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安徽建筑大学地域建筑历史与理论701建筑基础知识之公共建筑设计原理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 摘要
一、简答题
1. 公共建筑的功能问题中次要问题是什么?
【答案】空间的大小、形状、朝向、供热、通风、日照、采光、照明等。
2. 公共建筑空间环境设计包括哪些?都有什么作用?
【答案】公共建筑空间环境设计包括:(1)利用环境. (2)改造环境. (3)创造环境.
利用环境作用:从布局出发提炼周围环境中的有利因素,将其纳入公共建筑人造环境的设计中去,使其成为有机整体。
改造环境的作用:高燥周围环境中的不利因素,保留有特点的因素.
创造环境的作用:充分利用环境的有利因素,排除不利因素根据需要进行整体设计满足设计构思的总体设想.
3. 简述室外空间环境组合的三个基本经验和看法。
【答案】(1)从建筑的实用性质出发,着重分析功能关系,并加以合理的分区,运用道路,广场,交通联系,手段加以组织,使总体空间环境的布局联系方便,紧凑合理。
(2)在群体建筑造型艺术处理上,需要从性格特征出发,结合周围环境及规划的特点,运用各种形式美的规律,按照一定的设计意图,创造出完整而又优美的室外环境。
(3)运用绿化,雕塑及各种小品等手段,丰富群体建筑的空间环境艺趣,一取得多样统一的室外空间环境效果。
4. 设计要注意什么?
【答案】满足疏散最小宽度、满足功能要求。
一般在公共建筑中专供通行用的过道,宽度常在1.5m 以上,例如旅馆;办公建筑要做到1.5~2m或者更宽些;学校建筑一般为2~3m,医院门诊部为3~4m左右。
5. 公共建筑的类型有哪些?
【答案】医疗建筑,文教建筑,办公建筑,商业建筑,体育建筑,交通建筑,邮电建筑,展览建筑,演出建筑,纪念建筑。
6. 阶梯教室人流疏散的特点是什么?
【答案】在高等学校中阶梯教室所容纳的人数,小型的为90-150人,中型的为180-270人,
大型的为300人以上。
7. 公共建筑交通枢纽的设计,主要依据哪两个方面的要求?
【答案】功能方面要求;精神方面要求
8. 简述连续性的空间组合的五种基本形式。
【答案】串联的空间组合形式;放射的空间组合形式 ;串联兼通道的空间组合形式;放射兼串联的空间组合;综合大厅的空间组合形式。
9. 建筑构图中比例问题,一般包括哪几方面问题?
【答案】一是建筑整体或它的某个细部本身的长、宽、高之间的关系
二是建筑物整体与局部或局部与局部之间的关系
10.砖混结构的特点和优缺点是什么?
【答案】砖混结构(以墙为主要竖向受力构件的结构)
特点:墙即用来围护,分隔空间,形成空间的垂直面,也用来承受梁,屋架,板传来的荷载,具有双重功能。优点:能就地取材,施工简单,造价低廉,适应于我国大多数地区当前的经济和技术水平。
缺点:①烧砖要占用耕地,消耗燃料,与农业发生矛盾,浪费能源,②砌砖劳动强度大,速度慢,不利于实现工业化和提高工效,③砖砌体强度低,墙体厚,增加房屋的自重,减少了房屋的使用空间。
11.简答室外场地主要有几种?
【答案】三种。开敞的空间场所(或称为集散广场),活动场地,停车场所。
12.公共建筑设计中常用的结构形式有哪些?
【答案】混合结构、框架结构、空间结构。
一、简答题
1. 在公共建筑室外空间环境的组合问题上,值得借鉴的经验有那些?或如何组织公共建筑室外空间环境。
【答案】(1)从建筑群的使用性质出发,着重分析功能关系,并加以合理的分区,运用道路. 广场等交通联系手段加以组织,使总体空间环境的布局联系方便,紧凑合理。
(2)在建筑群体造型艺术处理上,需要从性格特征出发,结合周围环境及规划的特点,运用各种形式美的规律,按照一定的设计意图,创造出完整而又优美的室外空间环境。
(3)运用绿化. 雕塑及各种小品等手段,丰富群体建筑空间环境的艺趣,以取得多样统一的室外空间环境效果。
2. 如何组织公共建筑室外空间环境?
【答案】组织公共建筑室外空间环境应从以下几点考虑整体布局:
(1)建筑群的使用性质
着重分析功能关系,加以合理的分区,运用道路、广场等交通联系手段加以组织,使总体空间环境的布局联系方便,紧凑合理。
(2)群体建筑造型艺术处理
需要从性格特征出发,结合周围环境及规划的特点,运用各种形式美的规律,按照一定的设计意图,创造出完整而又优美的室外空间环境。
(3)辅助手段
运用绿化、雕塑、装饰等手段,丰富群体建筑空间环境的艺趣,取得多样统一的室外空间环境效果。
3. 简述集中空调系统优缺点。
【答案】(1)优点:具有服务面大,设备固定,机房集中,管理方便,风速较低和容易消声的优点。
(2)缺点:机房大,风道粗,层高大等弊端,对高层建筑颇为不利。
4. 人工照明应满足什么要求?
【答案】(1)保证舒适而又科学的照度;
(2)适宜的亮度分布和防止泫光的产生;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