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农村与区域发展(专业学位)342农业知识综合四考研强化模拟题

  摘要

一、简答题

1. 什么是人地关系,它有哪些特征?

【答案】人地关系是指人口与土地的关系。但它绝不是简单的人口数量与土地面积的关系。其特征是:(1)在基本层次上,它是一般的人口与土地关系,是人口数量与土地面积的关系。

(2)在中间层次上,它是人力资源与土地资源的关系(人口与资源的关系),同时也是人口与食物供应的关系(人口与生产资料的关系)。

(3)在综合层次上,它是人口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还是人口、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2. 减轻农民负担有过哪些重要举措?谈谈你从中获得的体会和启示。

【答案】国家在减轻农民负担方面不断努力,提出了一系列举措,从中我也获得了一些体会和启示。具体如下:

(1)减轻农民负担的重要举措包括:

①制定减轻农民负担的政策;

②加快五项改革,包括农村税费改革、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行政体制改革和加大监督力度。

③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

(2)从这些重要举措中,我获得的体会和启示有以下几点:

①面对沉重的农民负担,需要党和国家的热切关注,需要由党和国家牵头,制定和出台相应的政策,并且尽全力落实到各个地区。

②尽可能的全面考虑农民负担重的问题,并且还要从多角度来解决农民负担重的问题,让政策建议符合更为广大的人民群众。

③加快农村税费改革,要把减轻农民负担作为第一位的目标,必须整体推进改革,配套进行改革,要加强监督检查,不断的总结经验,完善政策。

④加快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在宏观上改变“重工轻农”的战略,增加财政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同时,要适时放开对农副产品流通,逐步消除长期以来工农产品的价格剪刀差,消除各种隐性负担;要让农民获得与其他产业同等的竞争条件,为减轻农民负担提供宽松的经济环境。

⑤加快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要在进一步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借鉴产业化的做法,积极推进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改造,将模糊产权明确化,确立农民和集体土地的租佃关系,界定集体资产与社区成员的归属关系,从而使得社区政府除依据集体产权(法人产权)获得应得利益外,无权对其他剩余进行调拨,从而规范农民的负担。

⑥乡村政府要积极创造条件,通过大力发展第二、三产业或创办乡镇企业等农村社区经济实

体,来增加当地农民的收入,壮大集体经济实力,从根本上提高农民对负担的经济承受能力。

3. 联系实际比较分析传统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联系与区别。

【答案】传统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由政府支持、农民群众在自愿的原则下与农村经济组织共同筹集,在医疗上实行互助互济的一种农村医疗保障制度。这种合作医疗制度,以较少经费投入解决了广大农村人口的基本医疗保障。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在20世纪60年代形成的传统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基础上提出来的,指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

(1)传统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联系

①两种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都坚持政府支持、农民群众自愿参加的原则;

②两种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经费都是由政府、个人和集体共同筹集的;

③两种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医疗上都实行互助互济。

(2)传统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区别

①传统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覆盖面比较有限,参与人数相对较少,能以较少经费投入解决广大农村人口的基本医疗保障;而新型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覆盖面广,参与人数相对较多,所以需要政府投入更多的资金。

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针对性强,重点突出,主要以大病统筹为主,重点解决农民因患传染病、地方病等大病而出现的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而传统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中缺乏主要的针对点。

③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中,将农村医疗救助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有机地联系为一个整体,对无力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贫困农民进行医疗救助;而传统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中没有做到这一点。

4. 农村为什么要加强家庭建设?

【答案】农村加强家庭建设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在家庭的发展阶段中,农村婚姻家庭面临着诸多问题,包括离婚与再婚问题、赡养老人问题、女性地位问题和家庭暴力问题,要想解决这些家庭问题,加强家庭建设是一个必要的选择。

(2)之所以要加强家庭建设,是因为加强农村家庭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主要包括:

①农村家庭建设是农村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现在在我国越来越多地引起政府部门和农民自身的重视。

②农村家庭建设同时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社会的稳定和健康发展,对于改善社会风气和加强社会治安,对于整个社会的道德建设和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都有很重要的意义。

③没有农村家庭建设或者农村家庭建设不成功,对于我们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都是十分不利的。

④农村家庭建设是我国农村政策中的重要内容。

5. 农村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答案】关于农村社会学研究对象的两种不同意见:

(1)农村社会学是研究农村社会的学科。农村社会学是研究农村社会的观点,即把农村社会视作一个整体进行综合研究。

(2)农村社会学是研究农村某一局部现象的学科

主张农村社会学是研究农村某一社会现象的学者较多,彼此差别明显。这些国内外学者的主张,并不是纯粹研究某一种农村社会现象,不涉及其他,实际上仅表明其研究的侧重点与他人不同而己。

综合上述两类意见,一般认为农村社会学是研究农村个人与社会关系的社会学分支学科。

6. 农村医疗救助制度有什么意义?

【答案】农村医疗救助制度是指政府拨款和社会各界自愿捐助等多渠道筹资,对患大病的农村《五保户”和贫困农民家庭实行医疗救助的制度。

农村医疗救助制度的意义有以下几点:

(1)农村医疗救助制度从功能上来看是切断病贫恶性循环链的治本之策,是切断贫困恶性循环的需要;

(2)从政府职责来看是人权保障的重要内容,政府有责任完善农村医疗救助制度,保障好农村贫困人口的切身利益;

(3)从社会保障的构架来看是完善我国社会救助制度乃至社会保障的迫切要求,是健全我国社会医疗保障体系的必经之路;

(4)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医疗问题不仅关系到社会公平,而且还能影响到社会稳定,是维护医疗公平和效率原则的客观需要。

7. 如何理解农村文化中的大传统和小传统?

【答案】(1)“大传统”

“大传统”是指在一个社会里由上层的知识分子所代表的文化,通常是由思想家的深刻反思所产生的精英文化。

(2)“小传统”

“小传统”是指一般社会大众特别是乡民或俗民代表的生活文化。民间文化属于“小传统”并不是经过文人的“雕琢”而成的文化,因而带有质朴和粗犷的性质。

(3)大小传统的关系

①在中国农村社会,大小传统的分野一直存在。大传统的上层士绅文化着重于形式的表达,习惯于优雅的言辞,趋向于哲理的思维,并且关照于社会秩序伦理关系上面;而小传统的民间文化则不善于形式的表达与哲理思维,大都以日常生活的所需为范畴而出发,因此是现实而功利,直接而质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