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福建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611西方哲学史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偶性
【答案】偶性是亚里士多德提出的一个与本质相对应的专门术语。它主要有三层含义:①虽小是事物的本质属性,却是事物固有的、不可分的特征; ②事物的暂时性的、不固有的属性,其有和无并不影响事物的自身同一性; ③实体之外的所有范畴都是实体的偶性,它们只能依赖于实体而存在而不能独立的存在。在此种意义上,偶性也是本质性的。
2. 自然说
【答案】自然说是指人应按照自己本性决定自己命运,不应受外在法律和习俗的约束的学说。“自然”源于自然哲学中的本原观念,指人类本性。智者认为国家的起源、人类社会的法律和习俗等都不是与生俱来的东西,与人的本性并不一致。自然说认为传统的法律和落后的习俗都是约束人的本性的,人们应抛弃它们,按照自己本性去生活。关于人的本性,持自然说的智者们之间存在着分歧,有的认为是弱肉强食,有的认为是天生平等。
3. 谢林的自然哲学
【答案】谢林的自然哲学是以自然界为研究对象,其目的是要把一切自然现象归为精神。他认为自然哲学与自然科学是不同的,自然科学着眼于自然的表面与外在的客观事物,自然哲学着眼于自然的内在动力结构和普遍原理,探究自然之为自然的构成条件,并为自然科学提供前提和准则。从这点出发,一切自然科学的必然趋势是从“质料”、“无机物”、“有机物”最终达到精神。他认为,自然界从低阶段向高阶段的运动发展,是从无意识向有意识的东西的逐步转化,并逐步实现主客体的“绝对同一”。他从自然本身出发,用普遍联系和矛盾对立的观点看待自然界的发展,克服了机械论,为科学家提供了不同的看待自然的方式。
4. 康德的知性
【答案】康德的知性是一种主动产生概念并运用概念来进行思维的能力。知性的质料是感性直观,知性的形式是范畴。康德认为知性和感性不同,感性是一种被动的接受能力,而知性则是自发性和能动性。感性提供对象,知性思维对象,思维无内容是空的,直观无概念是盲的。知性本身不可能直观。他认为知性的主要作用是判断,故又称“判断的官能”。康德通过形式逻辑的判断得出知性的纯形式,逻辑判断有四组十二个,相应地,知性也有四组十二个范畴。
二、简答题
5. 简述柏拉图理念的基本含义与特征。
【答案】(1)基本含义
“理念”是指理智的对象,来自动词“看”,原意是“看到的东西”。他把希腊文“显相”的意义引申为“心灵的眼睛看到的东西”。“理念”的两层含义:
①它是人的理智所认识的、外在于理智之中的存在;
②它向人的理智所显示的普遍真相。
(2)特征
①本原性,它是万物的本原,万物因其而存在;
②超感性,它存在于可知领域,不能为感觉所感知,只能为理智所把握;
③不变性和永恒性,它是真正知识的对象,它同于运动变化的可感对象,它是不变的、永恒的;
④绝对性,“理念”是绝对的、纯粹的、完全的存在;
⑤客观性,“理念”是客观的存在,它不依赖于人们的意志、想象;
⑥完善性和目的性,最高的“理念”是“善”,“善”是最完善的“理念”,也是理念的追求目的;
⑦单一性和多数性,它一方面是同类事物的同一理念,另一方面它对不同类型的事物是不同的;
⑧等级性,众多的理念之间的关系不是杂乱的,而是形成一个有等级的体系。
6. 简述亚里士多德对位移运动的分析。
【答案】亚里士多德将运动分为三类:性质的、数量的和位置的,其中位置的运动就是位移运动。
(1)位移运动的原因
①事物的自然属性规定了其自然位置。
他认为,每一事物都有自己的自然位置。自然位置是适合一事物自身本性的位置,而不是本身无上下左右之分的几何空间。在他看来,上下左右之分是由事物的自然属性所规定的不同位置。
②事物受到外力的推动发生移动。
当每一事物都占据各自的自然位置时,不会发生移动。当一事物受到外力的推动、被迫离开自然位置,进入另一事物的位置时,移动才会发生。被挤出的事物又需要进入第三个事物的位置,因此连锁移动。在移动中,事物彼此交换位置,一事物从一个位置中移动出去,另一事物随即移动进来。每一事物都不会丧失位置,每一位置都不会不被一个事物所占据。
③移动的原因
最初的移动虽然是由外力造成的,但处于移动之中的事物内部也有朝向各自的自然位置移动的力量。只有当外力大于内在自然力的时候,事物才会背离自己的自然位置而运动。因此,他认为直线运动是不可能匀速的,事物在朝向自己的自然位置移动时做加速运动,它们在背离自己的
自然位置时做减速运动。
(2)位移运动的分类
①直线运动
如果直线运动是连续的,那么它势必在永恒的时间里无限延伸,宇宙的体积将变得无限大,根据无限大体积是不可能的,他否认了存在连续的直线运动。
②圆周运动
他认为只有圆周运动可以在有限的区域内做永恒的、连续的运动,且圆周运动是平面运动,圆周上没有上下之分,做圆周运动的物体不会朝向或偏离自己的自然位置。因此,圆周运动是匀速运动。根据上述理由,他认为圆周运动比直线运动更加完善。
(3)位移运动观的重要推论
①循环运动
宇宙整体的位置是球形。因为宇宙中事物交换位置而产生的位移必定是一个循环运动,即最初开始移动的事物所遗留的位置必定要被最后开始移动的事物所占据,这样才不会出现没有位置的事物或没有事物的位置这样荒谬的结果;
②宇宙无虚空
宇宙没有虚空,因为他说不存在无事物的位置。
7. 解释斯多亚派的按照自然生活。
【答案】(1)按照自然生活的含义
斯多业派认为幸福的生活,就是符合自己本性的生活,其口号是“按照自然生活”。所谓的自然是指世界的本性,即“逻各斯”、“正确理性”或“共同法”。按照自然生活也就是按照理性生活,按照自然律生活。根据斯多亚派的严格的决定论,按照自然生活也就是对命运的服从。他们认为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命运,命运不能改变或控制,但却可以控制对待命运的态度。
(2)非理性的情感
斯多亚派认为,不顺应命运的态度是非理性的情感,这样的情感有四种:
①忧伤:忧伤是非理性的压抑;
②恐惧:恐惧是非理性的退缩;
③欲求:欲求是非理性的扩展;
④快乐:,快乐是非理性的膨胀。
“压抑”、“退缩”、“扩展”和“膨胀”指示不足和过度的心理状态。
(3)不动心
理性的态度的特点是“不动心”。斯多亚派认为不动心是指不关心快乐或痛苦,情绪上不受外部感性世界的影响,获得心灵的安宁或平静的状态。不动心是理智对情感的正当控制,由于情感是非理性的,所以不动心是不同于普通的冷漠或麻木。斯多亚派视不动心为最高的德性,因为幸福归根到底是一种心理感受,人们既然不能控制外界事情的发生,就应该排除外在事件对心灵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