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青岛大学文学院804中国现当代文学之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茶馆》

【答案】《茶馆》是老舍在1956年完成的话剧作品。它以茶馆作为社会缩影,向人们展示了从清末到抗战胜利后的50年间,北京的社会风貌及各阶层人物的不同命运,通过王利发、秦仲、常四爷等一群向往美好生活的人,在现实生活中无路可走的悲剧证明三个朝代的黑暗、腐败和残酷,从而完成“葬送三个时代”的任务,暗示只有投身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才有前途的主题。剧作具有独特的艺术构思,结构严谨细密; 语言幽默,兼具悲喜剧的风格。这是老舍戏剧中反响最大的一部,成为后来的戏剧创作的典范。

2. 语丝体

【答案】语丝体是现代文学初期的一种散文文体,因语丝社成员创作的具有共同特征的散文而得名。语丝体主要包括杂感、短评、小品等文学样式,在思想内容上任意而谈,斥旧促新,在艺术上以文艺性短论和随笔为主要形式,泼辣幽默,讽刺强烈,文字中富于俏皮的语言和讽刺的意味,特色是任意而谈,无所顾忌,要催促新事物的产生,对于有害于新的旧物,则极力加以排击。代表作家有鲁迅、周作人、孙伏园、林语堂等。

3. 人的文学

【答案】人的文学是五四时期出现的一种文学主张。1918年12月周作人发表《人的文学》,对当时的文学革命影响很大。周作人从个性解放的要求出发,充分肯定人道主义,强调一种“利己而利他,利他即是利己”的“理想生活”,提出以“人道主义为本,对于人生诸问题,加以记录研究的文字,便谓之人的文学”,认为新文学即人的文学,应充分表现“灵肉一致”的人性。这深深影响了五四时期表现个性解放主题的创作,“人的文学”成为五四时期文学的一个中心概念。它紧紧把握了五四时期“人的发现”的根本主题,表现出强烈的反封建的战斗色彩,揭示了新文学与现实人生的密切关系,确立了文学革命的方向,使个性解放、人道主义成为五四时期文学创作的一个最有代表性的重要的特色。

4. 《申报·自由谈》

【答案】《申报·自由谈》是上海《申报》的副刊之一,也是近代报刊史上历史最悠久的副刊。1911年创刊,1949年停刊。最初的编者是陈蝶仙。后来陈因经营实业,改由礼拜六派的小说家周瘦鹃主编。周瘦鹃编《自由谈》约十年,使其成为鸳鸯蝴蝶派的大本营,充满了旧式的笔记诗词

以及章回体长篇小说。1932年起改由黎烈文主持,把《自由谈》的内容变成完全的新文艺化,积极介入社会,追求文艺的“进步与近代化”,大力提倡杂文,锋芒毕露,大胆暴露现实,全国文化界一时震动,并特聘鲁迅、矛盾等左翼作家撰稿,成为进步文化战线的重要阵地。

二、简述题

5. 怎样看待《故事新编》里的“油滑”?

【答案】《故事新编》是鲁迅的第三本小说集,在取材和写法上不同于《呐喊》和《仿徨》,鲁迅自己认为,这是一部“神话、传说及史实的演义”总集。《故事新编》艺术特色的一个突出特点,便是采用油滑的手段,为借古讽今服务,从而使讽刺的艺术功能更加丰富。正确看待《故事新编》里的“油滑”,就必须从正确对待它的利弊入手。

(1)从“油滑”有利的方面看

①“油滑”对人物刻画有利

a. “油滑”对“坏种”性格的刻圈方面。如《采薇))里小穷奇,一边对伯夷叔齐施行搜身,一边还大谈“海派会‘剥猪锣’,我们是文明人,不干这些玩意儿的”,暴露出现代洋场恶少的嘴脸。

b. “油滑”能从侧面烘托出正面人物的性格特点。如通过古衣冠的小丈夫,读者可以看到女蜗崇高的精神境界和可贵的思想品格。通过对曹公子的言行描绘,能反衬墨子求实、机智的性格特点。

②“油滑”能突出针贬现实的主题,加强了作品的战斗性和政治意义

《理水》中正反人物的对比,有助于表现“一方面是庄严的工作,另一方面却是荒淫和无耻”的思想内容,对当时的现实进行丁有力的干预。鲁迅在对现实进行干预的同时,也塑造犷典型的人物形象。

