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沈阳师范大学戏剧艺术学院644艺术学基础[专业硕士]考研冲刺密押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写意戏剧
【答案】写意戏剧是在东方文化的土壤上滋生发展起来的一种戏剧样式,其中贯彻着东方民族寓实于虚、虚实结合的艺术精神。写意戏剧属于变现型,注重表现,不注重对现实人生的具象摹写,而着力于人物心灵的抒发与事件本质的探求,在形似与神似之间注重神似,强调以形传神,只是传“神”所需,淡化情节和冲突,有时甚至失去某些合理性。
2. 节奏
【答案】节奏是音乐最基本的表现手段,是指音响的长短、强弱、轻重等有规律的组合,它是旋律的骨干,也是乐曲结构的主要因素,能够使乐曲体现出情感地波动起伏,增强了音乐的表现力。任何音乐,无论是庞大的交响乐,肃穆的宗教歌唱,还是简朴的乡村民歌,都具有节奏。
音乐的奥妙之一在于这种周期性律动的无限多样性:二拍子、三拍子和四拍子各有不同的强拍循环周期,它们构成了音乐的不同格调。音乐的节奏和速度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不同的速度直接影响了音乐的性格。
3. 梆子腔
【答案】明末清初的戏曲声腔。明末清初形成于山陕交界的黄河两岸,有“山陕梆子”之称。清初,梆子腔被称为“乱弹”、“西调”等。乾隆年间,梆子腔名旦魏长生进京轰动剧坛,梆子腔流行全国,发展出各地特色不同的“梆子”,形成庞大的声腔体系。梆了腔的共同特点是以梆击节,有胡琴伴奏。
4. 国防电影
【答案】国防电影是中国左翼文艺运动领导人提出“国防文学”口号不久,于1936年2月提出的电影创作口号,主张电影工作者在民族存亡的紧急关头必须以电影为武器,更好地为抗敌斗争服务。国防电影口号的提出及围绕这一口号的讨论,对电影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代表作品有《生死同心》《夜奔》《马路天使》等。
5. 上下句
【答案】戏曲音乐结构形式的一种。梆子、皮黄等声腔系统,唱词大体是相对整齐的七字句
或十字句,其音乐则是以平衡对称的两个乐句构成的乐段俗称“上下旬”。在粤剧板式变化的唱腔中,上下句是最基本的结构形式,它是各种板式唱腔的发展基础。
6. 悲剧
【答案】悲剧起源于古希腊,由酒神祭祀中的酒神颂歌演变而来,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说悲剧是对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模仿,鲁迅说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悲剧的特征是:深刻的戏剧冲突,主人公进行斗争,历经磨难最后牺牲毁灭,悲剧行动发展对主人公造成悲惨结果,对主人公崇高的人道主义的伦理审美价值和理想给以肯定。悲剧代表作有: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
7. 皮黄腔
【答案】戏曲声腔。以二黄、西皮为代表的声腔。二黄调发源于安徽、江西、湖北交界的长江中游地区,清代乾隆年间活动于安庆至汉口间的广大地区。西皮调来源于西北的秦腔,在汉水流域发展成襄阳调,到汉口一带与二黄调汇合,被当地艺人称作“西皮”。皮黄腔在长江流域分布很广,是汉剧、湘剧、桂剧、赣剧、滇剧等剧种的主要声腔。乾隆末年,徽班带二黄调进京,对后来京剧的形成产生极大的影响。
8. 题目正名
