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固体氧化剂化学发光体系的研究及应用

关键词:流动注射,化学发光,固体氧化剂,药物分析

  摘要

本论文分两部分:综述和研究报告。第一部分综述了近年来一些常用的发光标记物。发光分析是分子发光光谱分析的简称,它包括分子荧光、化学发光和生物发光等。由于基于荧光、化学发光和生物发光分析的测定方法有低的检测限,且其标记物无毒性、安全、经济,可以代替放射性同位素作为标记物。本文主要介绍了荧光标记物、化学发光标记物、生物发光标记物、酶标记物以及纳米粒子的标记原理、检测方法以及特点等方面。引用文献93篇。 第二部分对三种固体氧化剂化学发光新体系及其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进行了详细研究。现详述如下: (一)铋酸钠固体氧化剂化学发光体系的研究 本文设计了一种新型固相反应器,用海绵吸附方法将强氧化性的NaBi0_3固定一反应柱中,组成流动注射系统,基于铋酸钠-亚硫酸钠-吡哌酸体系的化学发光行为,对影响化学发光强度的诸因素进行了实验和探讨,建立了化学发光法测定吡哌酸的新方法。方法的检出限为6.2×1Oˉ-8g/ml。线形范围为1×1Oˉ-7g/ml~1.0×10ˉ-5g/ml。对2×10ˉ-6g/ml的吡哌酸进行9次平行测定,得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为2.5%。该方法用于药剂申吡哌酸含量的测定,结果与分光光度法测得值一致。 (二) 二氧化铅固体氧化剂化学发光新体系的研究 本文设计了一种新型固相反应器,用海绵吸附方法将强氧化性的Pb0_2固定一反应柱中,组成流动注射系统。基于二氧化铅-亚硫酸钠鼍氧氟沙星体系的化学发光行为,建立了化学发光法测定氧氟沙星的新方法。氧氟沙星的移出限为7.8 ×10ˉ-8g/ml。线形范围为2×10ˉ-7g/ml~1.0×10ˉ-5g/ml。对2×10ˉ-6g/ml的氧氟沙星进行9次平行测定,得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6%。该方法已成功用于药剂申氧氟沙星含量的测定。固体反应器可使用400次以上。 (三)二氧化锰化学发光体系的研究 (1)二氧化锰化学发光体系测定奎宁 本文设计了一种新型固相反应器,用海绵吸附方法将强氧化性的Mn0_2固定一反应柱中,组成流动注射系统,基于奎宁的加入能够使二氧化锰-亚硫酸钠体系产生的弱化学发光信号增强这一行为,建立了一种测定奎宁新的化学发光方法。该方法的检出限为3.3×10ˉ-7M,线形范围为4.0×10ˉ-7~8.0×10ˉ-5M。对1× 10ˉ-6M的奎宁进行11次平行测定,得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为2.1%。该方法用于片剂中奎宁含量的测定,结果与分光光度法测得值一致。 (2)二氧化锰化学发光体系在安乃近药物溶出试验中的应用 本文设计了一种新型固相反应器,用海绵吸附方法将强氧化性的Mn0_2固定一反应柱中,组成流动注射系统,基于罗丹明B的加入能够使二氧化锰曹安乃近产生的弱化学发光信号增强这一行为,建立了一种测定安乃近新的化学发光方法。并成功用于安乃近的药物溶出试验中。溶液中未溶解部分通过过滤器在线除去。体系的进样频率为60/h。与药物溶出研究中常用的分光光度法相比,该体系具有稳定性好、灵敏度高等特点,并测定了三种不同的安乃近片的药物溶出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