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初级中学语文题库>语文课程与教学论题库

问题:

[单选]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了课外阅读的建议,语文教师普遍都比较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某位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三国演义》的课外阅读时,做了以下努力,不值得借鉴的是()。

A . 课前五分钟的主题演讲,让学生讲述其在课外阅读中的感受
B . 开设课外阅读辅导讲座,对学生进行系统的阅读方法指导
C . 在自习课上,开展《三国演义》课本剧表演
D . 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写周记,记录心得感受

(教学设计题)蒙田《热爱生命》原文我对某些词语赋予特殊的含义。拿“度日”来说吧,天色不佳,令人不快的时候,我将“度日”看作是“消磨光阴”;而风和日丽的时候,我却不愿意去“度”,这时我是在慢慢赏玩,领略美好的时光。坏日子,要飞快去“度”,好日子,要停下来细细品尝。“度日”“消磨时光”的常用语令人想起那些“哲人”的习气。他们以为生命的利用不外乎在于将它打发、消磨,并且尽量回避它,无视它的存在,仿佛这是一件苦事、一件贱物似的。至于我,我却认为生命不是这个样的,我觉得它值得称颂,富有乐趣,即便我自己到了垂暮之年也还是如此。我们的生命受到自然的厚赐,它是优越无比的,如果我们觉得不堪生之重压或是白白虚度此生,那也只能怪我们自己。“糊涂人的一生枯燥无味,躁动不安,却将全部希望寄托于来世。”不过,我却随时准备告别人生,毫不惋惜。这倒不是因生之艰辛或苦恼所致,而是由于生之本质在于死。因此只有乐于生的人才能真正不感到死之苦恼。享受生活要讲究方法。我比别人多享受到一倍的生活,因为生活乐趣的大小是随我们对生活的关心程度而定的。尤其在此刻,我眼看生命的时光无多,我就愈想增加生命的份量。我想靠迅速抓紧时间,去留住稍纵即逝的日子;我想凭时间的有效利用去弥补匆匆流逝的光阴。剩下的生命愈是短暂,我愈要使之过得丰盈饱满。作者介绍蒙田(1533~1592),法国思想家,散文家。留下《随笔集》三卷。他的随笔内容广泛,说理明畅生动,有“蒙田式散文”之美称。课文介绍《热爱生命》是高中语文必修(4)第三单元中《短文三篇》中的一篇,同单元的课文有《拿来主义》《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单元说明这个单元我们学习随笔、杂文。阅读时不妨从文章结构入手,沿着作者的思路,看作者怎样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怎样把观点与材料紧密结合起来。对这些文章如果能从不同角度去思考、质疑或阐发,那我们也就接近或进入了更高的境界。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相关规定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发展想象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能用普通话流畅地朗读,恰当地表达文本的思想感情和自己的阅读感受。学生情况高二年级第二学期,班额45人。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条件教室配有多媒体设备,能够演示幻灯片,播放视频、音频文件,能够实物投影。 问题:1.根据上述材料,确定本篇课文的教学目标并说明依据。 2.依据教学目标设计本篇课文的教学过程,简要说明每个环节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 3.设计具体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完成课后的【研讨与练习】。【研讨与练习】(1)我比别人多享受到一倍的生活,因为生活乐趣的大小是随我们对生活的关心程度而定的。(2)既然“乐于生的人才能真正不感到死之苦恼”,那我们如何才能做到“乐于生”呢? 语文课上老师为大家讲解演讲的知识时,首先讲解了演讲的基本要求,然后讲解了演讲的技巧和方法,该如何准备一篇演讲稿以及演讲过程中要注意的诸多事项,最后详细举例,并用多媒体播放著名的演讲视频。之后,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搜集素材写一篇演讲稿并进行3分钟演讲。对以上教学设计分析不正确的是()。 锻炼了学生之间合作学习的能力。 通过理论和实践的学习掌握了演讲技能。 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锻炼了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在某版本的语文教材中《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课的课下注释中提到了鲁迅的相关介绍,这属于()。 知识系统。 助读系统。 补充系统。 作业系统。 某教师在组织学生学习某版初中语文教材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话说千古风流人物”这一综合性学习课题时,另辟蹊径,从挖掘地方文化资源出发,要求学生去调查当地相关传承下来的“风流人物”及其故事或诗文,并且引导学生从以下几方面途径去探索、搜集或发现:一是根据地名特点去寻访、探究;二是根据地方文化档案馆或地方志去查找:三是采访地方文化专家或老人,打听有关传说或记载。对于这项任务,教师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节假日或放学后)完成。对这位教师的做法,评价不合适的是()。 能够重视实践活动的开展,引导学生将课外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 做到了语文学习“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 这位教师的综合性学习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能力。 该教师的综合性学习内容过于宽泛,没有切实考虑学生的能力和课余时间。 某教师阅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后,写了一段关于语文教学资源的理解,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教师要树立正确的课程资源观.重视生活中课程资源的开发。 方言俗语、自然风光不能成为语文课程资源。 教师应借助生活中的阅读资源,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师应指导学生自主发掘课程资源,自主学习。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了课外阅读的建议,语文教师普遍都比较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某位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三国演义》的课外阅读时,做了以下努力,不值得借鉴的是()。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对学生关于阅读方法的指导应该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进行,而不是系统地讲授阅读方法。

相关题目: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