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广西师范学院新闻传播学院619新闻传播基础之外国新闻传播史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 摘要
一、概念题
1. 《人民之友报》
【答案】法国大革命时期最杰出的报纸之一,由马拉创刊于1789年9月12日。该报代表了中下阶层民众的利益,主张消灭封建制度,将资产阶级革命进行到底。马拉为此深受当局的迫害。1792年9月,改名为《革命日报》。人民之友报从一开始就以一份激烈论战的报纸、革命派的一个宣传工具的身份登上大革命的政治舞台。马拉为它指定了三重功能:揭发反革命、教育人民以培养公民和革命者、推动人民进行革命。它是资产阶级革命民主派的主要喉舌,是法国大革命中最有影响的报纸。
2. 《开普敦公报和非洲广知报》
【答案】《开普敦公报和非洲广知报》是南非、也是非洲大陆最早的报纸,周刊,1795年由英国殖民者发行,用英文和荷兰文刊登新闻。该报传播范围很小。
3. 泛非通讯社
【答案】泛非通讯社于1983年5月成立于达喀尔,由非洲统一组织筹建。该社播发的新闻由非洲记者根据非洲的观点编写,其目的在于纠正被外国通讯社的一系列片面的、消极的消息所歪曲的非洲、非洲国家及其人民的形象。该社的成立是为了便利成员国之间交换新闻,并为建立和发展各国国家通讯社做出一定的贡献。
4. 《泰晤士报》
【答案】《泰晤士报》是英国历史最悠久、最有权威、消息灵通可靠的报纸,创办于1785年1月1日。原名《每日环球记录报》(DailyUniversalRegister ),创办人是印刷商约翰·沃尔特,1788年改为现名。该报自称办报方针为“独立地、客观地报道事实”,“报道发展中的历史”。但在政治倾向上,它实际上是英国政府的喉舌,在重大的国内外问题上反映官方意图。《泰晤士报》报道严肃,内容详尽。它重视国际国内大事报道,对重要文件刊登详尽。它也重视言论,社论版一边刊登社论,一边刊登读者评论。该报每天40版左右,分两大部分:一是国内外新闻、评论、文化艺术、书评; 二是商业、金融、体育、广播电视和娱乐。版面比较清晰、紧凑,读者对象主要是政界、工商金融界和知识界。
5. “一城一报”
【答案】“一城一报”是指新闻传播领域曾经出现过的一个社会现象,是对美国二战后报业集中和垄断发展现象的概括。二战以后,美国经济迅猛发展,报纸发行量亦不断持续上升,但在激
烈的竞争下,报业发展却出现了极度垄断的态势。日报的总数不断减少,以至于出现了许多城市只有一家日报,即所谓的“一城一报”现象。“一城一报”是报业经过多年自由竞争的结果。
6. 互联网
【答案】目前比较合理的界说是:互联网是一个数字化信息平台,代表一种新的传播形态,即网广播。它在意义上更接近环境说,但仍旧在传播学的范畴之内。虽然这种定义现在还不是定论,但其所展现的特点却是眼下人们可以观察到的。而因为大众传媒在当代社会信息系统中占有统治地位,互联网对三大媒体而言更具有革命意义。
7. 《每日时报》
【答案】《每日时报》(DailyTimes )于1925年创办于拉各斯,是发行量最大的英文日报。早期由英国《每日镜报》集团经营,后来被尼日利亚人收购。1975年8月军政府收买了60%的股权,以后该报一直在政府控制下,但商业性较强。每天约出40版,有大量广告。90年代初每天平均发行30-40万份。
8. 默多克
【答案】默多克是国际传媒大亨,他从澳大利亚办报起家,目前已控制澳大利亚2/3的报纸,拥有澳大利亚新闻有限公司。20世纪60年代收购英国的《世界新闻》和《太阳报》,70年代购入美国《圣安东尼奥新闻》、《纽约邮报》、《波士顿先驱报》,1979年成立新闻集团,进入全球业务拓展的重要阶段。1981年收购英国《泰晤士报》和《星期日泰晤士报》以及哈拍·柯林斯出版社,控制了英国30%的报纸发行量,还拥有英国天空广播公司40w0的股份和路透社的部分股权。1985年收购20世纪福克斯影业公司后,1987年组建全美第四大电视网一一福克斯广播公司(FBC )。到20世纪90年代,新闻集团的业务已地跨澳、美、欧、非,在卫星电视领域形成霸主地位。90年代中后期聚焦亚洲传媒市场,STAR 成为其辐射亚洲媒体市场的重要平台。目前,默多克的新闻集团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上最大的综合性传媒集团之一。
