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山西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之实验心理学考研冲刺密押题

  摘要

一、简答题

1. 简述遗忘症患者与正常人(控制组)的比较研究。对不同的记忆任务,他们如何比较?

【答案】遗忘症是由很多原因所导致的脑损伤引起的记忆缺损。有关内隐与外显记忆测验之间差异的兴趣起源于对遗忘症患者的研究。遗忘症患者的典型特征是,只能回忆或再认很少的最近所学习过的材料,尽管他们其他的认知功能并未受损。

沃林顿和韦斯克兰茨对遗忘症患者与正常人的不同记忆任务进行了实验研究。

他们先让遗忘症患者和控制组被试(患有神经系统疾病的患者)学习许多由24个词组成的词表,然后用不同方式对他们的记忆情况加以测量。

第一个测验是传统的外显的自由回忆测验,在测验中只是简单地要求被试尽可能多地回忆出词汇。第二个测验则是内隐测验,测验中让被试看一些模糊的单词(单词中的每一个字母都被擦掉了一些部分,因此在测验前被试根本不可能辨认出这些单词); 然后要求被试勾画出这些词并说出来(这些词均在学习阶段呈现过)。

实验结果显示,尽管遗忘症患者在外显自由回忆测验中成绩很糟,但在残词辨认测验中所表现出来的启动分数与控制组不存在显著差异。

2. 陈述定势在问题解决中的利弊。

【答案】定势是由先前的活动而造成的一种对活动的特殊的心理准备状态,或活动的倾向性。思维定势对问题解决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

(1)陈述定势在问题解决中有利的一面

①在环境不变的条件下,定势使人能够应用已掌握的方法迅速解决问题。

②当遇到类似的问题时,根据面临的问题联想起已经解袂的类似的问题,将新问题的特征与旧问题的特征进行比较,抓住新旧问题的共同特征,将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与当前问题情境建立联系,利用处理过类似的旧问题的知识和经验处理新问题,或把新问题转化成一个已解决的熟悉的问题,从而为新问题的解决做好积极的心理准备。

(2)陈述定势在问题解决中有弊的一面

①在情境发生变化时,它则会妨碍人采用新的方法。消极的思维定势是束缚创造性思维的枷锁。

②容易使人们养成一种呆板、机械、干篇一律的解题习惯。当新旧问题形似质异时,思维的定势往往会使解题者步入误区。

③当一个问题的条件发生质的变化时,思维定势会使解题者墨守成规,难以涌出新思维,作出新决策,造成知识和经验的负迁移。

3. 试述听觉系统的结构和各部分的主要功能。

【答案】听觉系统由耳、外周神经通路和听觉皮层3部分组成。耳的功能是把气体分子振动转换成毛细胞的神经冲动; 神经通路把内耳单个毛细胞的神经放电转换成通往皮层的神经元的放电模式; 听皮层的分析与左右脑半球功能定位有关。

(1)耳可分成外耳、中耳和内耳3部分。

①外耳

外耳由耳廓和耳道组成,有助于声能的收集。耳廓有复杂的涡旋构造,用于区分前后和上下的声源位置。耳道的终端是鼓膜,对声的传导有重要作用。

②中耳

a. 中耳包括3根听骨:锤骨、砧骨和锹骨。锤骨上连鼓膜,橙骨下连内耳开口处的卵圆窗,两者之间是砧骨。中耳还有通向咽腔的耳咽管。

b. 中耳具有三重作用:

第一:平衡中耳和外耳的气压,保证鼓膜的正常振动;

第二:对强声起反射作用,减少传入内耳的强声,起保护作用;

第三:阻抗匹配作用,使声能有效地从外耳传到内耳。

声波在外耳是在空气中传播的,在内耳是在淋巴液中传播的。

③内耳

内耳包括耳蜗和前庭器。耳蜗内部被两个膜分隔,中间形成一个楔形剖面的部分,称为蜗管。蜗管上面的膜是前庭膜,底部的膜是基底膜。Bekesy 发现,基底膜的物理特性使输入信号的不同频率成分分布在膜的不同位置上。

(2)外周神经系统

听觉系统的神经通路大部分是对侧的。外周神经系统的出发点是第八对脑神经,由与内毛细胞联结的纤维组成。神经纤维活动有两个最重要的特点:

①频率的选择性

每一个纤维都只对特定频率有最强的反应。神经纤维的频率选择性常用“调谐曲线”来说明。它表现为纤维的反应阈值随频率而变的函数曲线。反应阂值最低的频率称为纤维的特征频率(CF )。

②相锁

神经兴奋发生于输入波形的特定相位。一根神经纤维不一定对每一刺激周期都兴奋,但兴奋总是出现在波形的同一相位。因此,神经兴奋之间的时距总是(或接近是)刺激波形周期的整数倍。

(3)听皮层

听皮层各区由丘脑许多区域获得弥散的投射,并向这些丘脑结构发出返回性下行投射纤维,组成了双向的交互联系,处理不同的信息。每个通路都有其独特的、主要的联系部位和区域,但是这些部位和区域之间也有相互的联系。

4. 启动效应的测量方法是怎样的?

【答案】启动效应是指执行某一任务对后来执行同样的或类似的任务的促进作用。启动效应又分直接启动与间接启动。在直接启动中,测验项目与学习项目是相同的; 而在间接启动中,测验项目与学习项目有关,但并不相同。

启动效应的测量方法有:

(1)知觉辨认

①实验程序

让被试学习一系列单字,把这些单字与未学过的一些单字随机混合,在速示器上逐个以极短时间呈现,要求被试读出所见到的单字。

②实验结果

学过的字读出来的概率高于未学过的字,两者的概率之差就是对启动效应的测量。

(2)词干补笔

汤实验程序两组被试学习两列不同的单字之后,主试给两组被试提供所有单字的头3个字母,要求被试把心中首先想到的单字填出来。有些被试可以碰巧填对没学过的单字。这种碰巧填对的概率,即机遇概率,就作为测量启动效应的基础值。

②实验结果

学过字填对的概率高于未学过字填对的概率,这两者的概率之差就是启动效应。

(3)补笔测验

补笔测验与词干补笔测验类似,但它在测验中是提供单字的缺笔字,要求被试把他心中首先想到的单字填出来。例如,在学习过ASSASSIN 之后,给被试的缺笔字是A _A _IN , 其余测验程序和启动效应的计算同于词干补笔。

5. 为什么对感觉及其刺激必须加以区分?

【答案】感觉和感觉刺激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感觉是人的主观感受,而刺激属于物理因素。感觉总是由刺激引起,刺激的存在以及它的变化是感觉产生和发生变化的重要条件。但是,感觉与其刺激并不总是一致,因此要加以区分。具体原因主要包括:

(1)在人们生活的内外环境里,存在着各式各样的刺激,有些刺激对人们的感官是不适宜的。它们超出个体感受的限度,因而不能引起人们的感觉。

(2)对于适宜的刺激,也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引起感觉。人们感觉不到落在皮肤上的尘埃,听不到远处手表的滴答声,这是因为它的刺激强度不够大。要想引起感觉,刺激必须达到一定的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