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北京市培养单位国家空间科学中心814热工基础之传热学考研仿真模拟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灰体
【答案】灰体是指光谱吸收比与波长无关的物体。
2. 角系数
【答案】表面1发出的辐射能中落到表面2上的百分数称为表面1对表面2的角系数。
3. 传热系数。
【答案】传热系数在数值上等于冷、热流体间温差它表征传热过程强烈程度。
2
传热面积A=lm时热流量的值。
二、判断题
4. 对流换热系数只与流体掠过固体壁面的速度有关。( )
【答案】错
5. 对于重辅射表面(即绝热面),从辐射特性而言可当作黑体,而从吸收特性而言相当于白体。( )
【答案】对
6. 由导热微分方程可知,非稳态导热只与热扩散率有关,而与导热系数无关。( )
【答案】错
7. 以恒定热流对管内流动进行加热时,管子截面的平均温度随管长线性増加。( )
【答案】对
8. 在两个温度不同的平行平板之间,平行地插入一块普通的透光玻璃,不会影响两者的辐射换热。( )
【答案】错
三、简答题
9. 为强化一台冷油器的传热,有人用提高冷却水流速的办法,但发现效果并不明显,试分析原因。
【答案】冷油器中由于油的粘度较大,对流换热表面传热系数较小,占整个传热过程中热阻
的主要部分,而冷却水的对流热阻较小,不占主导地位,因而用提高水速的方法,只能减小不占主导地位的水侧热阻,效果不明显。
10.何谓黑体、白体、透明体、灰体?
【答案】(1)黑体是指能全部吸收外来射线的物体; (2)白体是指能全部反射外来射线的物体; (3)透明体是指物体能被外来射线全部透射的物体; (4)灰体是指物体的单色发射率不随波长而变化的物体。
11.速度边界层的概念及如何定义边界层厚度。
【答案】这种在固体表面附近流体速度发生剧烈变化的薄层称为速度边界层(或流动边界层)。通常规定达到主流速度的99%处的距离定义为边界层厚度,记为
12.从传热角度解释冬天室内散热器应该放置的合理位置。
【答案】冬天室内散热器应放置在相对较低的位置,这种情况下,散热器周围空气形成自然对流,被加热的空气密度减小向上浮升,从而整个房间的空气都被加热;散热器尽量放置在靠近外墙、外窗处,这样室外冷空气进入室内后即被散热器加热,保证流过室内的空气为热空气,不至使人产生吹冷风的感觉。
13.图中是强化相变(凝结、沸腾)传热管示意图,试分析哪一种是凝结传热管,哪一种是沸腾传热管,为什么?
图 凝结(沸腾)传热管
【答案】图(a )为凝结传热管。利用在表面张力的作用下,尖峰能够减薄液膜的原理,凝结 液会向尖峰中间的凹槽聚集,从而使尖峰处的液膜很薄,同时凹槽的结构有利于迅速排除凝结液。
图(b )为沸腾传热管。传热管表面形成的众多孔隙结构,最容易产生汽化核心,有利于气泡的形成和发展,进而强化沸腾换热。
14.在青藏铁路建设中,采用碎石路基可有效防止冻土区的冻胀和融降问题,为什么?
【答案】碎石路基中的空隙可以有效阻止热量自上而下的传递,而能顺利地将冻土层的热量自下而上的传递。其原因是:空隙内的空气的自然对流能将下方的热量传递到上方,而不能将上方的热量传递给下方,即路基中热量只能单向传递,这样就可以维持路基下冻土层的常年冻结。
15.试分析室内暖气片的散热过程,各环节有哪些热量传递方式?(以暖气片管内走热水为例)。
【答案】(1)有以下换热环节及传热方式:由热水到暖气片管道内壁,热传递方式是对流换热
;由暖气片管道内壁至外壁,热传递方式为导热; (强制对流)
(2)由暖气片外壁至室内环境和空气,热传递方式有辐射换热和对流换热。
16.温度为T 的灰体,其有效辐射是否有可能大于同温度下的黑体福射?
【答案】有可能。因为有效辐射等于自身辐射与投入辐射的反射部分之和,反射部分越大,有效辐射也越大,因此,完全有可能某一温度下的物体其有效辐射大于同温度下的黑体辐射。
四、计算题
17.求传热过程的总热阻、传热系数、散热量和内外表面温度。已知:
室内温度
【答案】
因故
18.对流换热过程微分方程式与导热过程的第三类边界条件表达式,两者有什么不同之处?
【答案】对流换热过程微分方程式:
第三类边界条件表达式:
取壁面法线方向为y 方向,
则
可见两者的表达形式是一致的。两者的不
墙的导热系動
,外壁传热系数
室外温度
内壁表面传热系数
同之处:(1)为局部值,在方程中是未知量;h 为平均值,在第三类边界条件中是已知量。
(2)对流换热过程微分方程式中
,
定;第三类边界条件表达式中,为已知量,
和
因边界条件不同而不同,由温度场确为未知量,仍需由温度场确定。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