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天津科技大学管理会计(同等学力加试)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摘要

一、概念题

1. 变动成本价格策略

【答案】变动成本价格策略是指产品进入衰退期后,以单位变动成本为最低价格,防止产品销售量减少,从而以该产品提供的贡献毛益来弥补一部分固定成本的价格策略。

2. 标准成本法

【答案】标准成本法是指通过制定标准成本,将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进行比较获得成本差异,并对成本差异进行因素分析,据以加强成本控制的一种会计信息系统和成本控制系统。

3. 产品组合优化决策

【答案】产品组合优化决策就是通过计算、分析进而作出各种产品应生产多少才能使得各个生产因素得到合理、充分的利用,并获得最大利润的决策。

4. 批别动因作业

【答案】批别动因作业是服务于每批产品并使每一批产品都受益的作业。

5. 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

【答案】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是指一定期间的实际固定制造费用与标准固定制造费用之间的差额。根据固定制造费用不随业务量的变动而变动的特点,为了计算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必须设定一个预算工时,实际工时与预算工时之间的差异造成的固定制造费用的差异叫做固定制造费用生产能力利用程度差异。因此,固定制造费用差异除了像变动制造费用那样包括开支差异和效率差异外,还包括生产能力利用程度差异。

二、简答题

6. 相关成本与无关成本的划分依据是什么? 如何理解“相关成本与无关成本的区分并不是绝对的”这句话?

【答案】(1)相关成本与无关成本的划分依据是该成本是否是与经营决策有关的未来成本。相关成本是对决策有影响的各种形式的未来成本,如差量成本、机会成本、边际成本、付现成本、专属成本、可选择成本等。那些对决策没有影响的成本,称为无关成本。这类成本过去已经发生,或对未来决策没有影响,因而在决策时不予考虑,如沉没成本、联合成本、约束性成本等。

(2)相关成本与无关成本的区分并不是绝对的。有些成本在某一决策方案中是相关成本,而在另一决策方案中却可能是无关成本。例如,A , B 两种同类型产品都能满足公司的要求,从中选择购买一种产品。如果A 是国产产品,价格是10000元,B 是进口产品,价格是12000元,在购

买决策中相关成本为差量成本2000元。因为不管公司决定购买哪种产品,其无差别成本10000元都要发生。就A ,B 两种同类型产品决策而言,相关成本就是2000元值不值得发生的问题。

但如果决定购买A 国产产品后,考虑分期支付还是一次支付,一次支付价格10000元就成为决策相关成本,而不是无关成本。

7. 为什么说按照传统的经营环节来划分作业中心不能满足成本计算和成本管理的需要?

【答案】这是因为:

(1)在适时制生产方式下,一个大型企业通常分设为若干制造中心。这些制造中心既可能生产直接对外销售的产品,也可能为下一个制造中心生产半成品,成为适时相接的制造过程的独立环节。因而,作业中心是相对于制造中心划定设立的。

(2)在适时制生产方式下,材料采购并不构成独立的生产环节。此时,材料采购的目的非常明确,就是保证某一个作业中心生产的适时需要,材料采购工作由制造环节外的工作演化为制造环节内的工作,每一个作业中心都有专司材料供应工作的人员和手段。

(3)依据工作组合的可独立性和工作组合内容的可分解性,我们可以也只能据此把一个制造中心划定为若干作业中心。正因为可独立,作业中心可以成为作业责任考核的对象,而可分解性则反映了制造中心包含若干作业中心的状况。强调作业中心是作业成本计算的对象,是基于作业考核的目的,因为作业成本计算法既是一种成本计算方法,也是一种责任考核方法。

另外,将作业中心作为成本计算对象,还有利于汇集资源耗费。由于管理手段的限制,也由于成本核算本身的成本—效益原则,及时地把资源汇集到每项作业既无必要也无可能,这样,作业中心就成为计算资源耗费价值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我们在计算成本时,应先在作业中心汇集该中心范围内所耗费的各种资源价值,然后,把汇集的资源价值按照资源动因分解到各种作业。之所以要把资源价值分解到各作业,是因为各作业对最终产品贡献的方式与原因不同。

8. 储存成本包括付现成本,为什么不包括非付现成本(即沉没成本)?

