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安徽建筑大学建筑技术科学701建筑基础知识之公共建筑设计原理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 摘要
一、简答题
1. 天津塘沽火车站整体规划布局和建筑设计理念是什么?
【答案】由于城市干道广场斜交的特定状况,因而在考虑站前广场时,除了满足集散人流与组织车辆交通的要求外,还把圆形候车室大厅的入口部分面对城市干道的轴线,人流在临近广场的干道上,就可以看到车站主体建筑造型的全貌,做到了广场总与布局与建筑空间形体紧密配合,完整统一。
车站结合了地段不对称的环境特点,采用分散的空间组合形式,在布局中通过空间与形体的处理,使建筑群与站前广场和站场比较自然的结合起来,并在外宾与通廊之间,布置庭院绿化,借以增强建筑环境空间的层次感,其轻松的气氛和滨海城市的风貌相协调。
在室内设计构思中,充分考虑了人流人流互动的特色,布置了开敞通透的旅客大厅,并以流动空间的设计手法,将售票空间及其他组成部分,用庭院联系成一组完整的群体。为了沟通大厅与售票厅的空间联系,把售票厅的低顶棚向大厅方向延伸,并把售票处的弧线墙延伸到大厅室内,创造出既隔又连、相互渗透、相互延伸、融为一体的环境氛围,从而可以使旅客比较自然的步入候车大厅或沿着导向性极强的曲线墙到达检票口,空间之间异常流动通畅。
2. 我国明清故宫建筑空间艺术处理上的三个高潮是什么?
【答案】天安门、午门及太和殿是明清故宫建筑空间艺术处理上的三个高潮。
(1)进入大清门首先是千步廊,经过这个狭长的空间后,出现于一处横向展开的广场,迎面是高大的天安门城楼,对比效果强烈,形成第一处高潮。
(2)进入天安门后,与端门之间形成一个较小的空间,顿为收敛。过端门,呈现一个纵深而封闭的空间,尽端是雄伟的午门,有萧杀威猛的气氛,构成第二个高潮。
(3)午门和太和门之间又变成横向广庭,舒展开阔。经太和门进入太和广场,是巍峨崇高的太和殿,形成第三个高潮。
3. 简述建筑的空间与技术是对立统一。
【答案】(1)建筑技术水平对建筑的空间形状是有很大的约束力。
(2)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又给空间形式的创新提供各种可能性。
4. 分隔性空间组合中内廊式、外廊式的优、缺点分别是什么?
【答案】内廊的优点在于:在交通上能够满足各个房间的人行系统要求。缺点在于:通风照
明系统不足。
外廊的优点在于:能够满足通风照明的需求。缺点在于:受外界环境的影响教大,过于依靠外界环境。
5. 功能分区的要点是什么?
【答案】当公共建筑的功能关系与房间组成比较复杂时,需要把空间按不同的功能要求进行分类,并根据它们之间的密切程度按区段加以划分,做到功能分区明确和联系方便。
6. 体育建筑常用的布置方式有哪些?
【答案】(1)在观众席内设置横向通道,即在同一标高疏散口之间的联系通道上
(2)只设纵向走道方式,即以纵向走道直接通往各个疏散口。
7. 阶梯教室人流疏散的组织常用基本方法是什么?
【答案】出入口合并设置;出入口分开设置。
8. 简述群体空间组合的类型和特点。
【答案】(1)分散式布局
建筑可划分成若干单独的建筑物,然后将其组合成一个完整的空间组合体系。如:医疗建筑、交通建筑、博览建筑、游览建筑等。
(2)中心式布局
某些性质相近的公建集中设置。如:商服中心、体育中心、展览中心、市政中心等。
9. 空间网架结构在公共建筑中的运用特点是什么?
【答案】①消耗的钢材量较少
②用于大跨度公共建筑,具有很大的经济意义
③空间平板网架具有较大的刚度。
10.影剧院,会堂人流疏散的特点是什么?
【答案】电影院的人流活动多具有连续性,且各场次中间休息的时间一般较短,所以常要求入场口与散场口分开设置。但是出入口的位置,应密切结合总图的道路系统和室内席位的具体情况妥善安排,使疏散设计达到方便,安全,快捷的要求。在考虑剧院,音乐厅,会堂建筑的疏散时,需要密切注意缓冲地带人流停留时间,切忌各部分之间的疏散时间失调,超过安全疏散的允许范围。
11.功能分区中应注意的问题是什么?
【答案】①动、静区域要分开;②有联系的空间相互要建立联系;③有声音干扰的空间应加以隔离 ④有污染的空间要加以隔离;⑤将最好的朝向及位置给予主要功能空间;
⑥对外联系紧密的空间应设置在底层;⑦不同类型的空间要相互分开;⑧主要功能空间与次要空间布局应便于使用
12.简答适用、经济、美观三者之间的关系。
【答案】“适用”是首要的要求,因为归根到底,那是建造房屋最主要的目的。“经济”它是一个以最少的财力、物力、人力、时间为最大多人取得最大限度的“适用”的问题。三者互相制约、互相协调和互相联系。而且视建筑性质、建筑环境、地方特色、审美要求及投资标准而定,绝不能过分的强调某一方面,使三者关系失调。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