(2)从“油滑”不利的方面看

《故事新编》中的“油滑”影响乃至破坏了作品的艺术的完整。《不周山》主要描写了女蜗创造人类和炼石补天的神话,气势雄浑,画面非常优美,而当中却穿插了古衣冠的小丈夫,让他无耻地骂女蜗。这就和神话故事的情调显得极不协调,对艺术描写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由此可见,《故事新编》的“油滑”是有利有弊的。

6. 简述无政府主义文化思潮对巴金创作的影响。

【答案】在现代作家中,巴金是惟一明确宣称“我是一个安那其主义者”,并长期参与无政府主义实际政治生活的作家。无政府主义思想对其创作的影响相当深远,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深刻揭露封建主义的危害及其吃人的本质

由于封建制度、封建观念、封建礼教与巴金所信仰的无政府主义思想格格不入,因此,批判封建制度、封建观念和封建礼教成为巴金文学创作的一个主要内容,巴金的主要文学成就也是在这方面体现出来的。如《家》《春》《秋》《春天里的秋天》《雾》等,都对封建主义进行了有

力的鞭挞和无情的批判。

(2)深刻反映反动统治者给人民带来的痛苦,以及人民对反动统治者的反抗

无论是旧的封建统治还是国民党新军阀的统治,都没有给人民带来幸福,残酷的现实与巴金的无政府主义理想相距甚远。因此,揭露反动统治者给下层人民带来的痛苦以及反映人民对反动统治者的反抗也一直是巴金作品的主要内容。如《灭亡》《死去的太阳》《新生》《雾》《雨》《电》等。

(3)歌颂同情具有献身和牺牲精神的人歌颂、同情具有献身和牺牲精神的人物,是历代中外作品都热衷表现的。在当时,对反动统治下具有献身和牺牲精神的人物进行描写和歌颂也是时代的需要。因此,其积极意义是显而易见的。巴金在《灭亡》《死去的太阳》《新生》“爱情三部曲”中所塑造的这类人物如杜大心、王学礼、陈真、吴仁民、敏等,都在当时读者中引起了较大的反响。

(4)宣扬无政府主义思想对青年的影响

为了宣传无政府主义,巴金还在其文学作品中宣扬无政府主义对青年的影响。在《家》中,他描写了青年们都狂热地去看宣扬无政府主义观念的《夜未央》的情景。

7. 简述赵树理的文学史意义。

【答案】赵树理崛起于40年代,是解放区文学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家之一。《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李家庄的变迁》《邪不压正》《传家宝》是他40年代的优秀作品。他自觉为农民写作,以创作农民小说著称,为新文学增添了新的表现内容和艺术风格,密切了新文学与农民的关系,填补了五四以来新文学在某些方面的空白,为中国新文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赵树理的文学史意义具体表现为:

(1)从现实主义出发,描写了40年代解放区农民的生活斗争,表现了中国农村的历史性变革

赵树理继承了鲁迅、叶紫等新文学作家描写农民生活,关注农民命运,揭示农民在封建压迫下形成的精神病态的优良传统,又以自己得天独厚的条件,表现了前所未有的40年代共产党新政权领导下解放区农民的生活状态和思想变化。其中有农村基层政权建立初期,农民与混入政权内部的封建地主、恶势力以及蜕化的农民干部的矛盾斗争; 有对农民身上的封建观念、小生产者的落后意识的批判,以及对农民的教育改造; 还有反映农民生活力式、思想感情、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新变化,歌颂解放区新的时代、新的生活、新的思想、新的政权。

(2)赵树理的小说中塑造出儿类独特的农民形象,为新文学人物画廊增添了崭新的翻身农民形象

其中,既包括深受封建势力压迫、封建思想毒害、以旧观念心理处世,最终不同程度有所转变的老一代农民形象(二诸葛、三仙姑); 也包括正义、乐观、敢于同封建势力和传统思想斗争,在新政权支持下,真正掌握了自己命运的新型农民形象(小二黑、小芹、李有才、“小字辈”青年); 还包括农民出身的农村基层干部形象(老杨同志、铁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