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浙江农林大学普通生物学(同等学力加试)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性染色体。

【答案】性染色体是决定性别的染色体。

2. 遗传漂变

【答案】遗传漂变是指基因频率在小群体里随机波动的现象。遗传漂变和选择、突变、近亲繁殖等都是影响等位基因频率的因素。

3. 反射弧。

【答案】反射弧是指从接受刺激到发生反应的全部神经传导途径。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元、神经中枢(中间神经元及突触连接)、传出神经元、效应器5个环节。是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

4. 学习。

【答案】学习是指动物借助于个体生活经历和经验使自身的行为发生适应性变化的过程。

5. 生物群落的结构。

【答案】生物群落的结构是指群落中各种生物在空间上的配置情况,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等方面。垂直结构是指群落在空间上的垂直分化或成层现象。水平结构是指群落在空间的水平分化和镶嵌现象。

6. 染色质。

【答案】染色质是细胞核中能被碱性染料着色的物质,是真核细胞在间期核中的DNA 、碱性蛋白、酸性蛋白及少量RNA 共同组成的线状复合体。

7. 聚合酶链式反应。

【答案】聚合酶链式反应是指在体外模拟发生于细胞内的DNA 快速扩増特定基因或DNA 序列的复制过程的技术。

8. 异地种形成。

【答案】异地种形成是指两个初始种群在新种形成前,其地理分布区完全隔开、互不重叠,这种情况下的新种的形成。

二、简答题

9. 请用植物为例,阐述生物适应的涵义。

【答案】适应是生物体共同的特征,是指一种生物和它具有的某些遗传性状提高了它在特定环境中生存和生殖的能力。以旱生植物为例,干旱环境的主要矛盾是缺水和光线强:

旱生植物根系发达,叶表面积较小,叶表面增生了许多表皮毛或白色蜡质,以减少水分的蒸发和加强对阳光的反射。旱生植物的新陈代谢极为缓慢,这是它们在长期的生存斗争中获得的适应性。旱生植物的结构、功能与环境相适应。

10.简述假说和实验的关系。

【答案】假说是指根据已知的科学事实和科学原理,对所研究的自然现象及其规律性提出的推测和说明,而且数据经过了详细的分类、归纳与分析,得到一个暂时性但是可以被接受的解释,科学的重要原则是假说是可以检验的;实验是指在人为地干预、控制所研究对象的条件下进行的观察。实验不仅意味着某种精确地操作,而且是一种思考的方式。进行实验步骤如下:

(1)对研究对象所表现出来的现象提出某种可能的解释,也就是提出某种设想或假说,然后设计实验来验证这个设想或假说。

(2)根据假说,用推测和类推的方法,对可能发生的事件作预测,并在进一步观察和实验中检验它。

(3)如果实验的结果不支持假说,就应提出新的假说,作新的探索;如果证明这个假说是正确的,那么这个假说就不再是假说,而是定律或学说了。

11.简述生物彼此之间的关系。

【答案】生物彼此之间的关系包括:

(1)食植与捕食是生物间最常见的种间关系。

(2)两个物种因利用同一有限资源而发生竞争。

(3)互惠共生是对双方都有利的一种种间关系。

(4)寄生与拟寄生有本质差异,寄生是指生活在一起的两种动物,一方获利并对另一方造成损害但不把对方杀死的现象;而拟寄生则导致寄主死亡,更接近捕食现象。

(5)生物种间关系还有合作,共栖等。

12.例说明从细胞形成组织、器官、系统直至个体的过程。

【答案】(1)人体的细胞 人体的细胞有

(2)组织

由一种或多种细胞组合成的细胞群体称为组织。人体有4种基本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这些组织执行不同的功能。

(3)器官

亿个,由于细胞的分裂和细胞的分化,使人体的细胞多种多样,形态各异,功能也各不相同,分为很多类型。

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联合起来,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称为器官。例如胃是由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和神经组织构成。

(4)系统

由功能不同的多个器官按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形成行使一项或多项生理功能的结构,称为系统。人体至少可以分为11个功能系统:皮肤系统、骨骼系统、肌肉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淋巴和免疫系统、呼吸系统、排泄系统、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和生殖系统,这些系统协调配合完成人体的各种生命活动。

13.秀丽隐杆线虫在生物研究中有模式动物之称,它有什么生物学特点?目前科学家主要研究它哪方面内容?有何重要意义?

【答案】(1)生物学特点:

秀丽隐杆线虫是一种很小的蠕虫。成体长1mm ,全身透明,雌雄同体或雄性,两性成虫只有959个细胞,雄性成虫只有1031个体细胞。神经系统解剖结构十分简单,仅有302个细胞,约占整个动物体细胞总数的三分之一。整个的生命周期仅3天。

(2)研究内容及其意义:

秀丽隐杆线虫已经成为现代发育生物学、遗传学和基因组学研究的重要模式材料。细胞凋亡现象及其机理最早是在线虫中被揭示的,野生型线虫胚胎发育中细胞分裂和细胞系的形成具有高度的程序性,

对其发育进行遗传学分析发现了抑制细胞凋亡的

和基因和执行细胞凋亡的

基因,随后在脊椎动物中发现了与之同源的基因。线虫的生命周期短,使得不间断的观察并追踪每个细胞的演变成为可能。人们已经建立了完整的线虫从受精卵到所有成体细胞的谱系图。这意味着,它机体里每一个细胞的来龙去脉都处于我们的视野中,清晰并且无所遗漏。干涉显微镜可追溯发育过程中每一个神经元的起源,连续电镜切片可显示所有神经元之间的突触连接和神经通路网络模式,并易于得到行为突变体,最近完成的基因组全序列测定可提供构建整个动物所需的全部遗传信息。线虫神经系统虽小,但含有高等动物脑的大多数分子成分,可利用全基因组序列提供的信息和同源克隆等方法,分离高等动物神经系统基因。

14.动、植物细胞和细菌的大小在哪一范围内?怎样理解细胞的大小与个体大小的关系?

【答案】

典型的原核细胞的平均大小在

只有lOOnm 。而真核细胞的直径平均为之间,细菌类的支原体是最小的细胞,直径动、植物细胞一般为10〜100pm 。

同类型细胞的体积一般是相近的,不依生物个体的大小而増大或缩小。如人、牛、马、鼠、象的肾细胞、肝细胞的大小基本相同。参天大树和丛生灌木在细胞的大小上并无差别;鲸的细胞也不一定比蚂蚁的细胞大。因此,生物个体的大小主要决定于细胞的数量,与细胞的数量成正比,而与细胞的大小无关。细胞必须维持合适的表面积/体积,细胞靠表面接受外界信息,与外界交换物质。表面积太小,这些任务就难以完成。

三、论述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