【答案】戏曲术语。元明杂剧用以概括全剧情节的对句,有的用一联,有的用两联。如《窦娥冤》杂剧的题目正名是“秉鉴持衡廉访法,感天动地窦娥冤”。其作用一般认为是在演出前作广告以招徕观众。
二、简答题
9. 试比较院体画和文人画的不同。
【答案】院体画和文人画是中国传统绘画中两种备受瞩目的绘画风格,二者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画家身份不同
院体画出自隶属官府画院的画家,文人画多为文人士大夫用以抒情寄兴、托物言志的绘画形式。
(2)绘画技法不同
院体画多以花鸟、山水、宫廷生活及宗教内容为题材,作画讲究法度,重视形神兼备。宋代翰林画家们在构图和技法上有了很大的改进。强调构图的完美性,叙事性的内容着眼在“事”,以诗意的内容着眼“意”,通过某种场景来传达如诗一般的意境,表现的主题明确。宋代院体画很讲究虚实、主次关系。画面注重取舍,善用空白,留以想象。院体山水画的最大特点是讲究对物体的仔细观察。
文人画题材偏重墨竹、墨梅、山水树石及花卉,以梅兰竹菊自喻,元代文人画家王冕善画墨
梅,即取“梅花香自苦寒来”之意; 在形象塑造上,反对过分拘泥于形似的描写,元代倪瓒提出其绘画“逸笔草草,不求形似”,用笔若草草不经意但却情态生动;在用色上,重水墨轻色彩,认为“运墨而五色具”,力倡天真清新的风格;强调诗书画三位一体,主张绘画要做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追求画面中的诗意表达; 作画以书法用笔,在画面题诗以表达心志,这一点在元四家的作品中有明确体现。
(3)整体艺术特征
院体画其艺术特征表现为造型准确,格法严谨,精微细腻; 赋色浓艳,华贵富丽; 既有精密不苟之长,某些作品又有萎靡柔媚的倾向,形成院体画的独特风格。院休画多作宣传教化、粉饰太平之用,有一定的政教功能且反应了最高统治者的审美标准。宋代院画“高洁为工”的鲜明风格特征,给后代的传统绘画以深远的影响。
文人画家们都有精深的文化修养和书法造诣,绘画多为寄兴抒情之作,作画目的在“聊以自娱”,艺术功能上标榜“写胸中逸气”、“自娱”,不趋附社会审美爱好,强调表达作者的主观情感。在创作上不为他人所役,不肯供笑献勤。有着文人的清秀雅致,逸气傲骨。
10.如何理解舞蹈艺术的三个层次?
【答案】一般来说,舞蹈艺术应该包含以下三个层次:
(1)生活中的手舞足蹈一一动态性舞蹈
生活中的手舞足蹈虽然还算不上严格意义上的艺术舞蹈,但它作为一种肢体运动的存在,却是社会的、民族的、时代的因素在不同的个体身上的反映。
(2)对动作有一定提炼的自娱自乐舞蹈——自娱性舞蹈
①舞蹈的起源与祭祀和游戏有关。
②少数民族和汉族乡村的舞蹈
我国少数民族和汉族乡村留存的大量丰富的舞蹈,在没有经过专门的舞蹈家提炼、加工、美化之前,基本上就处在该阶段。
③自娱自乐的舞蹈的产生
a. 为了弥补现代文明给城市市民带来的孤单、冷漠以及精神上的各种隔膜,人们想出了新的自娱自乐的舞蹈——交谊舞、迪斯科、劲舞、街舞和各种各样的当代流行舞等。
b. 自娱自乐舞蹈经过了人们事先组织、演化,形成了一定的模式,双方跳舞有一定的规矩。 c. 自娱自乐舞蹈驱使舞者参与是为了健身、交友,它是一种社会交际的舞蹈,并且带有体育锻炼的色彩。
(3)经过创作者编排的,在剧场或其他场地表演的舞蹈——表现性舞蹈
在这类舞蹈中,能够清楚地看到表演者和编创者对舞蹈艺术性的刻意组织、编排、雕琢和创造,能够看到作品的起、承、转、合的完整过程。其特点主要有:
①它是表演给人看的,带有娱人的特性,而非纯粹的自娱自乐;
②它通过动作组合和有意识的编排和表演,目的是要传达出某种思想或者超乎自我之上的某种强烈的感情,而不是自我情感的发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