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青岛大学文学院720文学综合之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 摘要
一、简答题
1. 简述曹禺话剧的诗意特征。
【答案】曹禺话剧的诗意特征表现为:
(1)以诗写剧
“以诗写剧”是最能体现曹禺话剧创作个性的特点之一,也是他区别于同时代话剧作家的显著特色。曹禺本人就多次宣称他以“诗”写“剧”。关于《雷雨》,他曾明确地提出“我写的是一首诗,一首叙事诗”。他保留《雷雨》的“序幕”和“尾声”,也是为了让观众看完戏后,心中还荡漾着一种“诗样的情怀”,使“观众的情绪入于宽阔的沉思的海”。
(2)诗意的打情
曹禺是以“诗人”的心态创作戏剧的。曹禺创作戏剧时并不像一般的剧作家那样冷静地分析人物,理智地编排情节,而是像诗人一样全身心地投入,在真切的感受和体验中,在与对象的互相交融中去构思作品。整个创作过程为感性、情绪所左右,贯穿其中更多的是诗人创作情感的迷狂。
《日出》的写作缘由是“太阳升起来了,黑暗留在后面,但是太阳不是我们的,我们要睡了”,这类的诗意感受,然后才由此酝酿演化为具体的人物形象。
(3)诗意的写实
曹禺在创作中追求诗意的真实,以理想的情惊描写现实生活,超越了对具体社会问题的直接表现和对时代背景的如实描写。
《原野》本是一个简单的农民复仇的故事,但曹禺并没有使这一题材简单化、世俗化,而是从反抗背后发现蛰伏于农民身上的精神瘤疾和沉重的封建文化负荷。
(4)诗化的语言
曹禺的戏剧中有一种诗的语言,这也是其剧本创作的重要特征。他的剧本在演绎尖锐矛盾冲突的同时,还流荡着深情款款的诗意,凝聚着作者饱满的生命激情和对生活诗意的不懈追寻。他曾指出“文字上要注意一方面更通俗,一方面要有味道,有诗意,含蓄无穷”。
总之,曹禺作为中国现当代文坛的天才作家,其独特的天性享赋和文学修养造就了他话剧的诗性特征。他带着以诗写剧的创作理念,用诗化的语言进行诗意的抒情、写实,给人以诗意的审美享受。
2. 简析郭沫若的《炉中煤》的思想艺术特色。
【答案】(1)《炉中煤》的思想内容特色
《炉中煤》是郭沫若在日本留学时创作的一首新诗,写于1920年,首次发表在1920年2月3日《时事新报学灯》上。全诗在一系列的比喻中寄托自己的深情和热望,一层深似一层地表现了爱国的衷肠。诗的风格豪放、明朗,音调和谐流畅。
(2)《炉中煤》的艺术特色
①奇特的艺术形象
诗人用拟物法把自己比作熊熊燃烧的“炉中煤”,又用拟人法把祖国比作“我心爱的”“年青的女郎”,全诗就构筑在这一组核心意象之上。诗人借此淋漓尽致地抒发自己的爱国激情,毫无牵强生涩之感。
②新颖的构思
从章法看,首节总述爱国之情和报国之志,第二节侧重抒爱国之情,第三节侧重述报国之志,末节与首节是复叠形式,将全诗情感推向高潮。
③和谐的韵律和节奏
从格式、韵律看,全诗每节5行,每行音节大体均齐; 一、三、五行押韵,一韵到底; 而各节均以“啊,我年青的女郎”一声亲切温柔而又深情的呼唤起唱,造成回环往复的旋律美。诗情随诗律跌宕起伏,韵味深长。郭沫若曾说:“诗歌还是应该让它和音乐结合起来; 更加上‘大众朗诵的限制’,则诗歌应当是表现人众情绪的形象的结晶。”这首诗很好地体现了诗人的这一艺术追求。
④运用反复咏叹的艺术手法
《炉中煤》每一节都以“啊,我年青的女郎”开始,此句诗中重复四次,首尾两节的后两句“我为我心爱的人儿,燃到了这般模样”又都相同。这种复唱手法,有一唱三叹之感。增强了诗人眷恋祖国的感情浓度,突出了主旋律,深化了主题。
⑤富于象征性的语言
本诗表现的是眷念祖国的情绪,而炉中煤的形象特征是火红、炽热、旺盛、熊熊燃烧,这与诗人对祖国感情的热烈、深切是一致的; 炉中煤还具有为人奉献火与热,将自己燃烧成灰烬,陨身不恤的献身精神,可以形象表现诗人为祖国甘愿奉献一切的精神。
