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西北民族大学法学院704法学综合之《经济法》考研冲刺密押卷及答案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金融期货交易

【答案】金融期货交易,指以金融产品为交易标的物的期货交易。目前己开发出来的金融期货品种主要有利率期货、货币期货、股票指数期货等。金融期货交易又具有与商品期货交易不同的特点:①交易对象不是物质产品,而是金融商品; ②交易量大、交易标的物种类繁多; ③小仅采用有形市场的形式(即通常是在证券交易所内进行),而且实行一套有效的押金制度,故交易比较安全可靠。

2. 经济法监督主体

【答案】经济法监督主体是指根据宪法和有关法律规定,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和国民经济管理活动中,享有监督权的社会实体,包括各级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行使专项监督权的专门机关,非国家机关的组织以及人民群众。按其职能和法律地位可以分为以下几类:权力监督主体、行政监督主体和社会经济监督主体。监督权行使主要是对经济领域的生产、流通、消费和分配等各个环节实行严格、全面系统的监督。

3. 证券市场信息披露

【答案】信息披露,是指为股份发行人在发行市场、交易市场依法向证券监督管理机构以及投资者报告自身经营、资产以及财务等状况而设置的一种制度。信息披露是发行人、上市公司与投资者和社会公众全面沟通信息的桥梁。信息披露制度是证券市场的一项基本性、本源性制度,现代证券法以及证券市场的监管都以信息披露为核心。

4. 政府采购

【答案】政府采购,又称公共采购,是指政府为了实现公共目的,按照法定的方式和程序,以购买者身份购进货物、工程和服务的行为。

5. 社会中间层主体

【答案】社会中间层主体是指独立或相对独立于政府主体与市场主体,为政府干预市场、市场影响政府和市场主体之间相互联系起中介作用的主体,也被称为非政府公共组织或者机构、准公权力主体。它在某些方面承担非政府公共组织的一定职能,具有中介性、公共性、民间性、专业性的特征。

6. 税收关系

【答案】税收关系是指在税收活动中发生的社会关系,可以分为税收体制关系和税收征纳关系。

前者是指各国家机关因税收方面的权限划分而发生的社会关系,实质上是一种权力分配关系; 后者是指在税收征纳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关系,主要体现为税收征纳双方之间的关系。

二、简述题

7. 我国期货交易所的组织机构是怎样的?

【答案】我国期货交易所的体制分为会员制和公司制,二者的组织机构有所不同。

(1)公司制期货交易所

①公司制期货交易所的组织和治理一般地适用((公司法》的规定。

②公司制期货交易所吸收会员,但其不是权力机构成员,而是通过会员资格获得在交易所使用交易设施、从事交易活动的权利。

(2)会员制期货交易所

①会员制期货交易所的组织机构包括会员大会、理事会等。

②会员大会由全体会员组成,是交易所的权力机构; 理事会相当于公司的董事会。

(3)会员制和公司制期货交易所的总经理、副总经理均由中国证监会任免,总经理是交易所的法定代表人。

8. 简述期货交易的特征。

【答案】(1)期货交易是在期货交易所内进行的,期货交易者必须遵循国家立法和期货交易所制定的严格的期货交易规则;

(2)期货交易中实行期货合约标准化;

(3)期货交易大多是一种期货合约的买卖交易,实物交割的比例很低;

(4)期货交易实行保证金制度;

(5)期货交易所为交易双方提供结算交割服务和履约担保,实行严格的结算交割制度,违约的风险很小,保障了期货交易的正常进行。

9. 增值税法有哪些基本内容?

【答案】(1)增值税的概念

增值税,是指以商品生产流通和劳务服务各个环节的增值额为征税对象的一种税。法定增值额是指按照法律规定计算出的增值额。

(2)增值税的内容

《增值税暂行条例})和《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规定了我国增值税法的主要内容。 ①纳税主体

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为增值税的纳税义务人(即纳税主体)。增值税纳税人分为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

②征税客体和征税范围

增值税的征税客体是货物和加工、修理修配劳务。其中,货物是指有形动产,包括电力、热力和气体; 劳务则限定为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不包括交通运输业、建筑业、金融保险业、邮电通信业、文化体育业、娱乐业、服务业等其他劳务。

③税率

增值税法规定了17%.13%和零税率三档税率。其中,17%为基本税率,13%为低税率,对出口货物一般实行零税率。小规模纳税人的增值税征收率为3%

④增值税应纳税额计算

增值税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是:应纳税额一当期销项税额一当期进项税额。因当期销项税额小于当期进项税额不足抵扣时,其不足部分可以结转下期继续抵扣。小规模纳税人的应纳税额一销售额X 征收率3%

⑤纳税期限

增值税的纳税期限分别为1日、3日、5日、10日、15日、1个月或者一个季度。纳税人的具体纳税期限,由主管税务机关根据纳税人应纳税额的大小分别核定; 不能按照期限纳税的,可以按次纳税。

⑥纳税地点

a. 固定业户向其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

b. 固定业户到外县(市)销售货物的,向其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

c. 未持有其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核发的外出经营活动税收管理证明,到外县(市)销售货物或者应税劳务的,向销售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

d. 非固定业户销售货物或者应税劳务,向销售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 进口货物,向报关地海关申报纳税。

三、论述题

10.试论经济法视野中的企业社会责任。

【答案】(1)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

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谋求股东利润最大化之外,还应负有维护和增进社会利益的义务。企业对社会承担责任不仅要履行法定义务,还要超越法律义务,在人力资本、环境以及利益相关方的关系中做出史多投入。它应该包括以下内容:

①好的公司治理和道德标准;

②对人的责任,主要是对员工的责任;

③对环境的责任;

④对整个社会发展的广泛贡献。

(2)经济法理念对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必要性的考察

根据经济法理念,企业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具有必要性,具体表现在:

①社会责任本位是企业社会责任的灵魂

经济法从社会整休利益出发,通过经济法律对社会经济关系的调整,保障经济总量平衡,优化经济结构,维护竞争秩序,协调社会再分配,将经济个体行为纳入到社会整体利益的框架中来评价,以促进经济正义、自由、效益和安全。对于企业而言,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首先要能够立足并生存下来,在此基础上还要切实承担起保护企业利益相关者的责任,尤其充分保障企业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