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436资产评估专业基础[专业学位]之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考研强化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庇古税

【答案】在解决因外部性引起的市场失灵时,传统的方法是由政府提供干预。干预可以采取税收的方式,如向产生消极外部影响的厂商征收税金,使它向政府支付由于污染等导致的社会成本增加的部分,把厂商造成的外在成本内部化,促使它们消除或减少消极的外部影响。对产生积极外部影响的机构,政府应进行补贴,这就是庇古税。

采取庇古税的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解决外部性的问题,但是这类政策不能完全杜绝外部性,并且它的实施需要有相当人的机会成本。如政府向产生负的外部性的企业征税时,政府要能对外部性活动进行直接度量,以确定征税金额,这显然成本很高。

科斯定理为解决外部性提供了新的思路,它强调明确所有权的重要性,认为可以不需要政府干预,只要财产权是明确的,并且其交易成本为零或者很少,则无论在开始时将财产权赋予谁,市场均衡的最终结果都是有效率的。

2.微观经济学

【答案】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对称,主要以家庭、厂商(企业)和市场等单个经济主体及其相互关系为研究对象的经济学。微观经济学是以市场经济中各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和经济规律作为考查对象,研究单个生产者或企业是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生产商品和劳务以获取最大利润,以及单个消费者或家庭是如何利用有限的货币收入购买商品和劳务以获取最大满足的学科。因此,微观经济学的核心内容是论证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原理。

微观经济学采用个量分析法,个量是指与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相适应的经济变量,如单个生产者的产量、成本、利润,某一商品的需求量、供给量、效用和价格等。微观经济学在分析这些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时,假设总量固定不变,又被称为个量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内容主要包括:消费理论或需求理论、厂商理论、市场理论、要素价格或分配理论、一般均衡理论和福利经济理论等。由于这些理论均涉及市场经济和价格机制的作用,因而微观经济学又被称为市场经济学。

3.需求的变动

【答案】需求的变动是指在某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在几何图形中,需求的变动表现为需求曲线的位置发生移动。

需求的变动

如图所示,当任何一种其他影响购买计划的因素变动时,将引起需求曲线移动和需求变动。

,需求减少使需求曲线向左移动(从D 0到D 2)需求增加使需求曲线向右移动(从D 0到D 1)。

二、计算题

4.假设经济中只有A 和B 两个消费者以及X 和Y 两种消费品,消费者A 的效用函数为

, 消费者B 的效用函数为

,试解:

(1)通过计算来准确画出该经济的埃奇ifs 斯盒状图及其交换契约曲线。

(2)令P X =1,求能够使得二者的消费量达到帕累托最优的P Y ,以及此时A 与B 各自的消费量,X A , Y A ,X B ,Y B 。

【答案】(1)消费者A 的边际替代率

消费者B 的边际替代率有:。

又因为:, 所以有

:,。交换的契约曲线上的点满足,故。假设初始禀赋分别为

整理可得,同理可得Y B =2XB 。该经济的埃奇握斯盒状图及其交换契约曲线如图所示。

埃奇握斯盒状图及其交换契约曲线

(2)由(1)知,二者的消费量达到帕累托最优时

假设经过市场交易后,均衡时两人拥有的商品的数量组合分别为:时,。和。均衡,当P X =1时,可得

同时,消费者A 和消费者B 必须满足各自的预算约束

:

联立上述方程式可得:

为:。因此,达到均衡时,消费者A 和B 消费X 商品和Y 商品分别

5.画图说明厂商在既定成本条件下是如何实现最大产量的最优要素组合的。

【答案】(1)以图为例来说明厂商在既定成本条件下是如何实现最大产量的最优要素组合的。由于本题的约束条件是既定的成本,所以,图中只有一条等成本线AB ,此外有三条等产量曲线Q 1、Q 2和Q 3以供分析,并从中找出对应的最大产量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