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纵观亚洲篮球的发展史,中国男篮一直是亚洲篮球最高水平的代表,其地位是不可撼动。但近几年随着西亚和东南亚球队的崛起,中国男篮在亚洲的领先优势越来越小,2007年和2009年亚锦赛与冠军失之交臂,中国男篮在拥有强大内线球员的条件下,且往往比赛处于领先的情况下,常在最后一两节彻底崩盘。27届亚锦赛兵败马尼拉,只获得第五名的成绩,无缘以亚洲前三名的成绩直接晋级明年的西班牙世界杯,想要在西班牙亮相,中国男篮只能寄望于外卡,让国人为之痛心。值得人们深思的是,主要问题不是内线球员,而是在核心后卫的组织能力上,组织后卫是一个球队的关键,他是贯彻和传达教练战术意图的主要执行者,优秀的组织后卫能盘活整个球队。现代高水平大赛中,组织后卫在激烈的对抗中,需要寻找机会带领全队赢得胜利,所以组织后卫在比赛中扮演不可替代的关键性角色。
本文通过录像观察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对27届男篮亚锦赛中国后卫队员和前四强后卫队员攻防的各个方面进行技术统计和推理分析,归纳出以下结论,渴望为今后打造全面型攻击后卫有所参考价值。
1、中国后卫队员平均身高要比前四强组织后卫的身高平均高出14.2cm,但是大赛经验不足,发挥不出身高的优势,在体能和身体对抗方面与对手有较大的差距。
2、中国后卫队员突破杀入篮下直接或助攻内线队员得分的能力比较差,过多依赖内线球员,所以内线球员的进攻压力比较大,在比赛中要充分发挥我国球员快速而灵活的打法,形成独特的技战术风格,在传统技战术中寻求创新思路,进一步拓展我国男篮的战术思想意识。
3、在助攻方面,传球路线和方式比较简单,在三分线弧顶的横传线路比较多,意图过于明显且隐蔽性不够,很容易被对手抢断,篮下的威胁性传球不多,在紧逼防守下传球失误较多,偏差较大,准确性不够。
4、中国的后卫队员对冲抢篮板球的积极性不高,对篮板球的预判能力较差,导致抢前场篮板球的效率并不高。
5、中国后卫队员的失误主要是在紧逼的情况下发生的,当防守队员两人包夹时,队友不能及时的接应,常常出现大范围的传球,在传球路线的选择上不合理而导致失误被断球。
6、在抢防守篮板时中国后卫对抗能力弱,不能及时的背人和卡位,去抢占有利的位置,对锋线大个队友抢篮板球的依赖性较强,协助抢防守篮板球的意识比较弱。
7、中国年轻后卫队员由于防守经验不足、重心不稳、在防守过程中移动速度比较慢,贴身防守能力比较弱,对对手的进攻路线和进攻意图判断不太准确,致使防守动作过大而犯规。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