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理论之中国建筑史考研核心题库
● 摘要
一、选择题
1. 位于河南巩县的“康百万庄园”是我国黄土地区规模最大的( )。
A. 锢窑住宅建筑群
B. 台窑住宅建筑群
C. 靠崖窑住宅建筑群
D. 地坑窑住宅建筑群
【答案】A
【解析】康百万庄园又名河洛康家,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MAA 旅游景区,位河南省巩义市(原巩县)康店镇,始建于明末清初。国家级“九五”重点教材上说它是我国黄土地区规模最大的靠崖窑住宅群。根据窑群中有铟窑73孔,靠崖窑16孔,可知它是锢窑住宅建筑群。
2. “因天材,就地利,故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的思想见于( )。
A. 《周礼》
B. 《商君书》
C. 《管子》
D. 《墨子》
【答案】C
【解析】《管子》立正篇记载:“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勿近阜而水用足,低勿近水而沟防省。因天材,就地利,故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从思想上打破了《周礼》单一模式的束缚,强调了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和谐。
3. 位于日喀则西一百公里的萨迦南寺采用了城堡建筑形式,与西藏其他寺院形式不一致,其主要原因是( )。
A. 教义影响
B. 政治及防御影响
C. 地理环境影响
D. 区域文化影响
【答案】B
【解析】作为寺庙和萨迦政权都城,萨迦南寺的政治和防御影响,形成其城堡状建筑形式。该寺为西藏佛教萨迦派之祖寺,位于日喀则市西南约168公里本波山下重曲河南岸,与已毁之萨
迦北寺相对。南寺建于公元1268年,据藏文史料记载,首先建设的是主体建筑底层、内城城墙及角楼,其佘建筑1295年才全部落成。
4. 下列关于窑洞住宅描述错误的是( )。
A. 经济适用
B. 少占农田
C. 施工周期短
D. 防火隔声
【答案】C
【解析】窑洞的分类包括:①靠山式窑洞;②下沉式窑洞;③砖砌式窑洞。相对于木结构、砖石结构等,窑洞施工周期较长。
5. 目前我国已知最早、最典型的农耕聚落遗址是( )。
A. 陕西临潼姜寨仰韶文化遗址
B. 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
C. 陕西岐山风雏村遗址
D. 西安半坡村遗址
【答案】A
【解析】木骨泥墙房屋实例以西安半坡村和陕西临潼姜寨最具代表性。姜寨有五座“大房子”共同面向一个广场,每座“大房子”周围环绕着若干或圆或方的小房子,其布局反映了母系氏族社会聚落的特色。二者属于仰韶文化时期的居住遗址,其中的“大房子”是仰韶文化时期母系氏族社会议事的地方。
6. 中国古代楼阁式塔中未使用“副阶周匝”的是( )。
A. 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
B. 江苏苏州虎丘云岩寺塔
C. 江苏南京报恩寺琉璃塔
D. 福建泉州开元寺仁寿塔
【答案】D
【解析】在主体建筑之外,加一圈回廊,《营造法式》称之为“副阶周匝”。福建泉州开元寺仁寿塔,塔身全部用大石条砌成,较粗壮,未施“副阶周匝”。
7. 在典型的北京四合院中,厨房与厕所通常布置在( )。
A. 正房
B. 厢房
C. 耳房或后罩房
D. 倒座
【答案】D
【解析】在典型的四合院中,倒座房是整个四合院中最南端的一排房子,因其门窗都向北,采光不好,因此一般作为客房或者下人居住的房屋。其最东为私塾,最西为厕所,其间的房子一般为佣人居住。厨房通常放在入口一侧,如门楼两侧的倒座房位置。
8. 中国古建筑作为一个独特体系到( )基本形成。
A. 唐代
B. 汉代
C. 南北朝
D. 宋代
【答案】B
【解析】汉代是中国古代建筑发展的第一个高潮,建筑上的许多基本特征,如:木构架体系、院落式布局等均已呈现,中国古建筑的独特体系已然基本形成。
9. 抬梁式木构架、穿斗式木构架、竹木构干栏式、砖墙承重式四种结构形式的典型代表分别是( )。
A. 北京四合院、安徽徽州民居、云南傣族民居、山西晋中民居
B. 江苏苏州民居、福建永定民居、广西壮族民居、陕西关中民居
C. 江苏苏州民居、江西婺源民居、云南傣族民居、陕西关中民居
D. 北京四合院、云南白族民居、广西侗族民居、山西晋中民居
【答案】D
【解析】北京四合院为抬梁式木构架,云南白族民居为穿斗式木构架,广西侗族民居、云南傣族民居等为竹木干栏式,山西晋中民居为砖墙承重式。
10.佛光寺东大殿采用了( )平面形式。
A. 分心斗底槽
B. 金厢斗底槽
C. 单槽
D. 双槽
【答案】B
【解析】佛光寺东大殿建在低矮的砖台基上,平面柱网由内、外二圈柱组成,这种形式在宋《营造法式》中称为“殿堂”结构中的“金箱斗底槽”。《营造法式》将格网平面布局分为:分心斗底槽,如河北蓟县独乐寺和大佛寺的山门;双槽,如唐大明宫含元殿,北京故宫太和殿;金厢斗底槽,如观音阁、佛光寺和应县木塔;单槽,如金代山西朔县崇福寺观音殿和山西晋祠圣母殿。其中以“金厢斗底槽”为最高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