9. 新闻本位观念
【答案】新闻本位是指新闻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①讲述真实的故事,即新闻报道要遵循事实第一、新闻第二的准则,从客观实际出发,反映报道己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客观真实的事件或人物动态;
②讲述百姓的故事,即新闻报道要深入生活和社会,贴近现实、贴近群众,报道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故事;
③公平、客观得讲述故事,即新闻报道要不偏不倚,采取中立的态度报道事件中的当事者,发表的评论和解读也要基于客观事实,不做拔高;
④及时讲述正在发生的故事,即新闻记者要第一时间报道正在发生的突发事件,争取时效,将第一现场的信息快速传递给广大受众群体。
10.《杜歇老爹报》
【答案】《杜歇老爹报》是法国大革命中最受大众欢迎的报纸,1790年9月6日由阿贝尔创办。“杜歇老爹”是法国民间戏剧中的角色,机智灵活,嫉恶如仇。这份报纸创刊初期比较温和,随着革命的深入和保皇派真面目的暴露,它开始抨击贵族和天主教,表现出鲜明的革命立场和泼辣的战斗风格,深受群众喜爱。
11.《总汇报》
【答案】《总汇报》是出版商科塔于1798年在德国创办。是一份有影响的商业性报纸,多次迁移,1810年后在奥格斯堡立足,故又称《奥格斯堡总汇报》。该报自创办之日起就冲破帝国禁令,大量报道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消息,显示了一定的民主主义倾向。1832年科塔之子继任发行人,进一步扩大报道面,聘请名家撰稿。尽管报纸的政治倾向随着形势的发展而有种种变化,但是在三四十年代的欧洲革命风暴中,该报以消息及时、内容丰富著称于德国。恩格斯曾将它称作德国的《泰晤士报》。该报一直出版到1882年。
12.《无产者报》
【答案】《无产者报》是布尔什维克继《前进报》后新的中央机关报。1905年5月在日内瓦创刊,同年11月停刊,共出26期。布尔什维克在伦敦单独召开的“三大”结束后,孟什维克党人利用报纸、传单、小册子等向布尔什维克发起了新一轮的进攻,说这次代表大会不合法,大会决议对社会民主工党党员不具约束力。因此,宣传党的“三大”的决议,就成为《无产者报》的首要任务。《无产者报》发表一系列文章,对“三大”的合法性及其全党性质进行了充分的论证,同时揭露了孟什维克企图分裂党的阴谋,号召党员和工农群众紧密地团结起来,共同贯彻“三大”决议,为准备武装起义而斗争。
13.《标题》
【答案】《标题》是巴西最大的综合性周刊,1952年在里约热内卢创办。发行量约为20万份,每期138页左右,有大量图片。每期都有八、九篇有关巴西生活的特写,如影视明星轶事、体育赛事和工业情况等。国外报道经常刊登访问记。该刊在纽约、巴黎、米兰、东京等地均设有分社。
14.《论出版自由》
【答案】《论出版自由》是英国大诗人、思想家约翰·弥尔顿的一本政论小册子。1644年,弥尔顿因出版书籍引起国会愤怒,被传至国会出版委员会接受质问,他借机在国会作了长篇演讲,系统阐述了出版自由思想。随后,弥尔顿未经书刊检察机构的同意将演讲词印刷出来,这就是著名的《论出版自由》。其主要观点包括:人民的出版自由是与生俱来的权利; 限制言论自由即是妨碍真理本身,唯有保障言论自由,才能使真理战胜谬误; “观点的公开市场”以及“自我的修正过程”概念。《论出版自由》是人类传播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文献,它奠定了保障现代新闻事业顺畅发展的出版自由思想的第一块基石,提出的“出版自由”是中世纪末到十九世纪最伟大的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