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中国人民大学西方经济学(含理论与流派)2000考研试题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研真题

  摘要

中国人民大学2000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招生专业:西方经济学

考试科目:西方经济学(含理论与流派)

一、解释下列概念(每个概念4分,共20分)

1.成本方程

2.加速数

3.自然失业率

4.收入消费曲线

5.边际消费倾向

二、计算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已知一个国家的储蓄函数为S= -60+0.2Y,计划投资I=100。求:

(1)相应的消费函数;

(2)均衡的国民收入和消费量;

(3)投资乘数。

2.一个垄断厂商面临的需求函数为: Q=

而厂商的成本函数为: AC=a +βQ a −p b

其中,a ,b ,a 和β均为大于零的常数,Q ,P 和AC 分别为产量、单位价格和单位成本。求这个厂商的均衡产量和均衡价格。

三、问答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1.为什么说完全竞争可以导致资源的最优配置?

2.西方主流经济学和古典经济学的总供给曲线及其政策含义有什么不同?

3.为什么说需求曲线上的每一点都满足消费者效用最大化条件?

4.LM 曲线有哪三个区域?在这三个区域,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有什么不同? 这三个区域分别与什么样的经济状况相对应?

答案部分

中国人民大学2000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招生专业:西方经济学

考试科目:西方经济学(含理论与流派)

一、解释下列概念(每个概念4分,共20分):

1.成本方程:成本方程表示成本是投入的函数,即C =r 1x 1 + r 2x 2 + … +r n x n (r i 表示第i 种要素的价格,i =1,…,n )。通常可用成本函数表示,是指一定产量与生产该产量的最低成本之间的关系。表示厂商的总成本与其产出率或总产量之间关系的函数。它是由厂商的生产函数和生产中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投入所支付的价格决定的。可以用公式把成本函数表示为:

C =F (q )

其中,q 代表产量;C 代表厂商在生产q 产量时所需要支付的最低总成本;F 表示产量q 和总成本C 之间的函数关系。由于q =f (x 1, x 2, " , x n ) ,其中x i (i =1, " , n ) 表示生产要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