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北京科技大学文法学院852社会学理论之社会学概论新修考研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结构论

【答案】布劳宏观结构论的社会交换主要思想包括:①宏观结构是由若干群体组成的结构,它的分析单位不是个人,而是群体。群体之间的交往与个人之间的交往就其基本过程而言是一致的。

. ②在宏观结构中,人与人的交往多数情况下是间接的,成本与报酬的联系往往是远距离的。所以,

需要某种机制来传递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结构。布劳认为,共同价值为宏观结构中复杂的间接交换提供了一套共有的标准,使参与的各方能以同样的情景定义进行交换。

2. 社会角色

【答案】社会角色是指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方式。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构成了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具体来说,它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含义:①角色是社会地位的外在表现; ②角色是人们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和行为模式; ③角色是人们对于处在特定地位上的人们行为的期待; ④角色是社会群体或社会组织的基础。

3. 代差

【答案】代差是指社会的不同世代之间在价值观念和行为选择方面出现的差异、隔阂,甚至冲突。从社会学角度来看,代差实际上反映的是社会结构、社会生活变化的速度和程度。代差是

,是下一代对上一代文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正常现象。代差是社会文化在“遗传”过程中的“变异”

化的扬弃。对代差的性质要做具体分析,不能简单地否定或肯定代差两方中的任何一方,而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4. 社会指标

【答案】社会指标是指一定社会过程的综合的质量和数量特征,是衡量社会状况的尺度,是预测社会后果的重要手段。社会指标具有具体性、定量性、易于解释性、时间性、综合性及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特点。

5. 社会运行

【答案】社会运行是指社会有机体自身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表现为社会多种要素和多层次子系统之间的交互作用以及它们多方面功能的发挥。社会运行大体上包括两个方面:①纵向运行,是社会的变迁与发展; ②横向运行,是指社会发展某一阶段上,社会诸要素、社会诸系统的交互作用。

6. 理性命题(霍曼斯)

【答案】理性命题是霍曼斯在其行为主义交换理论中提出的一项命题,是指人们在对两种行动进行取舍时,会根据他当时的认识,选择那种随着获利可能性增大,结果总价值一也增大的行为。理性命题既是对成功命题、刺激命题、价值命题的概括,又是对它们的限定。它力图指出:人是一个会合理盘算的功利主义者。在行动前除了要考虑行动结果的价值,还要考虑有没有可能得到。如果报酬的价值很高,但可能性很小,那么行动者采取这一行动的可能性不会大。过一关系可以用公式来表明:行动一价值(可能性)。

7. 内群体

【答案】内群体是指成员对其有团结、忠心、亲密及合作感觉的群体,也就是成员在心理上自觉认同并归属于其中的群体。在内群体中,成员具有相互爱护及相互同情的情操; 与同属于一个群体的人在一起,彼此容易认识和了解,因而感觉自然自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大多以内群体为中心。内群体的概念是美国社会学家萨姆纳在1906年提出来的。他试图通过内群体与外群体两个概念来描述群体成员对自己人或别人群休的感情。

8. “二元”社会结构

【答案】“二元”社会结构是指在整个社会结构体系里,明显地同时并存着比较现代化的和相对非现代化的两种社会。这种“二元社会”既表现为社会性质上的差别,又表现为发展水平上的差别。这种“二元”社会结构的形成,与“早发”国家和“后发”国家不同的现代化起点和过程有着直接的关系。在发展中国家,“二元”社会结构不仅存在于经济方面,而且也渗透到社会政治、社会生活和思想文化等方面。

二、简答题

9. 简述社会角色的类型。

【答案】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社会角色可分为不同的类型,主要包括:

(1)从人们获得角色的方式,可以将社会角色区分为先赋角色和自致角色。

先赋角色也称归属角色,指建立在血缘、遗传等先天的或生理的因素基础上的社会角色。比如人的种族、民族、家庭出身、性别等角色就属于先赋角色。先赋角色是个人后天社会行为的基础,无法随意更改。

自致角色也称成就角色、自获角色,指主要通过个人的活动与努力而获得的社会角色。

(2)从社会角色规范化的程度,可以将角色划分为规定性角色和开放性角色。

规定性角色是指有比较严格和明确规定的角色,即对此种角色的权利与义务、应当做什么和不应当做什么都有明确规定。

开放性角色是指那些没有严格、明确规定的社会角色。这类角色的承担者可以根据自己对角色的理解和社会对角色的期望而从事活动。

(3)根据角色所追求的目标,可以将角色区分为功利性角色和表现性角色。

功利性角色指那些以追求效益和实际利益为目标的社会角色。

表现性角色指不是以获得经济上的效益或报酬为目的,而是以表现社会制度与秩序、社会行为规范、价值观念、思想道德等为目的的社会角色。

(4)根据人们承担社会角色时一的心理状态,可以将角色区分为自觉的角色和不自觉的角色。

自觉的角色是指人们在承担角色时,明确意识到了自己正担负着一定的权利、义务,意识到了周围人都是自己所扮演的角色的观众,因而努力用自己的行动去感染周围的观众。

不自觉的角色是指人们在承担某一角色时,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正在充当这一角色,而只是按习惯性行为去做。

10.斯宾塞的社会有机体理论。

【答案】(1)斯宾塞把进化论用于社会学研究,认为社会是一个有机体,他的进化和生物的进化遵循着同一条规律,通常把斯宾塞的社会学理论称为社会有机体理论。

(2)斯宾塞的社会学理论建立在两个原则基础之上。

①将社会理解为有机体的“社会有机论”思想,体现他对社会的静态研究;

②认为社会进化是自然地、渐进地实现的“社会进化论”思想,体现他对社会的动态研究。 (3)斯宾塞的社会有机体理论认为,社会不过是一些独立的个人集合体。在一切发达的社会有机实体中,都存在三个系统:支持系统,它保证向社会供给必需的产品; 分配系统,它保证社会有机体各部分的联系; 调节系统,它保证社会各个组织部分服从于整体。承担这三大系统功能的是各种社会设置,如家庭、礼仪、政治、教会、职业和工业。正是这些设置构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和谐运行和发展的机制。

11.什么是社会政策,它有哪些特点?

【答案】(1)社会政策的含义

社会政策是指国家或政府为解决社会问题、改善社会环境、促进社会公正与社会进步而采取的各种原则或方针。

(2)社会政策的特点

①社会政策具有社会性目标

②社会政策要体现全社会共有的价值

③政府的社会政策的基本内容是向广大社会成员、尤其是其中的困难群体提供各种社会服务,以满足人们的基本需要。

12.社会设置是由哪些成分构成的? 其基本特征是什么?

【答案】(1)社会设置的构成

社会设置的构成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①社会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