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在知识经济加速兴起、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主要是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在这一背景下,我国开展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它给教师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冲击。于是,实施新课改的教师素质的提高,尤其是心理素质的提高成为保证课改质量的关键。
笔者查阅了国内外大量有关教师心理素质方面的研究资料,对教师心理素质作了简要概括。并结合数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提出了新课程改革对初中数学教师心理素质方面的要求,构建了新的初中数学教师心理素质的理想模型。
为了全面了解陕西省初中数学教师目前的教学现状,及时发现教师心理素质中不适应新课改的方面,为新课改的进一步实施和07年高中新课改的进行提供参考,笔者采用文献分析、问卷调查、深入访谈等方式,对陕西省农村初中数学教师的心理素质各方面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大多数教师都具有很强的责任感,抱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对工作兢兢业业。教学基本功扎实,人际关系和谐。但是在认知品质方面,如想象力,注意力分配等,农村数学老师整体水平不高。还有相当一部分农村教师仍然沉浸在传统教学中,对新课改持怀疑态度,在新课改所强调的一些教育能力方面表现欠缺,如教育科研能力、自我增值能力、教育创新能力等。在对调查结果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教师心理素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内在动力不足、教育行动与教育观念不符、教育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缺乏有力的外部支持。
最后笔者提出了若干关于完善农村初中数学教师心理素质结构的对策和建议。主要包括:首先从国家角度来说,要进一步完善师范生教育体系,严格控制师范生的录取,调整和完善课程设置。同时,努力搞好教师在职培训工作。其次,学校要努力为教师们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和工作氛围,大力开展校本教研,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心理素质的提高提供可能。最后,教师自身也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更新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反思,改变评价方式等,同时,也要掌握一些基本的自我调控方法。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