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1936年,我国民族工业发展较快。如最大的民族工业荣氏申新厂纱锭数和布机台数,在这十年间增长300%和281%,新兴工业部门如化学工业、橡胶工业等都有较大的发展。促进这一时期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有()①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全国,政局相对稳定②国民政府的推动、支持③中国人民反帝爱国运动的促进④爱国实业家的努力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在1948年8月到1949年4月之间,(全国)纸币增加了4524倍,上海的物价指数则上扬了天文数字般的135742倍。下列对这一历史现象的评说,不正确的是() A.是国民政府垮台的重要因素之一。 B.极大地阻碍民族工业的发展。 C.根源在于国家实施干预经济政策。 D.助长了官僚资本的急剧膨胀。
中国近代社会变迁并不是在封建社会母体中逐渐孕育而启动的,而是在早期资本主义国家的威胁和侵略下,被迫中断自身历史的发展进程,移入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进而开始由传统向近代化转变。“不是在封建社会母体中逐渐孕育而启动的”说明了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特点是() A.外源性。 B.地区差异性。 C.艰巨性和不彻底性。 D.殖民化与社会转型同步性。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的木工技术得到迅速发展,锯子、刨子、钻子等木工器械都是这一时期发明的。这些发明主要得益于() A.商品经济的发展。 B.井田制的瓦解。 C.冶铁技术的进步。 D.精耕细作技术的成熟。
英国人赫德在《中国见闻录》中称:“中国有世界上最好的粮食,米;最好的饮料,茶;以及最好的衣着,棉、丝、皮毛。既有这些大宗物产以及无数的土制副产品,所以他们不需要从别的地方购买一文钱的东西。”据此判断作者意在说明当时的中国() A.男耕女织。 B.自给自足。 C.物产丰富。 D.生活富足。
明人董含说:“昔士大夫以清望为重,乡里富人,羞与为伍,有攀附者必峻绝之。今人崇尚财货,贿拥资厚者,反屈体降志,或订忘形之交,或结婚姻之雅,而窥其处心积虑,不过利我财耳,遂使此辈忘其本来,足高气扬,傲然自得。”材料信息表明当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