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浙江财经大学人文学院703语言学概论和现代汉语之语言学纲要考研题库

  摘要

一、简答题

1. 什么是后缀与词尾? 举例说明两者有什么同异。

【答案】(1)后缀与词尾

后缀是指茹附在词根后面的词缀,是一种构词语素。例如,汉语的“小刀子”“瓦盆儿”中的

,英语的“reader ”“子”“儿”“voiceless ”中的“er ”, “less ”都是后缀; 而词尾则是相对于词干

而言的,是一种构形语素。

(2)后缀与词尾的同异

①相同点

后缀和词尾都戮附在词根或词干上,都是附加语素。

②不同点

a. 构词作用不同。词尾不能改变一个词的词汇意义,只能改变词的语法意义。例如,work 是词根,worker 中er 就是词缀,由动词“工作”变为了名词“工人”。而workers 中“-s ”就是词尾,表示复数,但是并没改变工人这个词的词汇意义。

b. 构词位置不同。词缀一般是附着在词根后面的不成词语素,而词尾虽一般也是在词的尾部,但是在有词缀的情况下,词尾必须放在词缀的后面。

c. 意义不同。词尾一般都只具有语法意义,不具有实在意义,而词缀一般含有一定的实在意义。

2. 举例说明语义场的各种类型。

【答案】语义场由于各成员相互之间的关系不同,可以分出不同的种类,主要有:

(1)类属义场

类属义场的成员同属于一个较大的类,例如,“桌子一一椅子一一板凳”同属家具类,“锅一一碗一一瓢一一盆”同属厨具类,“红一一黄一一蓝一一白一一黑”同属颜色类,“纸一一笔一一墨一一砚”同属文具类。在汉语中类属义场所概括的事物,往往超过所列举的事物的总和。另一方面,汉语中的类属义场的划分并不一定符合科学分类的要求。很多分类都只是根据人们的某种思想、习惯,例如,“家禽一一野禽”、“害虫一一益虫”都是根据它们同人的关系进行的分类。

(2)顺序义场

顺序义场的各成员按照某种固定的顺序排列,例如,“大学一一中学一一小学”“初试一一复试”“初赛一一复赛一一决赛”“助教一一讲师一一副教授一一教授”“头伏一一二伏一一二伏”等都是。

如果义场中包含的成员很多,往往在前面加卜数词表示,例如,小学有“一小一一二小一一

,中学有“一中一一二中一一三中……”二小……”。

(3)关系义场

关系义场一般由两个成员组成,二者处于某种关系的两端,互相对立、互相依靠。

例如,“老师一一学生”便是因教育关系形成的语义场。“教育”是这个义场的关系义素。 老师

教育

学生

(4)同义义场

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组成的语义场称为同义义场,同一义场中的各个词称为同义词。包括下列两类情况:

第一类,不论从哪一力面来看,意义都相同,在语言中通常可以换用。例如,“演讲”和“讲,,演”“觉察”和“察觉”“情感”和“感情”等。这类同义词称为等义词,在词汇里比较少。

,都有拿定主意、第二类,意义并不完全相同,也有人称为近义词。例如,“坚决”和“坚定”

不为外力所动摇的意思,但两者在意义和用法上都有细微差别。“坚决”侧重态度果断,跟“犹豫”相反; “坚定”侧重立场稳定,跟“动摇”相反。因此,“坚决”常用来表示行动、态度; “坚定”常用来表示立场、意志。

(5)反义义场

两个意义相反或相对的词可以构成反义义场,这两个词互为反义词。例如“上一一下”是反

,,义义场,“上”是“下”的反义词,“下”是“上”的反义词。“前进一一后退”“好一一坏”“成

功一一失败”都是如此。反义义场分为两类:

a. 互补反义义场

处于同一反义义场的两个词,肯定A 必否定B ,肯定B 必否定A ; 同时,否定A ,就必肯定B ,否定B , 必肯定A 。两者中间不容许有非A 非B 的第三者存在。

例如:

生一一死动一一静有一一无

曲一一直反一一正公一一私

b. 极性反义义场

处于这种语义场的两个词,肯定A ,就否定B ,肯定B 就否定A ,但否定A 不一定就是肯定B ,否定B 也不一定就肯定A ,因为还有C.D.E 等其他意义存在的可能。

例如:白一一黑大一一小高一一低粗一一细苦一一甜冷一一热东一一西软一一硬

3. 语言符号具有任意性的特点,但是语言符号在音、形式结构上与其所指之间也存在象似性的现象,如拟声词的发音和自然界的声音、汉语的语序和事件发生的顺序等。请谈谈什么是语言符号的任意性,象似性跟任意性是否矛盾,如何看待象似性跟任意性的关系?

【答案】(1)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象似性

①语言符号的任意性

参见本章复习笔记。

②语言符号的象似性

语言符号的象似性是指语言符号的能指和所指之间,即语言的形式和内容之间有一种必然的联系,两者之间的结合是可以论证的,是有理据的。象似性体现在语音的象似、词形的象似和句法结构的象似。

(2)象似性和任意性的关系

象似性和任意性并不矛盾,二者的关系是:

①象似性虽然存在于语言中,但’已不是语言的根本属性,与任意性相比,它是第二性的。 ②任意性是语言的根本属性,象似性是对语言本质认识的深入和发展。

③语言符号既有任意性,又有象似性,这两者间的关系是并存的,甚至是互动的。

④语言的任意性和象似性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以互补的方式存在。

二、论述题

4. 以你熟悉的汉语方言、普通话和外语为例,谈谈你对语言接触的认识。

【答案】不同的社会有了接触,各个社会所使用的语言也就随之而有接触。社会接触有接触方式的不同,有接触深度的不同,与之相应,语言的接触也就有各种不同的结果,根据接触的不同结果我们把语言接触分为不同的类型:

(1)不成系统的词汇借用

如果不同的社会或民族在地域上不相邻,接触上也只有一般的贸易往来或文化交流,则语言的变动就只限于吸收对方语言中有而自己语言没有的事物或观念的名称,也即只有文化层面的、为数有限的借词。

(2)语言(区域)联盟与系统感染

在地域卜比邻而居、深度接触的若干民族,许多人会成为双语或多语者。如果接触是相对平衡的,即各个民族都至少有部分人日相对聚居,且各民族在人数上、文化上差距不是很大,则他们的语言会长期地“和平互协”:不仅各个民族的词汇会互相大量借用,音系和语法上也会相互感

,但染而趋同。其结果是一片区域内的若干语言在语音、语法结构类型上都十分相似(系统感染)

各个语言仍保持着相当数量自己语言的核心词根,这被称为“语言联盟”。

(3)语言替换与底层残留

如果若干民族在地域上比邻而居,接触极为密切但不平衡; 则经过长期的双语或多语并存阶段之后,各语言相对平衡的状态会打破,经济文化和人口上占优势的民族的语言会替换其他民族的语言,成为惟一的胜利者。被替换的语言不再使用,只在优势语言中留下自己的一些特征,即“底层”

(4)通用书面语、民族共同语进入方言或民族语的层次

通用书面语(或称“官方语言”、“通语”)和文字学习、政令制定与发布、外交等政治文化活动相联系,具有高于地方土语的地位,联系着不完全分化的社会。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广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