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集美大学财经学院433税务专业基础[专业硕士]考研题库
●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以征税和税款支配的权限为标准划分, 可将税收划分为( )。
A. 中央税、地方税和中央地方共享税
B. 直接税和间接税
C. 商品劳务税类、所得税类
D. 从价税和从量税
【答案】A
【解析】B 项, 以税收负担能否转嫁为标准, 划分为直接税和间接税;C 项, 税收以征税对象为标准划分为商品劳务税类、所得税类、财产税类、行为税类、资源税类等几大类;D 项, 根据计税依据不同, 税收可分为从价税和从量税。
2. ( )强调个人承担税收的数量应该与他从公共支出中受益的大小相联系。从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中获得利益多的, 多缴纳税收, 从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中获得利益少的, 少缴纳税收。
A. 受益原则
B. 纳税能力原则
C. 公平原则
D. 平等原则
【答案】A
【解析】受益原则认为, 纳税人纳多少税应根据每个人从政府所提供的公共服务中获得的利益的多少来确定。孚受利多者应多纳税, 孚受利益少者应少纳税, 不享受利益者则不纳税。
3. 下列处罚不属于税务行政处罚的是( )。
A. 收缴发票
B. 罚款
C. 停止出口退税权
D. 拘役
【答案】D
【解析】税务行政处罚的处罚手段包括财产罚(罚款、没收非法所得)和行为罚(停止出口
;税务刑事处罚有五种主刑(死刑、无期徒刑、有期徒刑、退税权、提请工商部门吊销营业执照等)
拘役和管制)和三种附加刑(罚金、剥夺政治权利和没收财产)。因此, ABC 三项属于税务行政处罚。D 项属于税务刑事处罚。
4. 衡量微观税收负担水平的指标是( )。
A. 企业综合税收负担率
B. 国民生产总值税负率
C. 国内生产总值税负率
D. 国民收入税负率
【答案】A
【解析】微观税负是从微观角度考察税收负担的指标。它反映的是经济活动中各个微观主体具体承受税负的程度, 也是在微观主体间进行横向比较分析的重要依据。具体是指纳税人个体, 如单个企业、居民个人的税收负担。微观税负指标包括企业流转税负担率、企业所得税负担率、企业综合税收负担率和个人税收负担率等。BCD 三项均属于宏观税负衡量指标。
5. 按照征税对象进行税收分类, 遗产税属于( )。
A. 流转税
B. 行为税
C. 所得税
D. 财产税
【答案】D
【解析】按征税对象的性质划分可将税种分为流转税、所得税、资源税、财产税和行为税五大类, 其中遗产税属于财产税。
6. 初次分配环节涉及的税种主要是( )。
A. 流转税
B. 所得税
C. 财产税
D. 行为税
【答案】A
【解析】初次分配环节涉及的税种主要是流转税, 二次分配涉及的税种包括所得税、社会保障税和财产税等。
7. 国家征税凭借的是( )。
A. 财产权力
B. 政治权力
C. 所有者权力
D. 资源权力
【答案】B
【解析】税收是国家为满足社会成员的共同需要, 而凭借政治权力无偿地获取货币或实物, 以
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分配关系。
8. 私人费用与社会费用之间或私人收益与社会收益之间的非一致性, 属于市场失灵表现中的( )。
A. 公共物品缺失
B. 外部效应
C. 不完全竞争
D. 收入分配不公
【答案】B
【解析】外部效应是指一定的生产者或消费者的行为意外地影响了他人的利益, 却无法通过市场价格来进行调节的情形。单纯依靠市场, 无法使受益者付费或使受害者获得补偿, 导致了社会收益和私人收益、社会成本和私人成本之间差异的产生, 也就使得市场机制本身无法实现这类资源的最优配置。
9. ( )通常在生产、流通或者服务中, 按照纳税人取得的销售收入或者营业收入征收。
A. 行为税类
B. 流转税类
C. 资源税类
D. 财产税类
【答案】B
【解析】流转税, 是以纳税人商品生产、流通环节的流转额或者数量以及非商品的交易额为征税对象的一类税收, 如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关税等。流转税是商品生产和交换的产物, 是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10.下列各项中, 不符合《税收征收管理法》有关规定的是( )。
A. 采取税收保全措施时, 冻结的存款以纳税人应纳税款的数额为限
B. 采取税收强制执行措施时, 被执行人未缴纳的滞纳金必须同时执行
C. 税收强制执行的适用范围不仅限于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 也包括扣缴义务人
D. 税收保全措施的适用范围不仅限于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 也包括扣缴义务人
【答案】D
【解析】税收保全措施, 应该是仅限于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 对于扣缴义务人和纳税担保人不适用。税收强制执行措施适用于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 扣缴义务人和纳税担保人。
11.根据《税收征管法》的规定, 下列不属于税务机关权利的项目是( )。
A. 调出发票查验
B. 到纳税人的生活场所检查纳税人应纳税的商品、货物或者其他财产
C. 到车站、码头、机场、邮政企业及其分支机构检查纳税人托运、邮寄应纳税商品、货物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