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西南大学普通生物学(同等学力加试)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维管植物。

【答案】维管植物是指那些发展出能较好的输导水分、无机盐、营养物质的输导组织的植物,它包括用孢子繁殖的低等维管植物(蕨类植物)和用种子繁殖的维管植物。

2. 糖类。

【答案】糖类是指含有多羟基的醛类或酮类化合物,及其产生的缩聚物或衍生物。

3. 初生生长。

【答案】初生生长是指直接来自顶端分生组织的衍生细胞的增生和成熟的生长过程。

4. 基因文库。

【答案】基因文库是指大量的、代表某生物体整个基因组的DNA 片段插入到载体DNA 中,转化大肠杆菌后收集在一起作永久保存的遗传物质库。

5. 自由能。

【答案】自由能是指细胞能在一定生化反应条件下用于做功的能。

6. 赤道面。

【答案】赤道面是指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细胞有丝分裂中期,纺锤体内的微动的染色体逐渐聚集在赤道面上,各着丝粒排列在这个平面上而形成赤道板。及至末期,在动物细胞中,赤道面的表层细胞质产生凹缩,而开始细胞质分裂;而在植物细胞中,则从赤道面的中央部位发展形成成膜体,在赤道面上形成细胞板;

7. 利他行为。

【答案】利他行为是指牺牲自身,使种群得利的行为。可用亲缘选择和广义适合度解释。

8. 变温动物。

【答案】变温动物又称冷血动物,是指体温因周围环境而改变的动物。如鱼类、两栖类、爬虫类。

二、简答题

9. 以心脏结构的变化说明脊椎动物各纲血液循环系统的进化。

【答案】(1)鱼纲:一心房、一心室,单循环;

(2)两栖纲:—心房、一' 心室,不完全双循环;

(3)爬行纲:二心房、一心室,心室有纵隔,不完全双循环;

(4)鸟纲、哺乳纲:二心房、二心室,完全双循环。

以上各纲脊椎动物心脏结构的变化说明,脊椎动物各纲血液循环系统的进化与脊椎动物及其心脏进化程度密切相关。

10.为了帮助山区农村发展肉牛生产,请提出你的一个工作计划大纲。

【答案】(1)牧草和饲料植物种植和管理,不仅为肉牛提供食料,还可以保持水土,从而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

(2)根据草地承载力或载畜量确定放牧强度,在适度利用下,草地才能保持稳定高产。过度放牧虽可带来短期的増益,但却造成永久性的资源破坏。

(3)适时屠宰肉牛,建立一个合理、高效、稳定的人工生态系统。

11.神经系统与内分泌系统是如何密切配合的?

【答案】(1)形态结构上的联系:垂体后叶与下丘脑两者发生上同源、通过垂体柄相通;肾上腺髓质来源于外胚 层,与神经细胞同源;

(2)功能上的联系: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分泌激素;其他神经细胞也有分泌功能,如神经递质;有些神经递质、神经调节物就是激素(白细胞介素;去甲肾上腺素等);神经递质与激素的作用、作用机制相同;激素的活动受神经系统的调控,下丘脑(内分泌系统的最高统帅)控制内分泌系统的司令部、中心(垂体)控制内分泌系统;激素也对神经系统的活动产生影响。

12.简述(或用表解说明)成熟花药的发育及花粉粒的形成过程。

【答案】

13.何为生物钟?植物有无生物钟?请设计实验证明之。

【答案】(1)生物钟:生物体内控制节律的计时装置,是指动物体内决定生物时间节律的一

种生物化学机制,对动物的昼夜节律、季节节律、潮汐节律等行为起调节作用。

(2)植物有生物钟。原因如下:

许多种花在特定的时间开放,例如牵牛花在清晨开,葫芦和夜来香的花晚上开。植物的开花时间,是由生物钟决定的。

扁豆、合欢草、含羞草等植物的叶子,昼张夜闭,这种睡眠运动也是由生物钟控制的。 (3)设计实验:

把含羞草放在一定温度的暗室里,观察它们的叶子是否仍然大致以一天为一个周期,不断地上下运动。如果含羞草有这种周期性的运动,说明这是由植物本身内在的节律性造成的。植物所表现出的周期性变化,可以认为是受植物的生物钟支配的。

14.简述AIDS 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答案】(1)爱滋病的传播途径

爱滋病(AIDS ), 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其传播途径有3种:性接触,血液传播,母婴传播。

(2)预防措施

预防艾滋病的性传播:洁身自爱,避免婚前、婚外性行为;发生性行为时正确使用避孕套;及时治疗性病;不卖淫、嫖娼。

预防艾滋病的血液传播:不使用未经检测的血液及血液制品;严禁吸毒,不与他人共用注射器;任何需要侵入性的刺破皮肤的过程,都有一定的艾滋病病毒传播危险。

预防艾滋病的母婴传播:感染了HIV 的妇女通过妊娠、分娩或哺乳将病毒传给婴儿。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妇女应避免怀孕,如怀孕应人工流产。孕产妇在分娩前、后使用抗病毒药物,可降低艾滋病通过母婴传播的几率。采用人工喂养,也可减少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危险性。

所引起的传染病。

三、论述题

15.论述植物细胞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异同点。

【答案】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

作用把有机物质氧化分解为

和和:转变成有机物质并释放氧气;同时也通过呼吸

同时放出能量供生命活动利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赖,它们共同存在于统一的有机体中。

(1)不同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在原料、产物、发生部位、发生条件以及物质、能量转换等方面有明显的区别。

原料:光合作用的原料是水、等无机物,呼吸作用的原料是有机物和氧气;

部位:光合作用在叶绿体进行,呼吸作用在线粒体内进行;

条件:光合作用需要光照,呼吸作用有光、无光都可发生;

物质、能量转换:光合作用是有机物合成、储藏能量的过程,光能-电能-化学能;呼吸作用是有机物分解、释放能量的过程,稳定的化学能-活跃的化学能;

产物:光合作用的产物是糖类、氧气,呼吸作用的产物

和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