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680心理学综合之当代教育心理学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 摘要
一、选择题
1. 顿悟即突然觉察到问题解决的办法,它是通过( )实现的。
A. 尝试错误
B. 中介变量
C. 形成认知地图
D. 个体理解事物之间的关系、结构与性质等
【答案】D
2. 从例子到规则的学习,符合奥苏伯尔同化论中的( )。
A. 派生类属学习
B 上位学习
C. 关系类属学习
D. 并列结合学习
【答案】B
3. 依照桑代克的尝试一错误说,学习的基本规律有三:效果律、练习律和(
A. 准备律
B. 刺激律
C. 失败—成功律
D. 成功—成功律
【答案】A
4. 赫尔认为( )与生理需要状态相伴随并和有机体的生存有直接关系。
A. 原始内驱力
B. 生理内驱力
C. 继起内驱力
D. 心理内驱力
【答案】A
5. ( )是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创始人之一。
A. 维果斯基
B. 皮亚杰
。 )
C. 埃里克森
D. 朱智贤
【答案】A
6. 知识学习主要是学生对知识的内在加工过程, 它包括三个阶段:知识获得、知识保持和( )。
A. 知识检验
B. 知识运用忿
C. 知识扩展
D. 知识提取
【答案】D
7. 加涅认为下列哪项属于学习的范围( )。
A. 适应
B. 疲劳
C. 由生理成熟、或先天反应向所导致的变化
D. 态度、品德改变的倾向
【答案】D
8. 测量首先要根据某种标准和一定的程序将学生的学习行为与结果确定为( )。
A. 一种量值
B. 一种题型
C. 某种题型
D. 多种题型
【答案】A
9. 将学习分为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意义学习与机械学习的依据是( )。
A. 学习的方式
B. 学习的内容
C. 学习的目的
D. 学习的层次
【答案】A
10.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问题来源于教育实践,研究成果也将服务于教育实践。因此,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了作必须和教育实际密切结合,即遵循( )的要求。
A. 客观性原则
B. 发展性原则
C. 教育性原则
D.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答案】D
二、简答题
11.论述影响个体社会规范学习的一般因素。
【答案】社会规范学习作为学习的‘种类型,必然服从十学习的一般规律。同时,它作为一种特殊学习,又有其特殊性。从学习过程的内部因素来看,个体是否在学习中产生与社会规范相一致的认知与体验,是决定社会规范接受程度的关键因素。从学习过程的外部因素来看,个体社会行为的反馈效应,又反过来影响学习动机。影响社会规范学习的一般因素如下。
(1)交往需要
学习活动作为一种受意识控制的随意性活动,是受一定的需要驱使的。人的需要是复杂多样的,交往需要是最基本的社会性需要,是个体社会性发展的基础。交往需要构成社会规范学习的直接动因,又可分为爱的需要、归属的需要、自尊的需要与自我实现的需要。
(2)规范本身的类型特点
任何学习都要受学习内容的影响,社会规范学习客观上要受规范本身特点的制约。根据规范的性质,社会规范可以分为有禁止性规范与倡导性规范两类。这两类规范要求不同,难度一也不同。
(3)规范行为的社会反馈
人是一种由高级心理机能调控的自组织系统。这种调控机制的实现是以行为的社会反馈信息的获得为前题的。班杜拉将社会学习分为注意过程、保持过程、运动复现过程与动机过程四个环节,其中动机过程指的就是个体通过对行为的社会反馈信息的回收,决定是否将所学得的行为模式付之实施。在教育系统中行为的社会反馈作用是可以得到控制的,从而达到对规范行为的积极导向作用。
(4)认识与体验的一致性
社会规范学习是知、情、行的整合,即认知学习、情感学习与行为方式的综合。通过认知学习形成对社会规范必要性的认识。通过情感学习产生与规范相一致的情感体验。这是规范学习的核心,存在以下三种情况:认识与体验不一致,表明有意义障碍或情感障碍存在,社会规范的接受程度就表现为依从性水平; 认识与体验相一致,表明个体学习过程中不存在意义障碍或情感障碍,社会规范的接受便处于认同性水平; 认识与体验紧密结合,并得到巩固和发展,这为信念的形成创造了条件。信念是情感与认知的结晶。社会规范学习便进入信奉性水平。
12.怎样理解接受学习的意义与特点?
【答案】依据学习主体所得经验的来源不同,可以将学习分为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接受学习是指教学系统中,学生将别人的经验变成自己的经验,所学习的内容是以某种定论或确定的形式,通过传授者的传授和接受者的主动构建而实现的。
(1)接受学习的意义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