3. 简述孙犁小说的风格特征。
【答案】孙犁小说着重于挖掘农民的灵魂美和人情美,艺术上追求诗的抒情性和风俗化的描写,带有浪漫主义的艺术气质。孙犁小说的风格特征主要表现为:
(1)用诗情画意的笔致表现抗战生活
孙犁的小说基本是以他的家乡冀中平原农村为背景,具体生动地描写了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冀中地区人民的斗争和生活。他把战争年代人民群众为保家卫国而进行的可歌可泣的斗争,交织在白洋淀水乡如诗如画的背景上,用充满诗情画意的笔致来加以表现。他的小说,并没有很强的故事性,也很少对生活细节作精致的描绘,往往抓取个别的生活片断、场景、渲染上或浓或淡的主观情感色彩,这形成了他小说的诗意抒情风格。他的小说在创作上虽以现实主义为主,但
带有较强的浪漫主义气息。这种艺术上的追求,使他的小说往往充满诗情画意。
(2)表现主人公的诗意人生
孙犁的小说侧重于从人的心灵、情感和生活诗意的层面上来表现人物性格的丰富与优美。他努力表现普通劳动者在民族解放斗争中明大义、识人体、顾大局的宽阔胸襟和在艰苦环境中乐观、健康、纯洁的品性,着力描画翻身农民在艰苦斗争生活中所孕育的诗意人生,揭示他们平凡而又丰富的内心世界。孙犁小说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其着意刻画和赞美的主人公都是妇女,如《老胡的事》中的小梅、《丈夫》中的媳妇、《麦收》中的二梅、《荷花淀》与《嘱咐》中的水生嫂等。这些年轻妇女各具神采,却都表现出高尚的情操、刚毅的性格以及革命的激情、欢乐的精神,可以说这是孙犁塑造的独特的人物体系。在孙犁诸多塑造妇女形象的小说中,写得最传神、最动人的是他的代表作《荷花淀》。作品的动人之处是,作者不仅描绘了荷花淀这诗情画意的环境,更写出了丈夫们、妻子们细致的内心情感活动。小说刻画了以水生嫂为代表的抗日根据地的青年妇女形象。水生嫂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农村妇女,勤劳、善良、淳朴,温顺中包含着坚初,平静下蕴藏着激情。
(3)中和之美的创作原则
孙犁小说的传统性、民间性比较内在,这便是含蓄地追求一种中和之美的原则。孙犁的小说以其美的特质与独特艺术风格在解放区小说中占据了一个特殊的位置,以他为首,之后形成了荷花淀派。
(4)注重挖掘生活中的美和人性的光辉
孙犁以散文的笔法来写小说,虽以抗战生活为题材,却不以金戈铁马的厮杀、尖锐激烈的冲突、曲折惊险的情节取胜,而是以一条简单的情节线索串联起几个重要场景,用饱含诗情而又灵巧轻捷的笔触加以精细雕琢,将写景叙事、抒情写人融于一体,从中发掘出生活的诗意和人情美的光华。孙犁小说的描写、叙述语言清新自然,优美动人,人物语言达到了高度的个性化和口语化。小说具有散文的韵味,充溢着既深沉又明丽的诗的情调。以他为首,后来有一批作家如刘绍棠、丛维熙等,追随其创作风格,在五六十年代形成了被称为“荷花淀派”的小说流派。
4. 郭沫若戏剧特点。
【答案】郭沫若的戏剧作品主要以历史剧为主,他身兼学者、剧作家、诗人三重身份,这使得其历史剧创作别具一格。有人做出这样的评价“当他创作历史剧的时候,他是以科学家、历史学家在做渊博的准备,而以革命诗人在进行丰富的构思,最后再以戏剧家的绚丽风格去落笔。所以,他的作品才是这样的征引旁博、才气纵横、想象大胆、联想奇胜。”郭沫若的戏剧特点主要表现为:
(1)卓越的历史见解,深刻的思想内容
郭沫若具有渊博的历史知识和独到的历史眼光,善于在错综纷纭的历史现象、甚至各种相互矛盾的史料和观点中鉴别真假、明辨是非,提炼出卓越的、与众不同的见解,作为他历史剧创作的思想基础,使他的剧本的主题思想,具有一种发人深省的力量。例如,他经常突破传统的、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