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黑龙江科技大学建筑工程学院820中外建筑史[专业硕士]之中国建筑史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冯素弗墓

【答案】冯素弗墓是十六国时期北燕贵族冯素弗夫妇墓,共两座,位于辽宁省北票县。两座墓都是长方形石椁结构,东西向。椁顶盖以极厚的石板,椁内绘壁画,有星象、人物、建筑等内容。木棺彩画羽人、建筑等图像,棺环、棺钉铁质而饰金。

2. 批竹昂

【答案】批竹昂是中国古建筑结构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将昂头削成批竹形而得名。《营造法式》中将其定义为“亦有自斗外斜杀至尖者,其昂面平直,谓之批竹昂。”唐佛光寺大殿柱头铺作中的批竹昂是现知最早的实例,清代已不再使用。

3. 玄奘塔

【答案】玄奘塔是中国佛教史上有名的高僧玄奘和尚的墓塔,位于陕西长安县。其为唐朝楼阁式砖塔,平面方形,高五层,每层檐下都用砖做成简单的斗拱。斗拱上面,用斜角砌成的“牙子”,其上再加叠涩出檐。它是中国现存楼阁式砖塔中年代最早和形制简练的代表作。

4. 梭柱

【答案】梭柱是指上下两端均有收缩、略如梭形的柱子。《营造法式》中已有梭柱做法,规定将柱身依高度分三等,上段有收杀,中、下二段平直。六朝至宋期间,它主要在官式建筑上出现,明代江南民间某些建筑仍采用梭柱。河北定兴北齐义慈惠石柱上端的建筑雕刻是我国现知最早的梭柱现象。

5. 御路

【答案】御路,又称龙升、螭陛,是指位于宫殿中轴线上台基与地坪以及两侧阶梯间的坡道,原为汉族宫殿建筑形制,后来为孔庙和民间庙宇所沿用。它是衔接庙埕和基座中间的台阶,两面是阶梯,中间有一斜面上雕云龙。封建社会宫殿的中轴线只有皇帝才能使用,但因皇帝进出时多乘坐轿子,于是便将阶梯中央做成斜坡,上面雕刻祥云腾龙图案,而两侧石阶则供轿夫行走。

6. 沂南汉画像石墓

【答案】沂南汉画像石墓是指发现于沂南的东汉晚期大型画像石墓。墓主姓名无考,从墓形及车骑出行画像的导从制度看,应是高级官吏。墓室由前、中、后3个主室和4个耳室及1个东

后侧室组成,全部用预制石材筑成。画像多采用减地平面线刻,少部分为阴线刻,中室八角柱上的曲拱,则用透雕技法刻成应龙形象。出土画像内容主要包括战争、祭祀吊唁、车骑出行、乐舞百戏、宴饮庖厨、历史故事、家居生活等。在中室的八角柱上刻有两尊带背光的仙人图像,有学者认为是中国最早的佛教图像之一。

7. 圭角

【答案】圭角是清式须弥座的最下层部分,整个高度分51份,圭角高度为10份。

8. 面朝后市

【答案】面朝后市是《周礼·考工记》里中国古代的城市规划思想。“朝”指外朝,也就是处理诉讼、颁布法令的重要场所;“市”为商品交换市场。面朝后市则是说,在王城前为“朝”,后为“市”。“朝”是王权的象征,将它置于王城的前面,更加突出了它的尊严性。

二、填空题

9. 中国城市面貌在_____代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答案】宋

10.“民族固有形式”的口号盛行于本世纪_____年代,但当时上海盛行的摩登建筑却是_____风格,代表作是外滩的_____和_____。

【答案】二三十;折中主义;沙逊大厦;上海汇丰银行

11.中国现存最大的两座古代木构殿堂是:_____、_____。

【答案】太和殿;祾恩殿

12.《说园》的作者_____,他还设计了美国大都会博物馆中的“明轩”。

【答案】陈从周

13.宋辽金时期的木楼阁上下层结构连接方式多用_____造,结构抗震的关键部位是_____。

【答案】叉柱造;榫卯

14.明清时期佛寺布局逐渐规整化,沿中轴线对称布置建筑,如山门、钟鼓楼、_____、大雄宝殿、法堂、_____、僧人用房等。

【答案】天王殿;藏经楼

15.梭柱大约出现于_____朝,琉璃瓦大量用于屋顶始自_____朝。古代最高等级的建筑基座称_____,是从_____传入的,由_____演变而来。琉璃瓦正式用于屋面是南北朝,但为数不多,宋代使用渐广,到明代成为高潮。

【答案】南北;宋;须弥座;印度;佛座

16.我国现存最大的古代木构殿堂是_____代的_____。

【答案】明;故宫太和殿

17.中国现存最早的木构厅堂是_____,现存最早的砖建筑是_____。

【答案】南禅寺大殿;嵩岳寺塔

18.明初官至工部左侍郎的苏州匠人_____为北京故宫乃至整座北京城的建造做出了巨大贡献,清末民初苏州匠人_____著有《营造法原》,从中可以看出苏州工匠的技术水平。

【答案】蒯祥;姚承祖

三、绘图题

19.独乐寺观音阁外观、剖面

【答案】

图1 独乐寺观音阁外观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