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北京市培养单位国家空间科学中心814热工基础之传热学考研强化模拟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本身辐射与有效辐射
【答案】本身辐射是指物体单位时间内单位表面积上的半球空间的所有方向辐射出去的全部波长范围内的能量称为辐射力, 单位为
射能, 单位为
2. 灰体
3. 黑体与灰体
【答案】黑体是吸收比为1的物体;灰体是光谱吸收比与波长无关的物体。
。 。有效辐射是指单位时间内离开表面单位面积的总辐【答案】灰体是指光谱吸收比与波长无关的物体。
二、判断题
4. 颜色对红外线的吸收几乎没有影响。( )
【答案】对
5. 对流换热系数只与流体掠过固体壁面的速度有关。( )
【答案】错
6. 无论是计算圆管水平放置还是竖直放置的管外自然对流换热时,其定性尺度均为圆管的外径。( )
【答案】错
7. 在平壁与圆筒壁外面敷设隔热材料。总是可以起到减小其散热量的作用。( )
【答案】错
【解析】对于平壁通过敷设隔热材料,由于增加了传热阻力,因而能起到减少散热量。但对于圆筒壁,通过敷设隔热材料,一方面増加导热阻力,另一方面降低了对流传热阻力,因而存在临界热绝缘直径,使得散热量达到最大。
8. 在对流换热问题中,流体的温度高于壁面温度时,流体不一定被冷却。( )
【答案】错
三、简答题
9. 对于竖壁表面的自然对流,当时,仍有自然对流是因温差引起的,但的流动边界层区域并不存在温差(温度近似等于),为什么流体仍然存在着流动速度?
【答案】这是由于流体黏性力的拖拽作用,使未被加热的流体沿壁面向上流动的原因。
10.简述和准则的物理意义。和时,一维平板非稳态导热温度分布的特点(用图形表示)。 【答案】表示物体内部导热热阻与物体表面对流换热热阴的比值,它和第三类边界条件有密切的联系。
是非稳态导热过程中的无量纲时间,表示非稳态导热过程进行的深度。
意味着平板的导热热阻趋于零,平板内部各点的温度在任一时刻都趋于均匀一致,如
图1所示。
表明对流换热热阻趋于零,平板表面与流体之间的温差趋于零,如图2所示。
图
1
图2
11.如何将从实验室得到的实验结果应用于工程实际?
【答案】由相似第二定理可知,相似的两个物理现象具有完全相同的准则函数关系,由根据相似第一定理可知,两个相似的物理现象对应点上的同名准则数相等,所以,如果两个同类物理现象相似,则它们具有完全相一样的准则关系式,所以从实验室得到的实验结果完全可以应用于工程实际。
12.什么是显式格式?什么是显式格式计算中的稳定性问题?
【答案】(1)在非稳态导热的差分分析中,取温度对时间的向前差分,使后一时刻的温度分布完全取决于前一时刻的温度分布,而不必联立方程求解。这样的差分格式称为显式。
(2)在显式计算中,时间步长和空间步长的选择会影响求解过程的稳定性,选择得不适当会使温度产生震荡,而不收敛于某一数值,这是不符现实的。
13.为什么白天从远处看房屋的窗孔有黑洞洞的感觉?
【答案】因为房屋尺寸比窗口尺寸大得多,外界通过窗口投射到房屋的能量,经房屋内壁多次吸收和反射,再经窗口射出的能量就比较小了,所以白天从远处看房屋窗孔就有黑洞洞的感觉。如果窗口足够小,就是人工黑体模型。
14.试述数和数的区别。
【答案】数中的为流体的导热系数,
为影响边界层厚度的几何尺寸。数反映靠近壁面流体层
数反映物体内部的导热热阻与外部的换热热阻之间的数中的为物体的导热系数,为固体壁(如壁厚等)的某一尺寸;的导热热阻与对流换热热阻的相对大小;
相对大小。
15.简要画出大空间沸腾换热的沸腾曲线,简述大空间沸腾换热的主要过程与机理。
【答案】如图所示。
水在1个大气压下大空间沸腾换热的沸腾曲线如图所示。随着壁面过热度的増高,出现4个换热规律不同的区域。
(1)自然对流沸腾:沸腾温差很小,壁面上只有少量气泡产生,而且气泡不能脱离壁和上浮,看不到沸腾的现象,热量依靠自然对流过程传递到主体。
(2)泡态沸腾:B 点后开始产生大量气泡。气泡在壁上生成、长大,随后因浮力作用而离开壁。由于气泡大量迅速的生成和它的激烈运动,换热强度剧增,热流密度急剧增大,直到达到热流密度的峰值。
(3)过渡态:C 点后,生成的气泡过多,在加热面上形成气膜,开始时是不稳定的,气膜会突然裂开变成大气泡离开壁,阻碍了传热,换热状况恶化。
(4)膜态沸腾:壁面全部被一层稳定的气膜所覆盖,气化只能在气膜与液的交界面上进行,气化所需要的热量靠导热、对流、辐射通过气膜传递。此时壁温很高,辐射换热随热力学温度4次方急剧增加,D 点后热流密度又继续回升。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