝结(沸腾)传热管

【答案】图(a )为凝结传热管。利用在表面张力的作用下,尖峰能够减薄液膜的原理,凝结 液会向尖峰中间的凹槽聚集,从而使尖峰处的液膜很薄,同时凹槽的结构有利于迅速排除凝结液。

图(b )为沸腾传热管。传热管表面形成的众多孔隙结构,最容易产生汽化核心,有利于气泡的形成和发展,进而强化沸腾换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