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同等学力加试)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 摘要
一、简答题
1. 试述人口自然结构的主要类型及内容。
【答案】(1)人口自然结构的主要类型:
一般所说的人口的自然结构主要包括人口的性别结构和年龄结构。
(2)人口自然结构的内容:
①人口性别结构的内容
a. 人口性别结构是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总人口中,男性人口和女性人口各自所占的比重,男女人口组成的性别结构是人口基本结构之一。
b. 人口性别结构对人口自身的增长有着直接的重大影响,因为人类是依靠两性的结合繁衍后代的,所以两性比例是否平衡,直接影响结婚率和妇女生育率,并进而影响人口出生率和人口再生产的速度。
②人口年龄结构的内容
a. 人口的年龄结构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某一时间、一定地区、各个年龄组人口在其总人口中所占比重,通常用各个年龄组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百分比表示。
b. 人口年龄结构是人口自然结构中的一个最基本的结构因素,一定地域人口年龄的形成是人口出生、人口死亡和人口迁移等动态过程,也可以预测未来人口出生、人口死亡及人口迁移的趋势。
2. 简述人类活动行为空间的含义与日常活动行为空间的主要内容
【答案】(1)人类活动行为空间的含义
人类行为空间是指人们活动的地域界限,它既包括人类直接活动的空间范围,也包括人们间接活动的空间范围。直接活动空间是指人们日常生活、工作、学习所经历的场所和通路,是人们通过直接的经验所了解的空间。间接活动空间是指人们通过间接的交流所了解到的空间范围,既包括通过邮政、电话等个人间的联系所了解的空间,也包括通过宣传媒介所了解的空间。
(2)日常活动行为空间的主要内容
人类社会的日常活动行为主要涉及人们的通勤、购物、闲暇等活动行为。
①通勤活动的行为空间
由于人们的居住场所与工作或上学场所处于不同的地点,上下班、上下学所经由的路线和地点就构成了人们通勤活动的行为空间。
②购物活动的行为空间
购物活动是人们日常行为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通勤、通学活动的行为空间有很大差异,购物时间与购物距离往往不是固定不变的,购物活动的行为空间主要与消费者自身的行为特征、
商业环境、居住环境及社会环境四方面因素有关。
a. 消费者的行为特征与购物行为空间
消费者自身的行为特征对购物行为空间具有一定的影响。在消费活动过程中,需求是刺激消费的主要原因,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认为消费行为就是满足某种需求所进行的购物行为活动
b. 商业环境与购物行为空间
商业空间的规模、类型、结构及周围设施状况等商业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其对消费者的吸引力。
c. 居住地环境与购物行为空间
受居住地的位置条件、交通条件和自然条件等居住地环境条件的影响。
d. 社会环境与购物行为空间
社会环境对购物行为空间也有一定的影响。如家庭的阶段性、消费者所处的社会阶层,经济收入状况、职业以及消费者周围的消费群体状况、。
③交际与闲暇活动的行为空间
朋友、同事、邻里和亲属之间的交际活动是闲暇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总体上看,邻里、同
事、友人之间的交际活动随距离的增加,交际次数减少; 亲属之间的交际活动则较少受距离的限制。
3. 地理学动态观察世界的途径有哪些
【答案】地理学动态观察世界的途径有以下几点:
(1)地方的综合
地方是研究过程和现象之间复杂关系的天然实验室。地理学长期的传统是试图了解小同过程和现象如何在各区域和地方间相互作用,了解这些相互作用如何赋予地方以独特的性质。
(2)地方之间的相互依赖
地方的特性不仅取决于其内部现象和过程,也依靠来自别处的人流、物流和思想流,从而导致地方之间的相互依赖性。了解这些流及其对各地方的影响是地理学的一个重要焦点。
(3)尺度间的相互依赖性
地理学关注空间和时间两种尺度,重视从全球到地方的空间尺度。改变分析的空间尺度能深入了解地理过程和现象,了解这些过程和现象在不同尺度上是如何相互联系的,能最大限度地表现某现象变化的尺度,能提供认识其形成机理、过程和性质的重要线索。
4. 简述农业生产的基本特点及其影响农业生产布局的主要因素
【答案】(1)农业生产的涵义
农业生产是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交织在一起的复杂生产过程。
(2)农业生产的基本特点
①季节性
农业生产主要是露天栽培,依靠太阳能由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而直接的或间接的转化为人类可以直接利用的有机物质。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依赖于生物的生活环境,因此,气候的季节变化直
接影响农业生产,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点。
②连续性和周期性
农业生产是在人的作用下完成的生物有机体的生命过程,而生物的生命过程本身有自己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自然规律。
a. 生物的生命过程世代相传,农业再生产过程表现出连续性:
b. 生物的生命过程又具有周期性,从生命开始到终结周而复始。
③对环境的适应性
a. 农业生物的再生产过程,与其周围生活的自然环境相适应,如果环境发生变化或受到损坏,会直接影响到农业的再生产过程。
b. 农业生产及其分布的变化,也会影响到生物有机体生活环境的变化,如果生物有机体不能适应环境的变化,农业生产就会受到严重影响。
④种植业、畜牧业和林业等农业部门的互生性。农业各部门的生物有机体之间互为生存条件和发展基础。
a. 种植业以粮食、薯类、瓜类、菜类及各种农副产品供畜牧业以饲料;
b. 畜牧业以肥料、动力与燃料供给农业与林业;
c. 林业对于农业和牧业有着调节气候、保持水土、防止自然灾害的作用,并供以燃料、建筑材料等。
(2)影响农业生产布局的主要因素有
①自然因素
自然因素通过土地、土壤、地形地貌、光热气候等直接影响农业生产地理格局。
②技术因素
技术进步和生产力提高会改变农业生产状况,从而影响农业地理分布。
③劳动力因素
农业劳动力的数量与素质影响农业分布。
④市场需求因素
农业生产发展及其分布状况的变化,明显地受市场需求的影响,市场需求常常可以改变己经形成的农业分布状况。
⑤交通运输因素
交通是农业产前、产中与产后服务必不可少的条件,是使农产品进入商品流通领域极重要的手段。
⑥工业与城市因素
一些工业生产分布与农业生产分布是密切相关的。特别是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工业一般分布在农业地区。但工业分布也会对农业分布提出要求,或改变农业分布状况。
⑦农业政策因素
农业政策对农业生产与布局会起到干预或调整的作用。农业政策包括农业经济体制政策、农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