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云南大学国际河流与生态安全研究院838综合地理学之自然地理学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生态位和生态幅

【答案】生态位是指一个种群在生态系统中,在时间空间上所占据的位置及其与相关种群之间的功能关系与作用。

生物在其生存过程中,对每一种生态因子都有其耐受的上限和下限,上下限之间就是生物对这种生态因子的耐受范围,称作生态幅,其中包括最适生存范围,在这里生物生产发育得最好。各种生物对生态因子的耐受范围不同,根据耐受范围的宽广或狭小,把生物分为广生态幅生物和狭生态幅生物。

2. 大气环流

【答案】大气环流一般是指具有世界规模的、大范围的大气运行现象,既包括平均状态,也包括瞬时现象。某一大范围的地区,某一大气层在一个长时期的大气运动的平均状态或某一个时段的大气运动的变化过程都可以称为大气环流。它是完成地球大气系统角动量、热量和水分的输送和平衡,以及各种能量间的相互转换的重要机制,又同时是这些物理量输送、平衡和转换的重要结果,通常包含平均纬向环流、平均水平环流和平均径圈环流三部分。

3. 变质岩

【答案】变质岩是指受到地球内部力量(温度、压力、应力的变化、化学成分等)改造而成的新型岩石。该岩石具有特定的比重、孔隙度、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等物理性质,一般分为正变质岩和副变质岩两大类。固态的岩石在地球内部的压力和温度作用下,发生物质成分的迁移和重结晶,形成新的矿物组合,它是组成地壳的主要成分,是建筑、钻探、掘进等工程需要考虑的因素,也是各种矿产资源赋存的载体。

4. 横向沙垄和纵向沙垄

【答案】横向沙垄和纵向沙垄是典型的风积地貌。依据沙垄形态与风向的关系,沙垄可分为三种基本类型,即横向沙垄、纵向沙垄与多风向沙垄。横向沙垄走向与合成起沙风向垂直或交角不小于60°,主要包括新月形沙垄、新月形沙垄链及复合新月形沙垄链三类。纵向沙垄是指走向与起沙风合成风向平行或夹角小于30°的沙垄,高十余米至一二百米,长数百米至数十千米,纵向上丘脊线时有起伏,横剖面大致对称,但其前端迎风坡与背风坡差别明显。

5. 土壤侵入体

【答案】土壤侵入体是指由外界进入土壤的特殊物质。包括①岩石类中的碎石、砾石和巨石;②人为物质中的瓦片、碎砖块、陶片、玻璃、墓葬遗物、金属遗物等;③冰冻的冰成物,如冰胶纹、冰结核、冰透体、冰间层等:④生物遗存物,有动植物化石、动物骨、埋藏的植物根、软体动物的甲壳等。土壤物质组成:土壤是由固相、液相、气相三相物质组成的。

6. 演替

【答案】由于气候变迁、洪水、火烧、山崩、动物的活动和物质繁殖体的迁移散布,以及因群落本身的活动改变了内部环境等自然原因,或者由于人类活动的结果,使群落发生根本性质变化的现象也是普遍存在的,这种在一定地段上一种群落被另一种群落所替代的过程叫做演替。按群落所在地的基质状况(物理环境)可分为两类:

①原生演替是在以前没有生产过植物的原生裸地上首先出现先锋植物群落,以后相继产生一系列群落的替代过程。又可分为发生于干燥地面的旱生演替和发生于水域里的水生演替系列。

②次生演替是原来有过植被覆盖,后来由于某种原因原有植被消失了,这样的裸地叫次生裸地,有土壤的发育,其中常常还保留着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环境条件比较好,发生在这种裸地上的群落演替称作次生演替。

7. 信风带

【答案】低纬信风带是自副热带高压向赤道低压带吹送的气流,因受地转偏向力作用,在北半球形成东北风,在南半球为东南风,其位置、范围和强度随副热带高气压作比较规律的季节性变化,这种可以预期在一定季节海上盛行的风系,称为信风。受到该信风影响的纬度范围就叫信风带。其特点是风向稳定,因其与海上贸易密切相关,也称贸易风。信风向纬度更低,气温更高的地带吹送,因此其属性比较干燥,有些沙漠、半沙漠就分布在信风带内。

二、简答题

8. 何谓河流? 河流水量随季节有何变化?

【答案】(1)河流是指在重力作用下,集中于地表凹槽内的经常性或周期性的天然水道的通称。河流是地球表面淡水资源更新较快的蓄水体,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淡水体。河流根据其流入海洋和注入内陆湖泊或沼泽分为外流河和内陆河。

(2)河流有明显的时间变化。随着四季变化,一年中河流的补给状况、水位、流量等也相应发生变化。根据一年内河流水情的变化,可以分为若干个水情特征时期,如汛期、平水期、枯水期或冰冻期。一般夏汛汛期长,径流量大,洪峰起伏剧烈。春汛流量小,历时也短。枯水期河水主要靠地下水补给,故流量小且变化不大。若此时河流封冻,又称冰冻期。河流处于平水期时流量和水位处于中常状态。由于大气降水量有年际变化,河川径流也有年际变化。洪水和枯水是河川径流两个重要的特征值。

9. 简述洋流在调节全球温度分布方面的影响。

【答案】(1)洋流的含义

洋流是指海洋中具有相对稳定的流速和流向的海水,从一个海区水平地或垂直地向另一海区人规模地非周期性的运动。

(2)海洋是到达地球表面的太阳能的主要接收者,也是主要蓄积者,海水冷却时将向空气中散发大量的热,增温时则将从空气中吸收大量的热。海洋借助自己与大气的物质和能量交换过程间接影响气候和受气候影响的各种自然现象。海洋中运动着的水体一一洋流与气候的关系非常密切。

它对温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①洋流在低纬和高纬的热量传输上起着重要的作用,调节了纬度间的温差。

②由于大洋东西岸冷暖洋流水温的差异,在盛行气流的作用下,使同纬度大陆东西岸气温发生显著区别,破坏了气温纬度地带性分布。濒临寒流的海岸,气温比同纬度内陆地区低;而接近暖流的海岸,气温比同纬度内陆地区高。

10.为什么必须保护生物多样性?

【答案】生物多样性是指一定时间和一定地区所有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物种及其遗传变异和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的价值,包括直接使用价值、间接使用价值和潜在价值二个方面。

(1)直接使用价值

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使用价值是多方面的,人类的食物几乎完全取自生物,许多野生生物的遗传资源(例如抗病性,抗旱性等)被用来改良农作物、家畜和家禽的品种以提高农业生产水平。

(2)间接使用价值

生物多样性在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维持自然界的生态平衡等方面的作用于分明显。

①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的作用。

②能够减缓气温的剧烈变化、增加空气湿度和减少早涝灾害的发生。

③吸收和分解环境中的有机废物、农药和其他污染物,减少空气中尘埃和细菌的数量,净化大气、改善环境。

(3)潜在价值

为后代人在利用生物多样性方面提供选择机会的价值。

11.简述群落的水平结构及其复杂性的原因。

【答案】(1)群落的水平结构

群落的水平结构是指群落水平方向上的配置状况或水平格局,在群落生境的水平方向上,常成镶嵌分布。

(2)群落的水平结构复杂性的原因

导致水平结构的复杂性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亲代的扩散分布习性、环境异质性和种间的相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