【答案】(1)付现成本是指由现在或将来的任何决策所能够改变其支出数额的成本,包括支付给储运公司的仓储费、按存货价值计算的保险费、陈旧报废损失、年度检查费用以及企业自设仓库发生的所有费用。付现成本是决策必须考虑的重要影响因素。

(2)沉没成本是指过去已经发生并无法由现在或将来的任何决策所改变的成本。沉没成本是企业在以前经营活动中已经支付现金,而在现在或将来经营期间摊入成本费用的支出,如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递延资产等均属于企业的沉没成本。由于沉没成本是对现在或将来的任何决策都无影响的成本,因此决策时不予考虑。

(3)储存成本是指为储存存货而发生的各种费用,由于非付现成本在以前已经支付了现金,无论是否持有存货都已经支出,储存成本强调与未来存货决策相关,所以不包括非付现成本。

9. 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答案】(1)完全成本法是指在产品成本的计算中,不仅包括产品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直接

材料、直接人工,还包括了全部的制造费用。其特点主要有:

①符合公认会计准则的要求。公认会计准则认为会计分期是对持续经营的人为分割,应该尽量保证持续经营假设下经营的均衡性。完全成本法强调持续经营假设下经营的“均衡性”,认为会计分期是对持续经营的人为分割。这样固定性制造费用的转销时间也就并不十分重要,它是可以在将来换取收益的资产,

②强调固定制造费用和变动制造费用在成本补偿方式上的一致性。完全成本法认为,只要是与产品生产有关的耗费,均应从产品销售收入中得到补偿,固定性制造费用也不例外。固定性制造费用应与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变动性制造费用一起共同构成产品的成本,不能人为地将它们割裂开来。

③强调生产环节对企业利润的贡献。完全成本法下固定性制造费用被归集于产品而随产品流动,本期已销产品和期末未销产品在成本构成上是一致的。在一定销售量的条件下,产量大则利润高,客观上完全成本法有刺激生产的作用。

(2)变动成本法是指在产品成本的计算中,只包括产品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中的变动性部分,而不包括制造费用中的固定性部分。其特点主要有:

①以成本性态分析为基础计算产品成本。变动成本法将产品的制造成本按成本性态划分为变动性制造费用和固定性制造费用两部分,认为只有变动性制造费用才构成产品成本,而固定性制造费用应作为期间成本处理。在变动成本法下,固定制造费用被认为属于取得收益而已然丧失的资产。

②强调不同的制造成本在补偿方式上存在差异性。变动成本法认为产品的成本应该在其销售的收入中获得补偿,而固定性制造费用与产品的销量无关,只与企业是否经营有关,因此不应该将其纳入产品成本,而应在发生

的当期确认为费用。

③强调销售环节对企业利润的贡献。变动成本法将固定性制造费用作为期间成本,在一定产量条件下,本期间发生的固定性制造费用全部计入当期成本,导致损益对销量的变化更为直接敏感,客观上有刺激销售的作用。

综上所述,从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的概念中不难发现,二者的根本区别或者说分歧在于如何看待固定性制造费用,即固定性制造费用到底是一种可以在将来换取收益的资产,还是为取得收益而已然丧失的资产。这一区别也决定了两种不同成本计算方法各自的特点。

10.采用因素分析法进行利润预测应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答案】(1)注意因素分解的关联性。影响产品销售利润的主要因素有产品销售数量、产品品种结构、产品销售成本、产品销售价格及产品销售税金等,通过这些因素的分析,可以说明产品销售利润产生差异的内在原因。

(2)因素替代的顺序性。确定影响产品销售利润主要因素的替代顺序时,要做到以下几点:①根据分析指标的内涵排列各因素的逻辑顺序;②如果是多因素相乘,保证相邻的两个指标之乘积具有经济意义;③遵循先外延、后内涵,由表及里的逻辑顺序。数量指标一般反映事物的外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