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731普通生物学考研仿真模拟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液泡。
【答案】液泡是指在细胞质中由单层膜包被的充满稀溶液的囊泡,存在于植物、动物和原生生物的细胞中,各有其特有功能。
2. 次生结构。
【答案】次生结构是指在植物体的次生生长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成熟组织,共同组成的结构。包括了次生维管组织和周皮。
3. 假果。
【答案】除了子房外,花的其他部分如花托、花萼、花冠及整个花序等其他结构共同参与果实形成,假果是指这种非纯由子房发育而成的果实,如南瓜、苹果等的果实。
4. 花粉败育。
【答案】花粉败育是指由于种种内在和外界因素的影响,有的植物散出的花粉没有经过正常的发育,起不到生殖的作用的现象。
5. 光合电子传递链。
【答案】光合电子传递链是由一系列的电子载体构成的,同线粒体呼吸链中电子载体的作用基本相似。但二者不同的是,线粒体呼吸链中的载体位于内膜,将NADH 和
传递给
6. 性状。 并且这是一个吸热的过程而不是放热的过程。 的电子传递给氧,释放出的能量用于A TP 的合成;而光合作用的电子载体位于类囊体膜上,将来自于水的电子【答案】性状是指生物体在形态、结构、生理等方面所具有的区别性特征。
7. 高尔基复合体。
【答案】高尔基复合体又称高尔基体,意大利科学家
分拣和转运的中心,还具有合成多糖的功能。
8. 体液免疫。
【答案】体液免疫是指体液介导的免疫应答,是指B 细胞在细胞辅助下,接受抗原刺激后形成效应B 细胞和记忆细胞的免疫过程。
在1898年发现,普遍存在于真核细胞中。由一系列扁平膜囊和小泡组成,与细胞的分泌功能有关,是蛋白质加工、贮存、
9. 器官。
【答案】器官是多细胞动物中由多种组织组成的,以完成一种或几种特定功能的结构。
10.原丝体。
【答案】原丝体是苔藓植物的孢子在适宜的环境中萌发成的配子体。
二、简答题
11.简述气孔开闭的原理。
【答案】(1)当保卫细胞从周围的细胞中得到了钾离子时,水分由于渗透作用进入液泡内,于是细胞呈膨胀状态。但由于保卫的壁厚度是不均匀的,细胞吸水后,较薄的壁膨胀较多,使气孔张开;反之亦然。
(2)气孔张开,作用加强,糖分产量增加;气孔关闭,作用减弱,合成糖分减少,利于水分保持。
12.怎样理解细胞的全能性?
【答案】细胞的全能性是指细胞经分裂和分化后仍具有产生完整有机体的潜能或特性。由于体细胞一般是通过有丝分裂繁殖而来的,一般已分化的细胞都有一整套的受精卵相同的染色体,携带有本物种相同的基因,因此分化的细胞具有发育成完整新个体的潜能。在合适的条件下,有些分化的细胞恢复分裂,如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动物细胞随着胚胎的发育,有些细胞有分化出多种组织的潜能,但却失去了发育成完整个体的能力,但是它的细胞核仍然保持着全能性,这是因为细胞核内含有保持物种遗传性所需要的全套遗传物质。
具有全能性的细胞:受精卵、早期的胚胎细胞、植物的组织等。生产上可应用于植物组织培养快速繁殖。
13.简述全球变暖的影响。
【答案】大气中等温室气体增加会通过温室效应影响地球的热平衡,使地球变暖。
(1)全球变暖的影响如下
地球温度升高首先会使南极的冰盖开始融化。海平面只要升高50cm 就将使5000万至1亿人口受到海潮和水灾的威胁,淹没一些岛屿,扩大热带疾病的传播范围等。
地球变暖还会引起大气环流气团向两极推移,改变全球降雨格局,影响农业生产。
(2)全球气候变暖对我国也有重要影响
使农业生产能力下降;
北方干燥地区将会进一步变干;
预测2030年海平面将会上升约20cm ,我国沿海盐场和养殖场将基本被淹没或破坏;
有些树种的分布区将发生变化,产量也会下降;
⑤永冻土将会融化造成广大区域内冻土公路、铁路和民用建筑的破坏。
14.什么是物种?物种是怎样形成的?为什么隔离的较小种群比较大种群更容易产生新物种?
【答案】(1)物种的定义
物种是形态上类似的、彼此能够交配的、要求类似环境条件的生物个体的总和。在有性别分化的生物中,物种呈现为统一的繁殖群体,由占有一定空间,交替分布的种群所组成,而与其他的物种群体存在生殖上隔离。现代遗传学认为物种是一个具有共同基因库的,与其他类群有生殖隔离的类群。物种是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进化锁链上的基本环节。
(2)物种的形成
生殖障碍造成物种分离,同一物种的两个亚种隔离很长时间后会产生生殖隔离,即使重新重叠分布也不能交配,这两个亚种就成为了两个新的物种。
物种基因突变在自然选择作用下也可能产生新的物种。
多倍化是快速产生新物种的途径。
(3)隔离的较小种群更易产生新物种的原因
隔离的小种群,由于它们的基因频率更容易由于偶然的因素(基因漂变等)而改变,加上新
地区的不同环境因素的选择,使小种群向不同方向发展,因而比大种群更容易产生新品种或新种。
15.神经系统的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是如何产生的?
【答案】神经元是一种可兴奋细胞,受刺激后会产生神经冲动沿轴突传导出去。
(1)静息电位的形成
静息电位是神经元未受刺激时膜两侧的外正内负的电位差,膜内的电位低于膜外的电位,此时膜处于极化状态。静息电位产生的原因有:
泵维持②膜对和离子在膜内外的不平均分配,使膜外正电荷,膜内负电荷; 的透性不同,加强了膜外的正电性;细胞内存在的很多带有负电的大分子,使膜内的负电性加强,从而产生外正内负的静息电位。
(2)动作电位的产生
动作电位是可兴奋细胞受刺激时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产生的可扩布的电位变化过程,神经冲动是动作电位。动作电位产生的原因:
当神经某处受到刺激时,细胞膜的透性发生急剧的变化,
大量流入和离子通道张开,神经冲动伴随大量流出,发生一短暂的可逆性的周期变化,即动作电位。动作电位的特征:全或无,传播快速。
16.请从C 循环和N 循环为例,说明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和意义。
【答案】(1)C 循环
碳是一切有机物的基本成分,动物的排泄物、动植物的遗体被分解者利用,分解后产生的
返回大气。二氧化碳是含碳的主要气体,也是碳参与全球循环的主要形式。碳循环的基本路线是从大气圈到植物和动物,再从植物和动物通向分解者,最后又回到大气圈。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