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554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贸易所得

【答案】贸易所得是指在开放的自由贸易下,各国通过贸易进行专业化分工和全球范围的交换,提高了社会的福利水平,各国都比贸易前增加了消费,达到了在自己自足时不可能达到的消费水平,可以消费超出其生产能力的产品。

2. 进口配额

【答案】进口配额是指一国政府对于某些商品一定时期内的进口数量或金额,事先加以规定的限额。超过规定限额的不准进口。进口配额的形式有:全球配额,即适用于世界范围内任何国家或地区的配额,按进口商的申请先后批给一个不定期额度,直至额满为止;国别配额,即按国家和地区进行分配的固定配额,有的由单方面强制规定,有的由双方谈判达成协议确定;进口商配额,即按不同进口商分配给一定配额。有的国家还将进口配额与片收关税结合起来,在配额以内给予低税、减税或免税待遇,超过配额则片收较高关税或附加税,称为关税配额。

3. 保护就业论

【答案】保护就业论是贸易保护理论的一种,主要在西方发达国家盛行。该理论是指,每当经济不景气,失业率上升时,西方国家的一些政治家和工会领袖就归罪于来自外国的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竞争,纷纷主张以限制进口来保障本国工业的生产和就业。保护就业论可以从微观和宏观两方面来解释。从微观上说,某个行业得到了保护,生产増加,工人就业也就增加。从宏观上说,保护就业论是建立在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说基础之上的。20世纪80、90年代的西方贸易保护主义加强的一个重要理论依据,就是保护国内的生产和就业。

4. 自由边境区

【答案】自由边境区是指在与邻国接壤的边远省或边境城市中划出的专供对邻国自由进出货物的地区。设置自由边境区可以繁荣边境贸易,特别是在一些国家,荒僻的边远地区与内地交通不便,设立自由边境区便于当地从邻国获得必需的物资供应。

5. 坎姆模型

【答案】坎姆模型是由经济学家默瑞•坎姆在1964年提出的一个用于解释双向贸易的经济模型。当代贸易理论用“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来解释资源储备相似国家之间和同类工业产品之间的双向贸易,这种双向贸易的基础是由企业生产规模不同而产生的成本差异。坎姆模型是当代贸易理论的一个代表,它是说明外部规模经济导致国际贸易从而解释“北北贸易”的一个模

型,可以用于说明两个技术相同、资源禀赋相同,甚至需求相同的国家为什么会进行贸易。

6. 反补贴

【答案】反补贴是指一国反倾销调查机关实施与执行反补贴法规的行为与过程。其中的补贴是指一国政府或者任何公共机构向本国的生产者或者出口经营者提供的资金或财政上优惠措施,包括现金补贴或者其他政策优惠待遇,使其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比未享受补贴的同类产品处于有利的竞争地位。世界贸易组织反补贴协议将补贴分为三种基本类型:禁止性补贴、可诉补贴和不可诉补贴。

7. 边际要素生产率

【答案】边际要素生产率是指増加一个单位的生产要素所增加的产量,即要素的边际产量。边际要素生产率跟要素的投入量有关。一般来说,当一种要素不变时,另一种要素的边际生产率会随着其投入量的不断增加而下降,即“边际要素生产率递减规律”。

8. 入世承诺

【答案】入世承诺是指一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时向世贸组织所作出关于入世以后在经济、文化、服务贸易等方面的一系列承诺。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时作出的承诺主要包括降低贸易壁垒和开放服务业市场两个方面。这些承诺具体体现在中国加入议定书和工作组报告等法律文件中。

(1)在降低贸易壁垒上,中国承诺进一步开放国内市场,包括关税的大幅下降和非关税壁垒的逐渐取消。

(2)在对外开放服务业方面,中国承诺电信、金融、保险等服务业采取渐进式的开放,由管制较严的“试点”或部分禁止,到可预见的逐步准入,到完全开放。

二、思考题

9. 假定中国总劳动为600小时,生产每单位钢铁F 需要4小时,而生产每单位大米X 需要2小时,中国的福利函数为

(1)求封闭经济中国的福利水平。

(2)假设开放后大米的相对价格为1,求开放后中国的福利总水平。

(3)求开放的分工所得和交换所得。

【答案】中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为大米的机会成本为1/2单位的钢铁,根据福利

或函数可知每一条效用曲线上大米对钢铁的边际替代率为(1)封闭经济中的福利最大化必在大米的边际替代率与机会成本相等处,即代入生产可能性曲线得:

(2)开放经济中国完全分工,全部生产大米,交换曲线为

福利最大化必在大米

的边际替代率与贸易条件相等处,即:或

代入交换曲线得

(3)交换所得:假设中国没有完全专业生产大米,仍然像封闭经济那样生产100单位大米和100单位钢铁,但大米以1:1的比例交换钢铁,新的交换曲线为

边际替代率与贸易条件相等处,

交换所得为

10.在分析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0)的利弊时,有人说“为了能够打开出口市场,我们不得不降低关税,进口一些外国产品。这是我们不得不付出的代价”,请分析评论这种说法。

【答案】“为了能够打开出口市场,我们不得不降低关税,进口一些外国产品。这是我们不得不付出的代价”这种说法的思想根源实际是“重商主义”。重商主义认为出口有利,进口受损。实际上降低关税,多进口本国不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把资源用在更加有效率的产品生产中去再出口,能大大提高一国的福利水平,对一国来说反而是好事。

11.假定印度在世界上是某种铜矿的供应小国。国内对这种铜矿的需求和供给分别为:

某一天印度政府突然意识到这种铜矿对发展军事工业的重要性,决定把它的出口限制在100单位,并免费发放了100单位的出口许可证。试分析出口数量限制对社会各利益方及总体福利的影响。如果政府知道国内铜矿市场的供需曲线,它还会选择使用许可证来限制出口吗?试为印度政府设计一种更加有利的限制方案。大国搞出口补贴要比小国损失小,是否搞生产补贴也是如此?

【答案】(1)出口数量限制对社会各利益方及总体福利的影响。

如图1所示,国内消费量()加上限制后的出口量()如果少于生产量,国内生产就会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造成国内市场铜矿价格的下降。价格下降对生产和消费的影响与征收出口关税时相同,铜矿消费者与生产者利益的变化也相同。与征收出口关税不同的是,政府有可能失去了税收收入。出口配额是免费分配的话,即免费发放出口许可证时。获得出口配额的部门(出口商)则得到了这部分由出口差价带来的利益,即图中的c 。对整个社会来说,这种方式所产生的利益变动与征收出口关税的情况一样。

相对自由贸易,出口许可证降低了国内铜矿的价格,消费者获利,国内生产者总体受损,但是得到免费出口许可证的部门仍然可以以国际价格出口,他们可能从中获利;然而社会总体福利依然是下降的。 福利最大化仍在大米的处。代入交换曲线

得分工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