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803汉语言学(包括古代汉语、现代汉语)之古代汉语考研强化模拟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旁轉
【答案】旁转是音韵学术语。古音中阴声和阴声,阳声和阳声、入声和入声之间的相互转变。如“斯”从“其”声,“其”在支部,“斯”在支部,二者都是阴声韵,是旁转。旁转的现象在古音的押韵、谐声、通假、注音等材料中很普遍。现代学者认为构成旁转的字音主要元音应是相近的,韵尾一般相同。一些古音学家所说的阴声韵也包括入声韵在内,所以阴声与阴声的旁转,有时也包括阴声与入声的相转。
2. 拗救
【答案】拗救是我国古代诗歌中为解决不合格律问题的一种方法。中国的古代的近体诗诗律
,但注中平仄都有严格要求。前面该用平声的地方用了仄声,后面应补上一个平声,也称“救平”
意补救的字不能在句末。凡经过拗救的句子,就算合律。
律诗的拗救主要分为三种类型:①仄平脚句型的孤平自救,即五言的“平平仄仄平”可以改为
,七言的“仄仄平平仄仄平”可以改为“仄仄仄平平仄平”; ②仄仄脚句型的相邻“仄平平仄平”
,七言的“仄仄平平平仄仄”可以改为“仄拗救,即五言的“平平平仄仄”可以改为“平平仄平仄”
,可以改仄平平仄平仄”; ③平仄脚句型的对句拗救,即五言的双句:“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七言的双句:“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可以改为“平为“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3. 声训
【答案】声训是汉语训诂学术语,又称音训。它是指通过语音分析词义,用声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解释字义,推求字义的来源,说明其命名的原由。声训可分为四种:同音、双声、叠韵和音转相近。声训起源很早,先秦古籍中时常可以见到。汉代应用较广,刘熙的《释名》就是声训的专书。当时的声训,有时是出于主观臆测,尤其是关于事物命名的解说,不可尽信。直到清代,才有了较为精密的方法,运用“因声求义,音近义通”的原理来研究训诂,取得了较大的成就。
4. 双声叠韵
【答案】双声叠韵是音韵学术语,也是写诗在声律上的表现方式之一。双声,是指两个字的声母相同;叠韵,即迭韵,是指两个字的韵相同。先秦的声母系统和韵部系统和现代汉语有很大差别,所以不能将上古的双声迭韵和现代的双声迭韵混为一谈。如“芣莒”在上古是叠韵,同属之部。“微妙”在先秦是双声,它们的古代声母都是m 。
5. 钱大昕
【答案】钱大昕是我国清代史学家、汉学家。字晓征,一字辛嵋,号竹汀。汉族,江苏嘉定(今上海嘉定人)。钱大昕是中国18世纪最为渊博和专精的学术大师,他在生前就已是响誉海内的著名学者,王昶、段玉裁、王引之、凌廷堪、阮元、江藩等著名学者都给予他极高的评价,公推钱氏为“一代儒宗”。参与编修《热河志》,与纪昀并称“南钱北纪”。又与修《音韵述微》、《续文献通考》、《续通志》、《一统志》及《天球图》诸书。
6. 直音
【答案】直音是指用同音字给汉字注音的方法,即直音法。直音法是古代汉语中较为常用的注音方法之一,如:郯,音谈。(《经典释文·左传僖公四年注》)
二、解释加点或划线词
7. 或春苔兮始生,乍秋风兮踅起。
【答案】乍:忽然。
8. 韩厥执絷马前,再拜稽首,奉觞加璧以进。 ...
【答案】(1)再拜:再拜稽首是比稽首更重的一种礼,先拜,然后稽首。
(2)奉:捧。
9. 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无使乏。
【答案】乏:物质财富短缺。
10.初,宣子田于首山,舍于翳桑。 .
【答案】田:打猎,后来写作“畋”
11.以母则不食,以妻则食之。(《孟子·滕文公下》)
【答案】介词,引进动作行为的原因,因为,由于。
12.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知乎?
【答案】亟:屡次。
13.君若以德绥诸侯,谁敢不服? (《左传·僖公四年》
【答案】以:介词,表示行为以某物为工具或凭借,在意义上可以译成现代汉语的“用”或“拿”。
14.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 .
【答案】作:兴起。
三、分析题
15.按顺序写出上古三十韵部的名称
【答案】古韵三十部是针对上古音中的古韵进行研究所作出的分类,其各韵部名称及分布如下表:
16.说明下列句子中的词类活用现象(指出活用的词,活用的种类),并翻译全句。
(1)明君貴五穀而賤金玉。
(2)孟嘗君客我。
【答案】(1)明君貴五穀而賤金玉。
①指出活用的词:贵、贱。
②活用的种类: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③翻译全句:开明的君主会认为五谷更加贵重,而金玉则很廉价。
(2)孟嘗君客我
①指出活用的词:客。
②活用的种类:名词的意动用法。
③翻译全句:孟尝君把我当成客人。
四、综合题
17.请回答, 近体诗在音律句式方面有哪些特点和要求? 请以下列(第2题)苏轼《新城道中》诗为例说明之。
【答案】近体诗在音律和句式上的特点及要求主要有:
(1)音律方面的特点及要求
①近体诗一般只押平声韵,仄韵的近体诗十分罕见。《新城道中》的韵脚“行”、“声”、“钲”、“耕”就是押的平声韵。
②近体诗用韵的要求很严格。无论律诗,长律或是绝句,都必须一韵到底,而且不许邻韵通押。《新城道中》所有的韵脚都押的是蒸韵,没有邻韵。