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广西师范学院新闻传播学院619新闻传播基础之外国新闻传播史导论考研题库

  摘要

一、概念题

1. 共同通信社

【答案】共同通信社(简称共同社),是一个总部位于东京港区的非营利合作通讯社,1945年11月成立,由建于1936年的同盟通信社改组而成。共同社是日本最大的通讯社,发布新闻给几乎所有日本的报章、电台与电视网,使用其新闻的报纸约有5, 000万名订阅者。其位于纽约洛克菲勒中心的分部日本国际共同社在1982年创立。石川聪是该通讯社现时的总裁。共同社是代表日本的国际性通讯社。共同社独立于政府,致力于为社会服务。担负着传媒中枢重任的共同社以“促进世界和平、确保民主、实现人类幸福”为原则,从1945年建社以来,作为“非赢利社团法人组织”,与日本全国各报社、NHK 等新闻机构通力合作,努力、积极地进行着报道活动。

2. 特莱维萨电视公司

【答案】特莱维萨电视公司于1973年由“墨西哥电视台”和“独立电视台”合并而来,是全国最大的商业电视网。‘已不仅是墨西哥与西班牙语系影响最大的广播电视机构,还是世界上最大的西班牙语节目制作公司。其广播中心拥有30座直属台和附属台,连接成网,向世界许多地方广播。在电视方面拥有四个频道,并拥有全国90%的观众,其新闻节目“回声”全天候地播送新闻,并通过卫星传送到美、欧、北非等40多个国家。该公司大部分股份属于拉美首富阿斯卡拉加家族。

3. 安莎社

【答案】安莎社是意大利12家主要日报联合组成的全国报业联合社(ANSA )的简称。该社创办于1945年1月13日,与路透社、美联社等相同,是一家非官方的、非营利性的合作通讯社。安莎社创办后,陆续有日报申请加入联营,使它发展成为有五十多家日报联营的通讯社。1949年,意大利政府向安莎社提供补贴,同时享有任命社长等主要领导人的权力。该社从此成为半官方通讯社,原先标榜的“独立、客观、超党派”的宗旨此后亦不常强调。

4. 《读卖新闻》

【答案】日本的三大综合性日文对开报纸之一。1874年11月2日创刊于东京,创始人子安峻。初为市井小报,持“俗谈平话”的编辑方针,以刊载通俗小说为主要特色。办报方针是:“要敢于同左右两翼独裁思想作斗争”。《读卖新闻》(THEYOMIURISHIMBUN )是日本的第一大报,自1994年该报的日发行量突破1000万份后,1995年日刊与晚刊共发行1450万份,曾被《世界吉尼斯大全》列为全世界发行量最大的日报,近两年仍雄踞世界报业协会公布的“世界日报发订量百强”榜首。

5. 《法兰西晚报》

【答案】《法兰西晚报》由菲利普·维阿纳创刊于1944年8月22日,其前身是1941年创办的地下刊物《保卫法兰西》。创刊之初,大量刊登照片、图片和娱乐性新闻,以趣味性吸引读者,还专门聘请了原《巴黎晚报》主编拉扎雷夫担任主笔。20世纪40年代末,《法兰西晚报》并入阿歇特报团,成为法国最大的报纸。1976年,阿歇特报团将该报转让给埃尔桑报团。该报易主后逐步改变编辑方针,增加政治、经济等严肃性新闻的报道和评论,以求增强竞争力。该报面向社会中产阶级,代表市民的观点和利益,政治上偏右。

6. P2P 技术

【答案】P2P 技术又称为对等网络(PeertoPeer )技术,是一种网络结构的思想。P2P 技术主要指由硬件形成连接后的信息控制技术,其代表形式是软件。它与目前网络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客户端/服务器(Client/Server)结构(也就是WWW 所采用的结构方式)的一个本质区别是,整个网络结构中不存在中心节点(或中心服务器)。在P2P 结构中,每一个节点(peer )大都同时具有信息消费者、信息提供者和信息通讯等三方面的功能。P2P 网络中每一个节点所拥有的权利和义务都是对等的。

