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扬州大学0402,宪法学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摘要

一、概念题

1. 人身自由

【答案】人身自由是指公民的人身(包括肉体和精神)不受非法限制、搜查、拘留和逮捕。广义的人身自由,除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外,还包括与人身自由相联系的人格尊严和公民住宅不受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以及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公民的人身自由,是公民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参加国家政治生活和享受其他权利自山的先决条件。人身自山是公民最基本、最起码的权利。

2. 议会财政权

【答案】议会财政权是指议会享有对国家财政的决定权和对政府财政的监督权。财政决定权包括决定国家财政以及预算、税收、关税、借贷等的权力。财政监督权包括审查决算和公共资金审计。在此,最重要的是批准政府的财政预算案。有的国家甚至规定,预算案须由议会亲自编制。在实行责任内阁制的国家,如果议会拒绝通过财政预算案,就表明政府失去了议会的信任,可能导致内阁辞职。

3. 成文宪法与不成文宪法

【答案】(1)成文宪法是指由一个或者几个规定国家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的宪法性法律文件所构成的宪法典。不成文宪法是指没有统一的法典形式,宪法规范往往公布在各种宪法性文件、宪法惯例和法院的判决中。这是由英国学者蒲莱士首次提出的宪法分类,依据的标准为宪法是否具有统一的法典形式。

(2)成文宪法和不成文宪法的区别在于:

①两者的划分是相对的,它们之间的区别是程度上的而非性质上的。不论成文宪法或者不成文宪法都是由具有宪法效力的宪法规范所构成的。

②即使在成文宪法国家,除了宪法典之外,不成文宪法的形式也构成宪法制度的重要基础,通常以宪法惯例、宪法判例或者权威性的法律文件弥补宪法典的缺失。

③不成文宪法国家的宪法也会发生变化和发展。

4. 单一制、联邦制与邦联

【答案】国家结构形式是指国家整体与其组成部分之间、中央政权与地方政权之间的相互关系。国家结构形式是随着国家的产生和发展而形成和变化的。但一般说来,国家结构形式主要有单一制和联邦制两大类型。

(1)单一制是指国家由若干普通行政单位或自治单位、特别行政区等组成,各组成单位都是国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国家结构形式。

(2)联邦制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联邦组成单位(如邦、州、共和国等)组成联盟国家的国家结构形式。

(3)邦联是指若干主权独立国家为实现某种共同目的(如军事、贸易等)而结成的松散的国家联盟。

5. 比例代表制

【答案】比例代表制是指依一定的计票方法,使各政党依其所得票数,按比例选出代表的制度。比例代表制的选举结果能公平反映各政党的政治实力,使党员人数多的政党多出代表,人数少的政党也可依比例选出少数代表,并可将死票减少到最低限度。

6. 言论自由

【答案】言论自山是指公民对于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各种问题,有通过语言方一式表达其思想和见解的自由。言论自由在公民的各项自由权利中居于首要地位。从法理和立法实践看,任何自由都必须在法律的范围内行使,我国公民的言论自由同样应该在法律的范围内行使,言论自由的行使范围包括:①不得利用言论自由煽动群众反对政府,危害国家和社会安定:②不得利用言论自由对他人的人格尊严进行侮辱诽谤。

二、简答题

7. 违宪与违法的关系是什么?

【答案】(1)违宪与违法的联系

违宪与违法是相对的‘对概念、范畴和制度。宪法学所研究的违宪是指直接违反宪法的情形,或者说是狭义上的违宪。

(2)违宪与违法的主要区别

①性质不同。违宪是违反宪法,违法是违反法律。

②主体不同。违宪的主体是能够直接依据宪法实施宪法行为的主体,通常包括国家机关和政党组织,公民个人并不享有依据宪法行使国家权力、实施宪法行为的资格,因而并不构成违宪的主体。国家领导人因能够依据宪法行使国家权力、实施宪法行为而可以构成违宪的主体。凡是能够依据法律行使权力、履行义务的主体都可以构成违法的主体,违法的主体既包括国家机关和政党组织,也包括所有的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个人。

③审查主体不同。进行违宪审查的是特定的违宪审查机关,有的国家是普通法院,有的国家设立专门的国家机关,有的国家是代表机关,而进行违法判断的机关通常是普通法院。

④制裁不同。违反宪法的制裁是针对行使国家权力的特定形态作出的规定,如违宪审查机关宣布法律文件无效、撤销违宪的法律文件、在个案中拒绝适用违宪的法律文件、确认政党组织违宪、确认具体的宪法行为无效、弹幼实施违宪行为的国家领导人职务等。而违反法律的制裁包括民事制裁、行政制裁和刑事制裁,它们与宪法制裁的形态存在着巨大的区别。

8. 我国宪法结构。

【答案】宪法结构是指构筑宪法的各个组成部分的有机组合和有序排列。宪法结构包括内容结构和形式结构。成文宪法的内容结构就是宪法宣言、宪法原则和宪法政策、国家机构、公民基本权利与基本义务、技术性事项等各部分内容的排列次序。成文宪法的形式结构是指构筑一国成文宪法典各个要素的外部组合,实际上是指宪法典的体例。我国宪法的结构也包括内容结构和形式结构。

(1)我国宪法的内容结构

一般说来,一国宪法主要包括宪法宣言、宪法原则和宪法政策、国家机构、公民基本权利与基本义务、技术性事项等内容。

①我国1982年宪法序言属于纲领性序言,提出了四项基本原则,并规定了我国人民的根本任务和对外政策等。

②我国1982年宪法内容包括总纲、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和国旗、国歌、首都几个部分。1982年宪法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一章置于《国家机构》一章之前,突出了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重要地位。

(2)我国宪法的形式结构从形式结构上说,宪法正文一般山总则、分则、附则二大部分组成。现行宪法全文共4章,7节,138条,另附31条修正案。关于章、节、条的设计,均有中文数码明确表示。

①从内容上看,总则一般包括基本原则条款、基本政治制度条款、基本经济制度条款、基本文化制度条款、国家标识制度条款等。

②分则是总则的具体化,分则的条文是宪法规范的主要表现形式,是一部宪法的实体内容。一般包括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的设置、权限和活动原则、宪法的实施与}nm, . 督以及过渡性条款等内容。

③宪法正文的附则

宪法正文的附则,有的称为“补则”或“最后规定”,通常规定宪法自身的最高法律效力、生效时间和生效条件、宪法的修改和补充等内容。我国宪法没有规定附则。

9. 简述宪法观念的主要作用。

【答案】宪法观念的主要作用包括:

(1)宪法观念对宪法创制的作用

宪法观念尤其是制宪权主体的宪法观念,是决定制定什么样宪法的主要因素,不同的宪法观念是导致世界上宪法千姿百态的原因之一。

(2)宪法观念对宪法实施的作用

宪法要发挥作用就必须实施。宪法实施与宪法观念可以相互促进,宪法观念在宪法实施中得到实现,同时在宪法实施中不断得到完善和发展,二者的良性互动必然导致宪政国家的实现,二者的恶性发展则可能导致对民主和人权的践踏。

(3)宪法观念对民主政治建设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