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专业硕士]之《新闻理论教程》考研强化班模拟试题1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提问
【答案】提问是指运用谈话的方式研究采访对象心理的一种方法,是记者采访活动的主要实施形式,也是关系采访活动成败的关键。提问的主要技能与方法可分为正面提、侧面探、反面激三种形式,还可以分为开放式提问和闭合式提问两类。提问时要注意做到简洁、具体、深刻、间接、自然、节制。提问是记者通过发问和寻求答案与采访对象进行沟通的主要方式。提问质量的优劣、水准的高下,直接关系到新闻采访与写作整体活动的成败。
2. 新闻工作者的社会责任
【答案】新闻工作者的社会责任是指从事新闻职业活动的人员对其职业行为所产生的社会作用和社会意义所应承担的责任。社会责任是构成新闻传播活动的基础,它是新闻工作者基于一定的政治立场、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和业务水平,在内心信念和道德责任感的驱使下,自觉履行的对事实、受众和社会应尽的职责和使命,也是社会对新闻工作者提出的最基本的道德要求。
3. 新闻敏感
【答案】新闻敏感是指新闻工作者及时识别新闻价值的能力,也就是指新闻工作者的感官对新闻人物、新闻事件、新闻事实所蕴含的新闻价值的敏锐感知能力。这是新闻工作者必备的能力,是一种职业敏感,是长期从事新闻实践的经验和结晶。新闻工作者能不能在纷纭繁杂、浩如烟海的新闻事实中,及时发现与敏锐分辨有价值的新闻事实,其直接着力点靠新闻敏感。西方新闻界通常称新闻敏感为新闻嗅觉,又称“新闻鼻”、“新闻眼”。
4. 新闻的倾向性
【答案】新闻的倾向性是指新闻报道者在报道或评述新闻事实时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倾向。这种倾向有时表现得直接而明显,有时表现得含蓄而隐晦,但不论是什么样的表现形式,在新闻传播过程中,新闻的倾向性总是必然会产生。
5. “白虹贯日”事件
【答案】“白虹贯日”事件是日本历史上最大的一次言论贾祸事件,发生在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日本军国主义政府为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于1918年1月派军舰闯入海参威; 同年8月2日,日本政府向西伯利亚出兵七万多人。受到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鼓舞的日本人民掀起
第 1 页,共 7 页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