7. 《信使报》

【答案】《信使报》于1827年创办,是智利历史最悠久的报纸之一,宗旨为“独立、客观、允分”地报道新闻。每天出版50版左右,行销全国,周日出120版,销量比平日增加一倍。该报在圣地亚哥、瓦尔帕莱索、安托法格斯塔、卡马拉出版不同的地方版。报纸的内容广泛,重视国内外重大新闻的报道; 经济消息信息量大、时效快,每天提供的最新数据为工商界所必读。广告收入约占全国报刊广告费的70%o

8. 垄断竞争

【答案】垄断竞争是传媒市场竞争的一种模式,指许多企业生产和销售有差别的同类产品,在这种市场结构中,企业数量很多,每个企业的产量只占较小的市场份额,一个企业的行为小会对整个市场造成太大的影响; 企业进出这个行业是自由的; 各企业生产的同种产品是有差别的,企业间竞争激烈。因此,这种市场结构下强调的是产品的差异性,成熟的媒介市场必然是一个垄断竟争的市场。

9. 《祖国纪事》

【答案】《祖国纪事》是19世纪40年代至50年代俄国革命民主主义派最有影响的杂志之一,1839年在彼得堡创办。该刊是文学和社会政治月刊,前期由安·克拉耶夫斯基发行,别林斯基主持评论栏目,积极宣传唯物主义和空想社会主义理论,同保守派作斗争。后别林斯基同克拉耶夫斯基在政治观点上发生了分歧,转到《同时代人》杂志工作,《祖国纪事》的战斗性有所减弱。1848年以后,在沙皇政府出版监督委员会的严密管制下,该杂志逐渐带有了学院派色彩。1868年转入涅克拉索夫之手,重新发扬民主主义的革命传统,抨击专制制度,支持农民群众的革命斗争,因

而多次受到出版检察机关的迫害和查封,1884年被迫停刊。

10.墨西哥通讯社

【答案】墨西哥通讯社是官方通讯社,隶属内政部。该社与埃菲社、法新社、美联社、合众国际社、第三世界通讯社有新闻交换协定,互用对方的新闻都要付钱。1981年与新华社订立了交换新闻的协定。墨通社在美国和拉美各国设有分社,在国内有记者网。除为报社提供文字稿件之外,还拍摄电视短片供给电视台。

11.“联环同盟”协定

【答案】欧洲的哈瓦斯、沃尔夫、路透三大通讯社为了确认既定事实和各自的垄断范围,1870年1月17日签订了“联环同盟”协定。协定以欧洲三大通讯社为主,美国的纽约联合新闻社虽然也参加了,但不能插足美国以外的地区,所以通常称之为“三社四边协定”。协定确定了各社采访和发布新闻的范围,并规定互相交换所采集到的新闻。

12.1996年美国电信法案

【答案】1996年美国电信法案是指1996年国会对1934年广播法进行大规模的修订后的法案。1996年电信法案与1934年广播法的区别主要有三方面:①打破媒体间壁垒,允许各个不同媒体在市场上互相渗透; ②放宽媒体所有制的限制,促进竞争; ③以法的形式规范节目内容,限制色情和暴力等低俗内容的传播。联邦通讯委员会主席亨德认为该法案拆除了通信领域中的“柏林墙”。

13.万国公报(上海)

【答案】《万国公报》是指中国近代出版时间最长、销量最大、影响最大的一份由传教士创办的一份中文报刊。其前身是1868年于上海出版的《中国教会新报》,由林乐知创办、主编,主要撰稿人有李提摩太等。1874年9月5日,该报改为此名,仍为周刊,读者对象由基督教徒扩大为社会各界人士,内容也变得宗教宣传淡化,时事色彩强烈,全录《京报》并报道全国新闻,并介绍西方政治模式和西方科技知识。

14.《新生活报》

【答案】《新生活报》是布尔什维克党的第一份合法日报,1905年11月2日在彼得堡出版。同年11月20日列宁从国外返回俄国,亲自编辑《新生活报》以配合党的中心任务一一准备武装起义,开展了大规模的宣传活动。资产阶级政治家恐惧和仇视该报坚定的政治立场和旗帜鲜明的战斗风格,抛出报纸应当“无党性”的言论。对此,列宁在《新生活报》第12期上发表《党的组织和党的出版物》一文,鲜明地提出了党的出版物的党性原则。《新生活报》的革命宣传,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发行8万多份,成为俄国无产阶级政党最大的讲坛。报纸共出27期。其中有巧期被没收和焚毁,第27期因刊登工人代表苏维埃的宣言而被查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